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朝邊界談判,中國讓給朝鮮兩座小島,如今面積擴大是虧還是賺?

故事地球 2024-04-07 10:43:05

近些年來,隨著自然條件和人類活動的影響,中國的領土正在逐漸減少,朝鮮的領土卻在慢慢增多,中國讓給朝鮮兩座小島,如今面積擴大,是虧還是賺?這到底是什麽情況?這篇文章就來了解一下。

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就屢屢請求中國將長白山和天池的一部分割予朝鮮。1962年,中朝兩國簽訂《中朝邊界條約》,將部分長白山和天池割予了朝鮮,形成了今天的中朝邊界。

朝鮮,一個位于朝鮮半島北部的國家,同時與中國、俄羅斯、韓國三個國家接壤,西接黃海,東瀕日本海,總面積約12.3萬平方公裏,人口約2500萬。朝鮮現有約120萬名軍人,是全球武裝力量人數第五多的國家。周邊關系上,與韓國和日本都不咋地。朝鮮在自力更生的同時,中國和俄羅斯也是不斷伸出援助。

曆史上和中國的關系較爲緊密。早在商周時期,商朝後裔占領朝鮮半島之後,朝鮮就成爲了中國最早的藩屬國之一。直到近代,由于列強的侵略和幹涉,這種藩屬關系才逐漸解除。

從地圖上可以看出,鴨綠江是我國和朝鮮的主要分界線。而要講的這兩座小島,就在鴨綠江的入海處,一起來看看。這兩座小島分別叫做綢緞島和薪島。近些年來在泥沙沖積、河流沖刷的作用下,綢緞島和薪島已經連在一起,朝鮮把它叫做薪島郡。

20世紀40年代時,薪島還很小,綢緞島基本未成型。薪島原屬于中國,後來被日本私自劃歸日屬朝鮮,直至在20世紀60年代的中朝劃界中,正式劃歸朝鮮。

前文剛提到,由于鴨綠江的泥沙淤積和蘆葦生長,薪島和綢緞島面積變得越來越大,已經連在了一起。目前該島嶼漲潮時,與我國的最近距離僅有百米左右,退潮時與遼甯省丹東市東港市相連,相比之下距離朝鮮本土則較遠。

爲何距離我國領土較近的兩座小島,會讓給了朝鮮?隨著泥水的沖積,如果把鴨綠江出海口給堵住,這可怎麽辦?

關于這兩座島爲什麽會讓給朝鮮,我搜集了大量的曆史資料。《中朝邊界條約》第二條規定:關于"在本條約簽訂前,已由一方公民定居或耕種的島嶼和沙洲,即成爲該方的領土,不再改變之規定",薪島、綢緞島才歸朝鮮所有。爲了兩國交好,我國選擇了同意。

從曆史的角度來分析,朝鮮在曆史上本就是我們的藩屬國,與我國曆史淵源較深,且我國在領土邊界問題上十分重視。本著尊重雙方原則上,再加上我國是禮儀之邦,這兩座小島可以看作一份友誼。既然朝鮮想要,不如就讓給他們,爲中朝雙方友誼拿出了滿滿的誠意。

那麽現在問題來了,沒想到這兩塊小島面積逐漸擴大,不斷向鴨綠江出海口延伸,導致我國領土逐漸減少,鴨綠江出海口受阻。作爲中朝界河,雖然兩國船只都可在江上任意航行,並且目前並未影響到我國的出海權。但由于鴨綠江出海口較窄,長時間的泥沙淤積,萬一航行受阻了,咱們該怎麽辦?

其實我國早有部署丹東港的建設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丹東港爲天然不凍港,屬于中國遼甯省丹東市,位于黃海北部,鴨綠江入海口西岸,向南鄰接大連市,向東與朝鮮半島隔江相望,距朝鮮南浦港約220千米,距韓國仁川港約430千米,是中國海岸線最北端的國際貿易商港。

所以我國讓給的這兩座小島,並未影響到我國的出海權。而且從長遠來看,這兩座小島的讓出,還賣給朝鮮一個大大的人情,保障了雙方的共同利益。不得不說我國的格局之大。

對此大家是怎麽認爲的?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我是故事地球,下期我們再見

0 阅读: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