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證明,被嘲“清高豪橫”的陳道明,已走上了演員的另一條大道

司徒晝 2024-05-23 21:22:37

文|西九

編輯|司徒夜

馮小剛寫過一本自傳,叫做《我把青春獻給你》。

裏面提到過一件關于陳道明的趣事。

有一次,幾個人在一塊吃飯。

除了這兩位以外,還有一位當時已經小有名氣的演員。

陳道明在席間說到自己要去外地工作。

這位演員聽到之後,就問陳道明能不能帶上自己。

學點東西,順便賺點外快。

陳道明毫不猶豫就答應了,說:

“沒問題,我替主辦方做主,給你5000。”

演員聽到之後非常高興。

接著陳道明就在思考,讓這位演員做些什麽工作。

想了想,說要不就在後台催場吧。

演員卻不太樂意,說自己可以唱歌。

聽了這話,陳道明直接說:“你唱歌,誰聽啊?”

馮導在一旁聽著,覺得氛圍有些尴尬。

連忙在桌子下,踢了一下陳道明,想讓他說話委婉一點。

但陳道明根本不吃這一套,直接就問馮導:

“你踢我幹嘛?”

這就是陳道明,從不跟你整彎彎繞繞。

有人貶他孤芳自賞,不懂“做人”。

有人贊他清高正直,知世故而不世故。

無論哪一面,都是陳道明。

01

在娛樂圈深耕多年,馮導太了解陳道明是個什麽樣的人。

這也不是陳道明第一次讓他“下不來台”。

2017年,馮導的《芳華》大獲成功。

在諸多導演演員齊聚的聚會上,馮導可能是喝得有點多了。

非要讓電影女主角苗苗給大家表演一段。

這個場景就類似什麽呢?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甄嬛傳》,有一段是這樣的:

皇上在華妃宮裏聊天,華妃說想聽曲。

于是派人把安陵容叫到宮裏。

碰巧當時安陵容和甄嬛在一起,于是甄嬛就陪她一起前往華妃宮中。

然後就出現了這樣一個場面。

皇上與華妃高高在上地坐著。

安陵容像個戲子一樣,逗上位者開心。

苗苗當時的情境,和安陵容差不多。

加上當時她穿著漂亮的禮服和高跟鞋,跳舞並不方便。

但馮導卻堅持讓她跳幾下。

在大家都等著看戲的時候,只有陳道明出來解圍。

見馮導還是固執己見,毫不留情地說:

“你TM沒見過跳舞啊!”

滿朋賓客,觥籌交錯的名利場。

換作別人,碰到這樣的事,大多不願去插手。

畢竟馮導也算個大人物,實在無須爲了不熟的小演員,惹大導演不痛快。

但是在陳道明這,就沒有“怕惹事”這一說。

比起怕惹誰不痛快,他更怕惹自己不開心。

生活中,他也是個十分討厭應酬的人。

更討厭在席間喝酒。

“酒局對我來說,是一種煎熬。”

尤其是當一個人喝醉酒,一句話說四五遍的時候。

他更覺得窩火憤怒。

比起無意義地聚會玩樂,他更喜歡一個人獨處。

君子慎獨,在他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他認爲,在獨處中,才能安安靜靜去思考。

喜歡安靜,是因爲在年少輕狂的時候,他也被名利所擾。

02

“你爲什麽非要進這行呢?”

“我沒有要非進!”

正如他所說,從一開始,他就沒想過進娛樂圈。

若非要深究,可以說他是被“逼”進來的。

上世紀七十年代,家裏對“演員”這個職業是很看不上的。

他的父母、手足,除了醫生,就是教師。

娛樂圈,在父親看來就是“文化死角”。

所以,家裏人並不太同意他搞文藝。

中學的時候,正好趕上上山下鄉的時候。

他不想去。

老師看他很有藝術天賦,就推薦他去劇團試鏡。

每次有劇團去學校招人,老師都會讓他去試試。

沒想到,還真被天津人藝看上了。

進入人藝之後,他也沒成什麽重要角色。

一直是“鑲邊”人物。

舞台上,沒有台詞的群演,總有他的身影。

這樣一個特立獨行的人,自然不情願這樣泯然衆人。

只不過他的反抗,也是極具戲劇性的。

在衆多群演中,演一個匪兵。

話劇接近尾聲時,需要他從舞台的一邊跑到另一邊。

因爲跑得過程中,只需半邊臉對著觀衆。

所以他化妝也只畫了那半邊臉。

情緒上的不滿,通過這種方式來表達。

下台之後,被導演看見,狠狠訓斥了他一頓。

在人生低迷的時候,他遇到了杜憲——

這位他以後攜手一生的女人。

青澀的少男少女,對彼此都有情意。

但現實的藩籬,還是橫跨在兩人之間。

杜憲家境很好,畢業之後就到了央視工作。

陳道明雖說家裏條件不錯,但一個籍籍無名的小演員。

拿什麽去談愛情,談婚姻呢?

尤其是女方父母,很不看好兩人。

這在某種程度上,也刺激了陳的自尊心。

于是他奮發圖強,在1978年考上了中戲。

正式進入科班學習。

杜憲也一直沒停止過勸說父母。

父母所說的門不當戶不對,在杜憲看來,完全是不值一提的事。

她更看重的是精神上的契合。

她看得到陳的才華,所以願意在籍籍無名的時候也在他身邊。

爲了能盡快得到女友家長的同意。

他在學業上非常努力。

好在上天也是眷顧他的。

在畢業第二年,他就接到了《末代皇帝》的“溥儀”一角。

這部劇拍了四年,爲了更加融入角色。

他翻閱了大量古籍,看了很多紀錄片,了解“溥儀”這個人物。

開始拍攝之後,他很快進入角色。

爲了維持人物的感覺,在不拍攝的時候,他也穿著戲中的衣服。

一個人跑到故宮裏,嘴裏喃喃自語,不少路人都把他當“瘋子”看待。

不過,皇天不負有心人。

這部劇一經播出,引起巨大反響。

他也一炮而紅。

事業上彈射起步,生活中也成功抱得美人歸。

1990年,他接到《圍城》的劇本。

這是錢鍾書先生的著作。

但這部劇卻成了他走下坡路的開始。

03

主人公方鴻漸正直又迂腐,道貌岸然,玩世不恭。

這個角色演得有多好呢?

原作者錢鍾書寫信給他,說:

“你讓書中的方鴻漸活過來了。”

連著兩部爆劇,他徹底火了。

趁著熱度,他還推出了自己的唱片《寬恕我的愛》。

名利、掌聲,如潮水般湧來。

洶湧的浪潮足夠沖垮一個人的原則。

他變得自視甚高,變得目中無人。

但無數曆史證明,恃才傲物的人,最終只會一無所有。

好在他有自己的“靈魂導師”,能幫助他幡然醒悟。

在他最“飄”的時候,去看望錢鍾書先生。

進入家門之後,他明顯有些震驚。

錢老的家裏非常簡樸,最多的就是一牆一牆的書籍。

“你在他家可以聽到安靜,也可以看到從容。于是突然感覺到在文化面前,你狗P不是。”

人一旦開始沉湎于成功,就是走下坡路的開始。

好在他及時醒悟,沉澱自己,否則他不會有今天這樣的成就。

2002年,他首次挑戰反派角色。

在《黑洞》中飾演憂郁的犯罪分子聶明宇。

親自設計人物戴口罩的細節,增加手風琴的情節。

毫無疑問,這個角色的塑造也是成功的。

藝人講究德藝雙馨。

在“藝”方面,他在整個國內演員的行列中,都是名列前茅。

但他的“德”,卻幾次遭受質疑。

出G風波?

頒獎典禮目中無人?

難不成這位“老戲骨”是個人前正人君子,人後道貌岸人的“僞君子”?

04

與妻子結婚之後,兩人一直低調恩愛。

那出G傳聞,是從哪傳出來的呢?

绯聞的女主角是左小青。

出道初期,在拍攝廣告的時候,偶然中認識了左小青。

2004年,他推薦對方,兩人一起出演了《中國式離婚》。

按照左小青當時的名氣,她是當不了女主角的。

在采訪中,她也透露在拍攝過程中,陳非常耐心地指導她。

2009年,兩人在《臥薪嘗膽》中再次飾演夫妻。

但隨之而來的,還有绯聞。

有媒體爆料兩人一起共度6小時。

左所在的小區保安說:

“陳每周都會過來,熟了之後,看見他不用問,直接放行。”

一直擁有完美形象的陳道明,一夜之間形象崩塌。

不過,雙方很快就出面回應。

“陳老師是我的前輩,這種新聞也太荒唐了!”

陳道明也表示會采用法律手段處理。

陳道明的經紀人回應,陳是去找另一位好友的,只不過恰巧和左小青一個小區罷了。

大衆本來還將信將疑。

不過很快左小青與孫紅雷,就被拍到在一起了。

這兩人的绯聞,也就無人在意了。

其實,看陳道明與妻子的相處模式,就知道這段绯聞確實是莫須有。

他事業紅火之後,妻子爲了照顧家庭幹脆辭職了。

陳知道妻子此舉犧牲很大,不願看妻子受委屈。

于是就主動提出讓妻子去幹自己想幹的事業。

家庭他會幫著照顧。

這也是陳道明出道多年唯一的绯聞。

想必因爲這次也是吃一塹長一智了。

那頒獎禮目中無人又是怎麽回事呢?

2013年,華表獎頒獎後台各路大咖齊聚一堂。

陳道明這種國家級演員,進入休息室後。

很多業內人士自動起身與其握手。

但陳道明唯獨略過了英皇老總楊受成。

後經旁人提醒,才拐回去與老總握手。

于是有不少人說:他怎麽這樣當面給別人難堪呢?

那是因爲早年香港影視圈發展好的時候。

內地演員沒少在那邊受欺負。

而英皇老總,對于這些“欺負”也是視而不見。

所以陳道明才會在這個場合,給對方一個小小的下馬威。

了解緣由之後,大家也從不理解轉爲點贊。

結語

質疑陳道明的“德”不行,實在是一件很可笑的事情。

即使在年齡上來之後,他也不會好爲人師。

在《我的前半生》中,他頂多是客串,戲份並不多。

但他也會經常去片場。

看年輕演員表演。

馬伊琍在訪談中提到過這個事情,當時她還問了陳道明。

爲什麽沒有戲的時候也一直站在旁邊。

陳道明的回答足以讓很多年輕演員臉紅。

“我老了,演技慢慢跟不上了,我的表演帶著時代的痕迹。

所以我也是抱著學習的態度,看看你們這些正當年的演員怎麽演戲。”

一個已經獲獎無數的演員,還能保持如此謙遜好學的態度。

實屬難得!

有這樣的演員,實在是內娛之幸!

部分參考資料:

【楊瀾訪談錄】|陳道明,我究竟怪在哪兒

【環球網】|馬伊俐節目中談陳道明:片場不休息 站那看你怎麽演

馮小剛|《我把青春獻給你》

0 阅读:13

司徒晝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