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初,李敏和公婆留下的珍貴合影,她溫婉恬靜,長得像毛主席

靜心的曆史 2024-03-21 09:13:06

60年代初,李敏和公婆留下的珍貴合影,她溫婉恬靜,長得像毛主席。

60年代初,李敏和婆婆錢儉,公公孔從洲留下一張珍貴的合影,即便照片已經在歲月的打磨下變得模糊,但依舊可以看出一家人是非常和睦恩愛的。

他們並排坐在庭院的草坪上,照片裏的李敏穿著一件白色的短袖搭配一條白色的過膝裙,溫婉恬靜,李敏遺傳了她父親毛主席的長相,看上去非常有氣質。

李敏的公公婆婆隨意坐在一旁,巧的是,老兩口也同李敏一樣穿著同色系的白的上衣,一家人默契又溫馨,不知道的還以爲李敏是老兩口的親生女兒呢。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李敏和孔從洲的兒子孔令華談戀愛時,孔令華並不知道李敏的真實身份,更不知道她的父親就是偉大領袖毛主席,不過,這種不知情反而讓這段感情更加純粹了。

1936年冬天,李敏降生在陝西保安縣,李敏出生後的個頭要比別的孩子小一圈,疼愛她的鄧穎超大姐給取了個非常好聽的小名叫嬌嬌。

1937年,李敏的生母賀子珍離開延安去了蘇聯,在這之前,李敏一直是由毛主席親自照顧撫養的,心系賀子珍的毛主席擔心她在蘇聯會感到孤單,于是便把年紀尚小的李敏送到賀子珍身邊。

在這之後,李敏便留在蘇聯同母親賀子珍以及哥哥毛岸青、毛岸英一起生活了,等李敏再次來到主席身邊時,她已經11歲了。

李敏回國後,便留在毛主席身邊生活、學習。在中學時期,李敏認識了他未來的丈夫孔令華。

和李敏相比,孔令華的少年時代充滿著危險和動蕩,由于家族半途落敗,他的母親不得不帶著孔令華和妹妹孔淑靜逃命,他們住過狼窩也當過乞丐,後來被林伯渠收留後,母子三人才過上安穩日子。

孔從洲在前線忙戰事,得知自己的妻兒被林伯渠收留後,便派人去通知妻子:“你們在外流離的這些年真是辛苦了,現在我給孩子們安排了一所學校,趕緊讓他們去上學吧,這些年耽誤的功課總是要補上的。”

在孔從洲的安排下,孔令華來到八一學校學習,也是在這裏,他遇到了李敏,而他們之間的感情故事,也誕生于這所學校。

李敏和孔令華順理成章在一起了,令人想不到的是,李敏和孔令華之間的緣分遠比他們以爲的要深。

那天,前往北京開會的孔從洲帶著女兒孔淑靜來到北京,此行的目的是要給孔淑靜看病,她年紀不大,但是卻患有嚴重的貧血症,在老家的醫院檢查多次未果後,孔從洲決定帶著孩子來北京大醫院檢查一番。

孔淑靜在父親的安排下住進北京醫院,並在醫生的建議下接受骨髓穿刺檢查,誰也沒想到,孔淑靜的身體卻在此刻出現問題,高燒不退,陷入昏迷,爲此差點失去生命。

孔淑靜從小身體就不好,年幼時還跟著母親和哥哥四處乞討,看著病床上的孔淑靜,孔從洲流下心疼的眼淚。那時候的孔從洲是沈陽高級炮校的校長,此次來北京,也是爲了要解決眼下學校裏遇到的難事,時間緊迫, 他必須趕回沈陽。

得知父親回了沈陽後,擔心小妹的孔令華便帶著李敏來醫院陪她。

雖然醫院的病房大同小異,但細心的李敏還是認出了這間病房,這是她曾經住過的一間病房。

“小靜,你知道嗎?這間病房原來我也住過呢!真的好巧啊!”

說著說著,李敏又想起那段曾經發生在這間病房裏的溫馨往事。

那天,毛主席和王鶴濱大夫帶著水果來醫院探視她,毛主席公務在身,待了一會兒便走了,此時病房裏只剩下她跟王鶴濱。

李敏扯了一下王鶴濱的袖子,故作神秘地說:“你幫我看看這個!”

李敏把手中收到的男同學的一封信塞到王鶴濱手裏。

王鶴濱拿起來一看,瞬間明白了,原來這是男孩子給李敏寫的情書,裏面的字眼樸實又浪漫, 通過這封信,可以看出對方是真的很喜歡李敏。

“那你的意思是什麽呢?你喜不喜歡他呢?”王鶴濱問。

“你問得這麽直白,這讓我怎麽說呀!”

“你們現在的年紀都還小,如果你真的喜歡他,可以互相通通信, 先了解了解彼此也是好的,你覺得呢?”王鶴濱耐心給李敏提意見。

“我覺得他人還不錯的,但是我該怎麽回信呀?”

“你心裏是怎麽想的,你就怎麽回吧。”

在王鶴濱的幫助下,李敏寫下了第一封回信 ,而她心儀的這位男子,就是後來的丈夫孔令華。

“真的嗎!”孔淑靜的聲音打斷了李敏的回憶。

“真的呀!”李敏爽朗回答。

看著眼前可愛又淳樸的李敏姐姐,孔淑靜真是打心眼裏喜歡她。

孔令華平時課業忙,抽不出時間來陪她,李敏得知後便帶上孔淑靜喜歡吃的糖果來陪她聊天,就這樣一來二去,李敏跟孔淑靜之間的關系也越來越好,對此,孔令華也忍不住調侃她們:“你們看上去就像是親姐妹一般!”

一段時間後,在醫院做完檢查的孔淑靜准備回沈陽。原本應該是李敏跟孔令華一起去火車站送她,結果孔令華學校臨時有事兒脫不開身,沒辦法只能讓李敏一個人去送。

在去火車站之前,李敏帶著孔淑靜拜見了孔從洲的戰友楊明軒,楊明軒並不知道李敏跟孔令華的關系,所以很好奇爲什麽孔從洲家的女兒跟毛主席家的女兒玩到一起去了。

但誰也沒想到的是,此時的李敏和孔淑靜包括孔令華在內,他們壓根就不知道彼此的父母是誰。

待李敏和孔令華感情穩定後,李敏也將自己正在跟孔令華談戀愛的事情告訴了毛主席。

“爸爸,我想跟您說個事情,我有喜歡的人了,他叫孔令華。”

“真的嗎?那很好啊,你知道我一向主張兒女的婚事自己做主,我們大人不好幹涉的,如果你覺得小孔好,那就是好嘛!我沒有意見的!”

得到毛主席的同意後,李敏又把自己處朋友的消息告訴了母親賀子珍,賀子珍同毛主席一般開明,她說:

“你和小孔相愛,是打算結婚的吧?如果是這樣的話,我也是贊成的,不過我希望你們的婚期可以延遲一段時間,等你畢業後再考慮結婚,我是這樣想的,你在結婚前還是多讀一些書,對你將來的發展也有好處,結婚後,生兒育女,雜事就變得多起來了,到時候你想繼續讀書,可就非常難了。”

賀子珍說得在理,李敏全盤接受。

過了一段時間後,毛主席再次操心起李敏跟孔令華的事兒,主席把李敏叫到書房問她:“你知道小孔的家庭情況嗎?他的父親是哪一位?在什麽地方工作呢?”

被毛主席這麽一問,李敏才突然意識到自己似乎並不了解孔令華。

“我沒有問過,他也沒有主動跟我說過這些事情。”

毛主席又問:“那你怎麽跟他交朋友呢?該了解的東西還沒了解呢。”

“我們就讀的八一學校所收的學生不都是幹部子弟嗎?我想他應該也是哪位幹部家的孩子吧?所以我就沒有想著要去問他這件事。”

“話是這樣說,但是對方家長幹什麽的你都不知道,這還怎麽談對象結婚喲!”

“跟他談朋友的是我,我還去了解他的家長幹什麽?我也不是跟他的家長談戀愛啊!”

“你還是要去問一下的,多了解了解情況沒有壞處。”

李敏一直非常尊重主席,她知道爸爸讓自己去了解,自然是有他的道理,她應該聽爸爸的話去做。

那天晚上,李敏和孔令華坐在陽台上賞月,李敏跟孔令華提起了背調家庭背景一事。

“相處這麽多年了,咱們倆無話不說,無話不談,什麽話題都聊過了,唯獨沒有聊過關于咱們家庭方面的事兒,上次我爸爸問我你的父親是誰,在哪裏工作的,我一個都回答不上來!”

孔令華聽李敏這麽一說,不禁哈哈大笑起來:“李敏,毛伯伯說的對,這也是我的問題,是我不好,我之前沒有跟你交代清楚,我應該主動跟你介紹我的家庭情況的!”

“我的妹妹孔淑靜你已經認識了,我的媽媽叫錢儉,我的爸爸叫孔從洲……”

孔令華一五一十地把自己家裏的情況告訴了李敏。

了解完情況後,李敏把孔令華家的情況彙報給了毛主席。

“噢!原來他的父親是孔從洲啊!此人我是非常熟悉的!”

從父親雀躍的音調裏可以聽出,毛主席是很滿意孔令華的。

對于一個父親來說,他們最擔心的就是自己女兒沒能嫁個好人家,雖然毛主席一開始說過自己的婚姻自己做主,但他內心深處還是擔心女兒的,得知孔令華的父親是自己老熟人後,毛主席原先懸著的心也可以暫時放下了。

1959年,李敏和孔令華分別以優異的成績考入北京師範大學和北京航空學院。

進入大學後,李敏和孔令華打算將他們的婚事提上日程,早在一兩年前,李敏和孔令華就想結婚的,但是礙于那時候他們的高中學業還沒完成,李敏的媽媽賀子珍也不大想讓李敏在未完成學業的情況下嫁人,所以他們的婚期就被延期了。

李敏跟孔令華商量後,決定先回家告訴孔令華的父母。那年暑假,孔令華帶著李敏回到老家,他們將想結婚的事情告訴了孔從洲,孔從洲表示非常支持。

因爲是假期,所以李敏也留在孔令華家住了幾天,孔令華的妹妹孔淑靜非常喜歡李敏,天天都要拉著她在屋裏聊天,有時,孔淑靜也會帶著李敏上山撿柴,她們要拿回去給負責做飯的師傅用。

1959年8月29日早上,毛主席把李敏和孔令華叫到書房,主席要跟他們討論關于婚禮的相關事宜,比如要采購什麽東西,要請什麽人來,要給新婚夫婦准備什麽東西等等。

毛主席說:“你們將來的新房可以叫一組的同志和他們的家屬 幫忙收拾一下,看看有什麽需要添置的,不需要太複雜了,那些必須用到的大件,可以先從倉庫裏借用。”

可見,即便是結婚,毛主席也不希望他的孩子們搞特殊。

李敏自上了小學後就留在毛主席身邊長大,毛主席崇尚節儉的原則李敏怎麽會不知呢?在父親的耳濡目染下,李敏也繼承了毛主席節儉的美德。

“床上鋪的褥子,我們是有現成的,款式雖然有些舊,我們用白色的床單蓋著,也看不出來,我覺得不用換新的了,用舊的就很好嘛!”

女兒的懂事讓毛主席倍感欣慰。

孔令華把自己身上的70元錢拿出來給了李敏,他讓李敏去給毛主席買些東西,也算是他這個女婿給老丈人送的見面禮吧。

李敏跟孔令華的婚禮由毛主席親自主持,作爲主婚人的毛主席先向所有參加婚禮的來賓表示感謝,然後又將坐在凳子上的孔從洲拽了起來,他拉著孔從洲的手對大家說:“這位是李敏的公公,還是孔子的後人呢!要不是有孔夫子,我恐怕連字都不認識哩!我的這位親家也非常會教育孩子,你們看孔令華就被他教育得很好嘛!”

女兒的婚禮,當父親的自然是非常高興,那天,不經常喝酒的毛主席竟然一連喝了好幾杯,看著跟賓客們喝酒談笑的爸爸,李敏的眼眶裏竟然有了眼淚,她很高興也感到慶幸,在人生最重要的節點裏,是有丈夫和父親的陪伴。

飯後,毛主席特意將李敏的公公孔從洲留下,他邀請他去書房小坐。

主席問孔從洲:“你現在是在哪裏工作呀?”

“我現在正在沈陽高級炮兵學校擔任校長。”

“啊,當校長,感覺怎麽樣啊?”

“很好,我覺得這份工作是非常好的!”

毛主席點點頭關心問道:“你在工作上有沒有什麽困難呢?”

“沒有遇到過什麽困難,就是我文化水平比較低,當校長任務比較重,我過去在炮兵部隊待了很多年,對那些理論知識的學習還是不夠的。”

“炮兵是要學習數學的吧?”

“是呀,但是我的數學學得很差。”孔從洲如實相告。

“诶呀,你的先人是孔子,是教育家嘛!不過你還是應當學好數學的!”

孔從洲搖搖頭無奈說:“過去啊,我的學習基礎不好……”

毛主席和孔從洲的談話內容雖然很樸實,倆人之間聊的也都是些小事,但通過這些小事,是可以看出毛主席是非常關心孔從洲的。

李敏和孔令華結婚後住在中南海,兩代人的相處非常融洽,夏天的時候,毛主席會帶著他們一起吃西瓜,幾個人圍在一起啃著冰冰涼涼的西瓜,別提有多開心了。

西瓜很大,有的時候大家也吃不完,主席怕浪費,就自己把那些剩下的西瓜吃完了,看著主席舉動,全家人也意識到節儉的重要性。

那時候,孔令華曾去北京郊區黃土崗公社勞動過一個月,每次回來身上都是髒兮兮的,頭發也長了不少,對此,主席完全不介意,他不但派出自己的理發師給孔令華理發,還在飯桌上一直給孔令華夾菜,搞得李敏都覺得爸爸有些“偏心”呢,看著吃味的李敏,毛主席和孔令華哈哈大笑起來。

後來孔令華以優異的成績從航空學院畢業,按照最初的安排,孔令華本應該是去空軍工作的,但是學校打算讓孔令華留校當老師同時還要兼任支部書記一職。

對于這個安排,孔令華犯了難,孔令華將此事告訴了孔從洲和錢儉,他們表示,既然組織讓你這麽做,那你就要這麽做,不管是去空軍還是到學校當老師,最終的目的就是爲人民服務。

孔令華覺得父母說的有理,于是便聽從安排當了老師,沒多久後,李敏便有了兒子繼甯,他們一家跟毛主席一家生活共同生活在中南海。

和女兒、女婿、外孫共同生活的那段日子,是毛主席人生中最快樂的一段時光。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