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超越中國了嗎,事實上,印度最少有4個方面超越了中國

司空知山海 2024-05-09 09:00:39
在閱讀此文之前,麻煩您點擊一下“關注”,既方便您進行討論與分享,又給您帶來不一樣的參與感,感謝您的支持!前言

2022-2023年度,印度GDP增速爲7.2%,領跑全球,有人認爲印度會成爲超級大國。

在伯克希爾哈撒韋年會上,巴菲特表示,在印度可以得到很多投資機會。

也就是說,印度的未來發展充滿各種機遇,這將吸引大量外企入駐,並推動印度經濟發展。

從目前來看,印度與我國實力相差較大,但是已經有4個方面超越我國。

那麽這4個優勢是什麽,又能爲印度帶來什麽呢?

制藥

一部《我不是藥神》,讓人們了解到印度仿制藥的特殊性,至少在特定條件下,它擁有正規藥的部分效果。

雖然印度的醫療體系並不完善,但是在制藥方面,真的是將天賦拉滿,做到了世界頂級水平。

恒河水包治百病,這是一句玩笑話。

不過在1970年之前,這個觀念確實被很多人接受,其中的原因不只是印度教對恒河的獨特感情,還有制藥行業的不良發展。

當時印度絕大多數藥品要從國外進口,整個行業被外國藥廠壟斷,導致産品的生産體量和市場售價主導權,牢牢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1970年,印度頒布了《專利法》和《藥品價格管制法案》。

這兩條法案的出台,規定了藥品專利的指向性,改變了以前關于“藥品專利”的規格,給本土藥企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空間。

另外,這些法案還壓縮了國外藥廠的利潤,使其不能繼續賺取可觀的利潤,繼而倒逼藥品價格穩定在一定區間,讓本土藥企不至于遭到價格戰的沖擊。

在官方的扶持下,印度制藥行業發展迅速。

雖然這個過程中常伴隨著侵權的喊聲,但是如果以印度的新法律爲依據,這並不算侵權。

隨著時間的推移,醫療設施並不完備的印度,擁有了成熟的制藥體系。

接下來,將印度藥品帶往國外的,則是加入世貿組織得到的貿易權利。

印度在1995年加入世貿組織,按照規定,它需要接受全球統一的知識産權體系。

這一體系與印度之前施行的相關標准不同,一旦實施,對印度的制藥環境影響很大。

不過由于印度是發展中國家,擁有10年過渡期,所以在這期間,他們依然可以繼續遵守之前的標准。

這10年時間裏,印度加快了制藥步伐,並在過渡期間不斷加強監管力度。

爲了制造出符合國際標准的藥物,他們直接按照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的標准制藥,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強了印度藥品的國際競爭力。

當時印度已經有2300多家制藥廠,超過95%的藥品都可以在國內生産。

如果按照國際條約的指向性,在10年緩沖期研發的藥品,需要符合國際知識産權和藥品監管標准。

不過指向性只是意識層面的引導,並不是白紙黑字的書面文件,所以印度依靠這個漏洞,成功保下了這些藥品和制藥企業,避免了國內制藥行業大洗牌。

2019年,印度仿制藥出口額高達191億美元,全球一半以上的疫苗都由印度藥廠生産並提供。

目前,印度制藥行業已經處于國際前列的水平,這點是毋庸置疑的。

問題是,印度本土的醫療綜合水平並沒有因此大幅度提升,能讓人眼前一亮的,只有仿制藥這一項。

當然,仿制藥雖然比研發全新藥品要簡單,但是也具有一定技術難度。

從字面意思來看,可能會有人覺得仿制藥是假冒或者仿造的産品。

事實上,印度大部分仿制藥,都得到了原廠的授權。

例如美國輝瑞研發的新冠藥,曾被其他國家大量引進,後來輝瑞將藥品列入藥品專利池,允許其他廠家制作仿制藥。

而印度後期制作的新冠藥,就是以輝瑞的産品爲基礎,反複仿制而成的。

所以說,仿制藥只是對一類藥品的統稱,並不是假冒僞劣産品。

如今,印度的制藥行業投入大、專業人員多、口碑較好,所以未來發展方面也擁有較大潛力。

與印度調整法律並鑽空子維護本地藥企的方式不同,我國多是以良性競爭爲主,而且在醫療方面的布局也不止局限于藥品一個方面。

這也是我國在制藥方面不像印度那樣強勁,但整體醫療水平遠超印度的原因之一。

印度電影

根據2022年數據,印度生産電影的數量是世界第一,當許多國家還在欣賞美國好萊塢的特效大片時,印度已經悄悄超越了美國。

那麽印度電影到底有什麽特別之處?

2017年,國內電影公司引進了印度電影《巴霍巴利王》,該影片講述的是被流放的王子,最終奪得王位的故事。

從劇情來看,或許它並不符合國內觀衆的喜好,但是從電影産業的角度來看,影片具有較高的引進價值。

電影公司的工作人員表示,印度電影與中國電影有一個明顯的差別。

雖然中印文化存在差異,有些方面無法直觀比較,但是印度電影的品質和完成度更高一些。

印度電影給人的感覺是,用60%的投資拍出了100%的質量,中國電影更像是用100%的投資拍出了60%的質量。

當然,一部電影是否受歡迎,不能只衡量質量,還要看市場的反饋。

印度電影的成功既要看國內的大環境,也要考慮到國際上的口碑。

在印度新德裏,一張電影票大約是200盧比,相當于人民幣20塊錢。

《摔跤吧!爸爸》上映期間,《人民日報》記者曾探訪當地一家電影院,發現很多觀影人員都是拖家帶口,或者組團購票。

觀影群中既有白發蒼蒼的老人,也有沒學會走路的孩子。

記者隨機采訪了幾名觀影人員,對方表示:周末想來電影院放松一下,看什麽電影都行。

可見印度人看電影的主要標准並不都是影片本身的藝術價值,還有娛樂感受。

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即使陣容普通、投資較少的影片,也是有機會進入院線的。

《三傻大鬧寶萊塢》上映後,人們開始了解到寶萊塢這個影視公司,以爲寶萊塢指的是印度電影業。

其實寶萊塢的電影産量只占印度電影産量的1/4,另外托萊塢、考萊塢、莫萊塢、桑達塢同樣擁有很高的地位。

這幾家影視公司,共同撐起了印度電影的大半邊天。

印度的電影行業之所以發展迅速,其實有很多因素造成。

首先較好的受衆群體,保障了電影業的持續盈利;高性價比的質量,又爲開拓海外市場提供了良好的基礎。

在龐大的市場需求下,各電影廠之間的競爭愈演愈烈,影片的品質和呈現方式也不斷提升到新的高度。

有了國內龐大的群衆基礎,印度電影走向世界也是順理成章的事。

以上面提到的《巴霍巴利王》爲例,影片在北美上映後,得到了1013萬美元的周末票房。

《福布斯》雜志曾專門刊登文章,表示印度電影在美國爆發。

另一部電影《摔跤吧!爸爸》在我國上映後,更是拿下了12.91億元的票房。

誠然,印度電影並不都符合國內觀影群體的喜好,但是我們不能否認,印度電影已經走向世界,並逐漸被人們接受。

從影片性價比、完成度、整體市場反饋來看,印度電影確實具有一定優勢。

計算機IT領域

印度的IT輝煌始于2000年,當時“千年蟲”系統紊亂現象在全球擴張,歐美等國對此束手無策。

印度程序員解決了這一難題,從此名聲大噪,也帶動了印度IT行業的蓬勃發展。

隨著計算機技術不斷叠代,信息及軟件方面的缺口越來越大,印度決定在全國教育大綱中引入IT教育。

在2001年-2002年財年中,印度還擬定了對軟件産業未來15年不征稅的預案。

有官方的扶持,印度軟件行業發展迅速。

以印度aptech公司爲例,它在印度軟件行業高光時期,有一千多家培訓基地,每年大概可以培訓出百萬電腦技術人員。

這些人既推動了本國計算機行業的發展,也以外包人員的角色走出印度,成爲國外計算機公司的中堅力量。

2000年,印度在軟件領域算不上強力,但也達到了62億美元的營收。

到了2008年,計算機技術日益完善,各國對計算機從業人員的需求量也相應增加,直接帶動了印度的經濟發展。

這一年,印度軟件産值超過800億美元,單出口創彙這一項就有500億美元,這一數據大概是印度出口總額的三分之一。

根據高盛集團提供的數據,印度服務業的增長速度很快,複合增速爲11%,遠高于全球水平。

2023年,印度服務出口占本國GDP的9.7%,其中計算機服務出口的比重接近出口總額的50%。

可以看出,印度在計算機服務方面的努力已經頗有成效。

人工智能在近幾年時間裏突飛猛進,其中Transformer絕對是AI史上的重要拐點。

這種模型源于一個印度人的想法,經由8人組成的團隊開發完成。

或許大多數對它了解不多,但是依靠它而開發出的ChatGPT已經是大名鼎鼎的全球性AI工具,同時dall.e這種文生圖工具,也借鑒了Transformer的工作原理。

印度計算機從業人員源源不斷奔向國外,對世界科技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也讓各大科技公司不惜花重金聘請,委以大任。

比如特斯拉自動駕駛負責人、超級計算機dojo前負責人,都來自印度。

根據《南華早報》消息,印度于2023年11月18日公布了一份聲明,針對戴爾、惠普、聯想等27家硬件公司實施激勵計劃。

該計劃已經批准了27項申請,預計會爲印度帶來300億盧比的投資,同時直接産生5萬個就業機會。

隨著印度在計算機領域不斷加碼,各大跨國公司也紛紛入駐印度。

雖然與我國多産業鏈共同發展相比,印度的産業布局並不全面,不過從信息服務人員的體量和國際影響力來說,確實是很強。

人口

1947年,印度人口是3.5億,如今70多年過去了,印度人口增長了10億多,超越中國成爲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如果在幾十年前,人口絕對是非常有優勢的財富。

但是在如今的文明進程中,人口更像是一把雙刃劍,利弊各半。

如果考慮到印度的國情,那麽人口帶來的優勢,其實需要再打折扣。

從目前的影響力來看,印度擁有超級大國該有的素質。

自2010年以來,它已經是世界第五大經濟體,在最近幾年,印度的經濟基本都維持在6%以上的增速,發展前景很好。

美國企業在印度雇傭了150萬名員工,解決了大量印度人的就業問題,強化了印度與美國之間的經濟聯系。

從股市狀態來看,印度股市的市值是世界第四,從航天領域分析,它是世界第三大航空大國。

從國際局勢來看,由于地區沖突而造成的油價動蕩,也因印度的介入而維持到了相對穩定的範圍。

這些都是印度作爲一個人口大國,所展現的能力。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的文章,預計在2027年,印度會成爲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位列在美國和中國之後,到時候印度的影響力會進一步增大。

但是,人口多並不代表未來一片光明。

在人口背後,印度需要具備産業轉型的思路,而這個思路與當年我國的發展思路是有所差別的。

在過去,中國創造了一條以制造業興國的發展之路,如今印象想複制這個模式,是非常困難的。

因爲印度人口已經到了近乎盈滿的階段,急需盡快創造大量崗位,緩解人口壓力,帶動經濟發展。

而令人尴尬的是,印度的商品貿易和自動化工廠都相當不完善。

印度需要盡快建設足夠的基礎設施,將各行業串聯起來,共同發力,形成良好的貿易環境。

可事實上印度的新能源領域、數字支付模式、現代資本市場等,都沒有形成穩定的生態,無法爲串聯各行各業提供支持。

另外印度引以爲傲的服務行業其實也能反映出一些問題。

印度的信息技術産業非常發達,大量印度技術人員到國外後,也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但是印度本土並沒有強有力的科技園,這並不利于印度的長期發展。

而且印度的城市化進程較低,目前還是半農村社會,所以人多的優勢會因爲沒有足夠的經濟支撐,從而成爲一種累贅。

造成如此境地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個是就業問題。

14多億人中,至少有10億人擁有勞動能力,而真正從事全職工作的,只有1億人。

印度明白這方面的劣勢,所以制定了國家激勵計劃,但是外界對這項計劃的態度並不十分樂觀。

縱然該計劃實施成功,也只能解決700萬個崗位,與14億人口相比,似乎有些杯水車薪。

從以上幾個角度來看,印度在人口方面的優勢確實是世界第一,但是由于各種産業不配套,所以無法充分享受人口紅利,反而加重了國家的負擔。

總結:

2024年5月7日,《印度教徒報》刊文表示,印度在全球性崛起的同時,也存在一定隱患,即:區域性衰落。

某些方面的成就,是印度辛苦耕耘了幾十年的結果,屬于曆史必然趨勢。

如今的印度確實正在進步,不過從短期來看,在綜合實力和核心領域方面,我國依然穩壓印度一頭。

參考資料:

《蛻變大象:傳統印度IT巨頭的人工智能時代》

《世界藥房是如何煉成的》澎湃新聞

《印度電影加快國際化轉型,票房收入近1/3來自海外》人民日報

《印度將成爲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外媒:喜與憂並存》澎湃新聞

由于平台規則,只有當您跟我有更多互動的時候,才會被認定爲鐵粉。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可以點個“關注”,成爲鐵粉後能第一時間收到文章推送。

0 阅读:391
评论列表
  • 2024-05-09 12:30

    太好了,印度加油!我看好你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