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中隔著秦嶺,又是“天府之國”,爲何不在四川,而在陝西?

風吹清羽 2024-05-04 11:44:06

在四川和陝西之間有這麽一座城市,文化習俗等都是和四川很相近,不知道的人還以爲就是個四川的地級市,然而它卻偏偏是個陝西的城市,也許有人已經猜到了,是的沒錯,這座城市就是陝西的漢中。

漢中是怎樣一座城市呢?

漢中位于陝西南偏西,和四川廣元、巴中、達州接壤,面積27246平方千米,人口378萬,漢中城市不大,但是自古以來就很受重視。

在千百年中也孕育了很多美稱,比如有“天漢”、“漢家發祥地”、“中華聚寶盆”、“天府之國”、“秦之咽喉”、“蜀之門戶”、“全球漢人老家”等。

這些贊譽可不是現代才命名的,而大多都是古代就有,足以說明漢中的曆史底蘊深厚。

漢中的名字也因“漢水”而得名。

那我們又回到最初的問題,漢中在文化、語言、飲食、風俗習慣等都和四川相近,爲何卻屬于陝西?細心的朋友會發現,漢中的北邊是高大的秦嶺山脈,南邊是米倉山,大巴山山脈。

秦嶺-淮河是我國南北地理分界線,漢水是長江最大的一條支流,在氣候上漢中和四川很相似。

秦嶺勢如屏障平均海拔約2000米,超過2500米甚至3000米的高峰也是不計其數,而南邊的巴山平均高度不到1500米。

漢中也是一個盆地,相對封閉,在長途跋涉的古代北上顯然比南下更困難,使得漢中人更願意南下四川進行貿易往來,溝通互動。

春秋戰國時期,漢中屬于蜀國,後被秦國攻占,並借此爲跳板南下吞並巴蜀。

三國時期,劉邦的“國都”就在南鄭(今漢中)。

其實古代從夏商周到兩宋,特別是有南北對峙的時候,漢中基本都是被南方王朝控制,也就是四川盆地的北上門戶,所以才有了“兵家必爭之地”的說法。

一直到元朝,漢中才被分到陝西,從此與四川分開。

其實在古代北方就有犬牙交錯理念,那就是避免四川盆地出現割據勢力,漢中規劃陝西,就是制衡四川,盡管漢中和陝西經貿往來不便,但對于穩定卻起了很大作用。

漢中,國家曆史文化名城,境內擁有衆多文物古迹。

比如有褒斜道石門及其摩崖石刻;

三國蜀漢丞相諸葛亮的墓冢所在地武侯墓;

漢帝國傑出的外交家、探險家張骞墓;

新石器時代古人類遺址李家村遺址;

舊石器時代到漢代的文化遺存龍崗寺遺址;

漢高祖劉邦的開國謀臣之一張良功成身退隱居之地張良廟;

建于唐開元年間的靈岩寺摩崖;

東漢造紙術的發明者蔡倫的墓和祠;

建于唐初的開明寺塔;

此外還有五門堰,何家灣遺址、寶山遺址、青木川老街建築群、勉縣武侯祠、漢中東塔、國立西北聯合大學舊址、漢台遺址、拜將壇遺址等等。

足以看出漢中在千百年中孕育出的衆多文化精髓真的是燦若繁星。

如今的漢中盡管早已沒有曾經的榮光,而且也顯得極爲低調,但是卻也獨自美麗著,因爲這裏有很多優美的風景值得一逛。

比如自然山水風光午子山、華陽景區;

國家級森林公園紫柏山;

國家地質公園黎坪景區;

城市公園朱鹮梨園景區;

有世界上最早的人工隧道石門的石門棧道景區;

茶馬古道五龍洞景區,熊貓谷,森林療養棧道水世界;

以漢文化遺存爲核心的興漢勝境;

山嶽型生態旅遊區漢江源景區,國家二級博物館漢中市博物館等等。

這就是漢中,我喜歡這座小城,曾經它也是名副其實的天府之國,盡管沒有四川盆地的規模龐大,但卻深藏在山中猶如一個世外桃源一樣,小而美。

當看慣了城市的繁華再到小城走一走的時候會發現,漢中其實才是真正適合居住生活的地方,對于這樣一個地方,你還有什麽想說的嗎?

關注風吹清羽,不管雨打風吹,我都一直堅守在旅途中,記錄這一路走來的每一個瞬間,請隨我一同踏上這趟心靈之旅,穿越風雨,去探尋那更廣闊、更絢爛的世界吧。

2 阅读: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