在8D魔幻城市,感受“信號升格”和5G-A的獨特魅力

網優雇傭軍 2024-04-30 16:51:28

提到山城重慶,你首先會想到什麽?

或許是“你以爲你在樓頂,其實你在一樓”的神奇,或許是“讓路癡無法生存”的感歎,也或許是“輕軌穿樓過江,飛檐走壁”的震撼。

除了這些魔幻色彩,重慶還是我國工業重鎮,制造業底蘊深厚、門類齊全,在汽車、電子、裝備、材料等領域擁有豐富的産業資源和強大的制造能力。

那你有沒有想過,這些獨特的城市元素與數字社會的網絡基石深度融合,會迸發出怎樣的活力?

近日,網優雇傭軍跟隨由工信部新聞宣傳中心(人民郵電報社)牽頭舉辦的“看見數智新重慶”媒體探營活動,在重慶來了一場“City Walk”,深度感受了一把5G+、5G-A與“山水之城”、“制造重鎮”交融下的無限魅力。

穿樓入地:8D信號升格顯魔力

盡管8D魔幻立體感讓人震撼,但這樣的地理環境對于建設和運營移動網絡而言,卻如同噩夢般存在。山環水繞,高樓林立,道路立體,使得無線網絡傳播環境極爲複雜,導致網絡規劃和優化工作難度巨大。同時,遊客如織,人潮湧動,給網絡帶來了突發業務多、網絡容量需求大等挑戰。

今年1月,工信部等十一部門聯合印發《關于開展“信號升格”專項行動的通知》,明確提出要以文旅景區、交通樞紐、城市地鐵、公路鐵路水路、重點商超等重點場景爲著力點,向廣大個人用戶和行業用戶提供高質量移動網絡使用體驗,爲網絡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提供堅實支撐。

面對巨大的網絡環境挑戰,重慶的運營商是怎樣通過“信號升格”向廣大用戶提供高品質網絡服務的?

走進解放碑步行街,密集的摩天大樓下遊人摩肩接踵,沿途不少紅男綠女正對著手機直播。面對如此高密重載場景,重慶電信承接工信部“信號升格”專項行動,在解放碑商圈采用宏微協同立體組網,爲用戶提供了高速泛在的極致網絡體驗。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我們看到在高聳入雲的高樓上,在街邊的監控杆、路燈杆上,在地下通道和商場裏,一個個熟悉的基站設備宛如鋼鐵衛士般正默默守護著“信號滿格”。

爲滿足解放碑節假日期間大型活動超密集人流的網絡需求,重慶電信還部署了5G-A,通過載波聚合技術大幅提升速率和容量,通過語數分層、站間負荷分擔等技術實現了不同載波承載不同用戶,以及基于業務需求的差異化調度保障。

來到李子壩單軌穿樓網紅景點,遊客烏泱泱聚集于觀景台,齊刷刷的舉起手機等待捕捉軌道交通2號線穿樓而過的一瞬間。據說這個長約百米、最寬處僅約12米的平台,在旅遊高峰期容納遊客數量達5000人之多。針對這個用戶超密集場景,重慶電信通過部署5G-A,利用載波聚合+SUL超級上行技術極大提升了上/下行網絡體驗,現網實測單用戶下行峰值速率超2.4Gbps,上行峰值速率超700Mbps,有效解決了高峰期容量需求大、網絡直播等新業務對網絡上行帶寬要求高的挑戰。

此外,針對軌道2號線客流量大、集中度高,日均客運量達58萬人次,早晚高峰地鐵到站時5G用戶數和流量會快速攀升,重慶電信通過在沿途部署5G-A技術,在軌道站台站廳部署5G LampSite設備和華爲分布式Massive MIMO技術,實現了全線5G千兆網絡覆蓋,極大提升了市民輕軌出行體驗。

高低錯落的建築、縱橫交錯立交橋、上天入地的交通,撐起了重慶誇張的立體感,爲這座城市帶來了無盡的魅力,但由此帶來的出行導航難,也讓其一直被網友調侃爲“一個讓導航失靈的城市”。不過,當我們走進解放碑地下環道,沉浸式體驗了一把5G+北鬥精准定位導航服務後,這一認知瞬間被顛覆。

2020年至2023年期間,重慶移動分三期工程率先在重慶解放碑地下環道落地了“5G+北鬥”室內導航系統的項目。該項目通過在環道內部署衛星定位設備,實現了動態3至5厘米、靜態精度5至8毫米的室內精准定位服務,填補了國內地下隧道無衛星導航的技術空白,有效解決了隧道內定位導航和車流監測等問題。

深植車間:5G助力“智造重鎮”加速跑

作爲傳統工業重鎮,制造業是重慶的立市之本、強市之基。2023年,重慶印發《深入推進新時代新征程新重慶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3-2027年)》,明確提出以建設國家重要先進制造業中心爲目標任務,著力打造“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其中指出,要實施全面數字化轉型行動,推動生産過程智能化,加快人工智能、數字孿生、5G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在制造企業的融合應用,形成一批智能制造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

一支支機械臂有序揮舞抓取,一台台AGV來回穿梭,各工序銜接如行雲流水般順暢......走進工廠車間,我們看到在5G、AI等新技術的加持下,重慶正在由“制造重鎮”向“智造重鎮”飛速邁進。

在中國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攜手華爲等生態夥伴與長安汽車共同打造的長安汽車數智工廠內,5G已深度融入到智能網聯新能源汽車生産中的壓鑄、電池、機加、沖、焊、塗、總七大工藝環節,不僅以“首個100%到機位”、“首個100%到工位”的5G全連接實現了數據上傳下達和融會貫通,而且以“首個自主可控且適配5G的工控物聯網”支撐IT、OT融合,構建了指令直達的信息體系,爲全柔性制造築牢了數字基座。

值得一提的是,中國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依托自主可控的“聯通擎天5G+統一工業控制平台”,以及全國首家—5G綜合技術檢測驗證中心,充分發揮“一體化能力聚合,一體化運營服務”的雙項優勢,目前已重點打造了“柔性生産制造、現場輔助裝配、機器視覺質檢”等“5G+工業互聯網”典型應用場景,已在重慶服務了長安、大江美利信、華森、川儀等多家本地工業龍頭企業,實現了服務範圍覆蓋全市17個主要工業門類。作爲以5G融合創新和工業服務賦能區域産業發展的重要創新載體,未來中國聯通5G融合創新中心將繼續深耕汽車制造和工業互聯網領域,打造“1+N”體系,聯動中國聯通集團快速賦能全國各地的重點城市,促進全國傳統産業的整體升級。

在美的空調首個全國5G+工業互聯網試點示範工廠,中國電信提供的比鄰模式的5G定制專網已100%覆蓋園區,並確保了數據不出園區和企業內外網隔離。在此基礎上,依托5G+工業互聯網平台和AI、大數據等新技術,已聚焦人、機、料、法、環探索出 5G+高清視覺質檢、5G+物料智能管理等12個5G典型應用場景,實現了生産效率提高29.75%,能源利用率提高18.92%,經營成本節約2503萬元。

在宗申動力産業園,生産工廠內已全面部署5G企業內網,並利用5G網絡高並發、低時延、高帶寬的優勢,構建了5G+MES、5G+AI質檢、5G+智慧物流(AGV)、5G+智慧物流(立體庫)、5G+遠程操控、5G+輔助裝配等應用場景,實現了生産效率和産品質量控制能力大大提升。

承前啓新:邁進5G-A新階段

5G已深度融入山水之城,結出累累數字碩果,爲“智造重鎮”和“數字重慶”建設注入了強大動能。如今邁入5G-A新時代,面對更強大、更全面的網絡能力將進一步激發應用創新,更加深入賦能行業數智化轉型,重慶當然不會錯過絲毫機會。

除了前文提及的重慶電信已在解放碑商圈、李子壩觀景台部署了5G-A,重慶移動還在重慶兩江新區國際博覽中心完成了5G-A通感一體化基站低空感知功能驗證,成功實現無人機入侵感知和航迹監測。

驗證結果顯示,5G-A通感一體相比傳統低空感知技術在感知精度、靈敏度和成本方面均具有明顯優勢。在精度上,5G-A通感一體基站可以識別反射面積小至0.01平方米的低空飛行物,當其進入距離基站1公裏範圍時,也會被基站及時捕獲到其距離、速度、方位和飛行軌迹等信息;同時,軌迹感知精確度可達到米級,即使在夜晚、雨霧等特殊環境下也能實現高可靠的感知。在靈敏度上,5G-A通感一體基站的虛警漏檢率相比傳統TDOA雷達降低了70%以上。在成本方面,5G-A通感一體可依托于運營商網絡的廣覆蓋優勢和大規模的通用元器件,實現低成本、無盲區、全天候感知。

5G-A通感一體技術應用前景極其廣闊,除了當前飛速發展的低空經濟需更高效、更精准的感知技術注入強勁動力外,在港口船舶監測、車輛管理等領域也存在感知需求。而5G-A通感一體化技術可提供從通信到感知的全套服務與管理,真正實現基于通感能力與位置大數據的全域管理能力,可幫助各行各業大大提升管理和運營效率。當前,重慶移動已率先在渝完成5G-A“水陸空”全場景通感一體應用驗證,爲未來港口的智能化管理和高效運營賦能。

面向5G-A未來,重慶移動5G-A技術專家表示,除了5G-A通感一體化,5G-A其他重要技術分支也有著豐富的應用前景。當前,在虛擬現實、高端制造、物流管理等領域,出現了對超高的速率、敏銳的探測、精確的控制、低廉的成本、0功率消耗等全新的技術性能需求。隨著中國移動5G-A商用元年的開啓,三載波聚合、5G確定性網絡、輕量化5G、5G局域網和無源物聯網等一系列5G-A新技術的出現,正好能滿足這些需求。

0 阅读:11

網優雇傭軍

簡介:聚焦ICT,關注通信、科技和移動互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