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慶余年2》王建國:曾因銅鎖一角出圈,卻因“不會做人”70歲仍不火

侃人吃瓜記 2024-05-20 14:40:19

要說電視劇《慶余年》第二季前五集裏最讓人眼前一亮也久久不能忘懷的,那還得是“老金頭”這個角色。

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挑苦命人。

老金頭的命運在情緒的大悲到大喜再到大悲之間被按下了快進鍵而加速燃燒殆盡了。

跟絕望相比,希望才是這個世上最恐怖的東西。

試圖拯救女兒之前,他本不抱什麽希望的,光腳的不怕穿鞋的,老金頭想的是破罐子破摔,死馬當作活馬醫,因爲對父母而言,孩子永遠是父母一輩子的軟肋。

但範閑給了他希望,一個標價五百兩的希望。

如夢似幻,像是天上掉餡餅,老金頭如獲至寶、大喜過望、躊躇滿志,笑意盈盈的他一掃此前的郁郁寡歡,甚至一蹦三尺高地走進了抱月樓。

然而,老金頭進去前出來後是判若兩人的,希望破滅後,他的眼神肉眼可見地黯淡了下來,沒有了半點的生機和光亮。

希望越大,失望越大,絕望讓他心如死灰——五百兩買不到希望,又說是要一萬兩,可一萬兩也不夠,最後說得要命,可後來命沒了希望也還是沒能被兌現。

多麽像是小說《活著》裏那個極度饑餓過後好不容易有豆子吃卻因爲一次性無法消化大量的豆子而導致胃被撐破而死的苦根。

似乎在老金頭命定的死亡結局面前,那五百兩只是一次稍縱即逝的回光返照。

不管是對範閑還是對觀衆而言,這樣急速的大喜到大悲的樂極生悲的橋段給人的沖擊力都是無比之大的。

讓人最心痛的是,被壓在苦難的五指山下的老金頭和女兒甚至沒做錯什麽,他們只是在努力地去活著的再平凡不過的普通人,他們遭受的根本就是無妄之災。

話中全是毒,笑裏全是刀,牙齒白厲厲的排著,那是吃人的家夥們肆無忌憚地在對窮苦善良的百姓們進行著生吞活剝——將老金頭及其女兒“圍獵”,對其趕盡殺絕的是那個“吃人”的社會。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吃人的事,對嗎?”

“從來如此......”

“從來如此,便對嗎?”

一個社會真正的進步,不是對強者的仰視和崇敬,而是對弱者的敬重和寬容。

就像葉輕眉留在監察院門前的碑文一樣:

“我希望這世間,再無壓迫束縛,凡生于世,都能有活著的權利,有自由的權利,亦有幸福的權利。願終有一日,人人生而平等,再無貴賤之分,守護生命,追求光明,此爲我心所願,雖萬千曲折,不畏前行,生而平等,人人如龍。”

《慶余年》第二季裏慘死的老金頭與第一季裏的橫死的藤梓荊有異曲同工之妙,他們的悲劇勾連出了電視劇的內核。

成千上萬的普通人該要像範閑一樣做“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爲孺子牛”的勇士,而不是麻木不仁的坐以待斃者。

爲他人抱薪者不可使其凍斃于風雪,今日若是冷眼旁觀,他日禍臨其身,便無人爲其搖旗呐喊。

“老金頭”這個角色的插入給《慶余年》的第二季開了個好頭。

演員王建國四兩撥千斤又溢滿了苦澀的演繹是其中錦上添花的存在,甚至在一開場的前五集裏達到了力挽狂瀾的作用,這個角色讓人看得是悲喜交加也唏噓不已到心中難以平靜,演員的功力之深厚可見一斑。

姜還是老的辣,70歲的王建國雖然籍籍無名但有著老戲骨的老道演技,不由感慨,演藝圈還是臥虎藏龍的。

真正厲害的演員不需要什麽花裏胡哨的設計和冗長的篇幅,寥寥幾場戲就可見真章,眼神的幾個變化,角色的魂出來了,情緒被調動出來了,觀衆的共鳴和思考也有了,一場酣暢淋漓的創作就落地了。

王建國雖然不火,而且常常在劇中只是鑲邊的無足輕重的小角色,但他卻不時能在有限的戲份裏憑借著精湛而讓人動容的演技出圈。

《田耕記》裏的連方;

《白色城堡》裏的孫大爺;

《雪中悍刀行》裏的王林泉;

《埃博拉前線》裏的陳柏欣;

《沉默的真相》裏的趙偉明;

《鶴唳華亭》裏的王慎;

不過這些都沒有王建國在八九十年代裏出演的一個角色出名。

他便是彼時大火的農村三部曲《籬笆·女人和狗》《辘轳·女人和井》《古船·女人和網》裏的銅鎖一角。

作爲棗花的丈夫,他婚前的溫柔體貼到了婚後蕩然無存,整日不思進取,終日遊手好閑,還處處刁難棗花,可謂是劇中十分討嫌也叫人厭煩的反派擔當。

但王建國卻因著這個大爆劇而水漲船高,一掃其生活中的困窘和失意。

那時候他有多火呢?

坐火車沒票他敢上車,列車長認出他是“銅鎖”給了他先上車後補票的特權;在飯館吃飯,他的飯保准比別人的多,獲得了許多特殊優惠;劇組拍戲要取景,只要“銅鎖”在,人家就滿口答應並且還分文不取......

王建國當時都快要接近家喻戶曉了。

其實,當時的他並非初出茅廬,而是河北省邯鄲話劇團的台柱子,可以說,有王建國在其中的話劇很難不火爆。

但無論如何,話劇不管在當時還是現在都還是小衆的藝術,比不上熒幕台前,爲了糊口還爲了反哺話劇,王建國無奈之下便頻頻在影視劇裏亮相。

這是話劇團裏的領導所樂見其成的,因爲光靠他拍劇所賺取的勞務費,就能養活團裏的一大幫子人了。

只是,王建國是當演員的料,卻並非當明星的料,他沒有因此平步青雲,而是在深耕話劇表演的同時逐步減少曝光量最後被時代遠遠甩在後頭了。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在演戲上,王建國是一氣呵成、駕輕就熟,但在人際交往上,他就差了火候。

年輕的時候面對采訪的攝像機,王建國全然沒有明星強大的侃侃而談的氣場,而是支支吾吾又腼腆含蓄的模樣,他妻子還因此調侃他:

“嘿,你說怪不怪,他連話也好像不會說了。”

從業以來,王建國最常聽到他人對自己的評價就是“不會做人”,他對此不置可否,因爲他並不覺得這是一個很嚴重的不足。

要在社會這個名利場裏會“做人”,勢必得八面玲珑,甚至喜怒不形于色,尤其是當活躍在輿論中時,就勢必得強迫自己做到面對任何一切評價時都要心如止水。

那久而久之,人就會被環境所塑造,“進化”到得“閹割掉七情六欲”的地步來得以自保。

而也許對其他職業的人來說這無傷大雅,也可以說是職場必備技能,但對極其需要情緒敏銳度的演員來說這無疑是自掘墳墓般地親手斬斷了職業生涯。

一個演員如果戒掉了情緒,戒掉了敏感度,變得無比麻木、無比理智冷酷、無比機械化,那還怎麽演戲,而感動不了自己的演員又如何去感動觀衆?

不擅長迎來送往和長袖善舞,王建國甘于沉寂,更樂于待在純粹的話劇舞台上,沒戲拍的時候就隱入塵煙去生活。

他雖然喪失了很多機會卻也獲得了許多平淡的幸福與溫馨。

每每拍完戲導演或同組演員問他:

“建國,你現在最想幹什麽?”

他總會說:

“想家,想孩子,想妻子,想快點回家陪家人。”

人生是曠野,不是跑道,其對每個人而言的最大的意義就是以自己喜歡的方式過一生。

王建國守住的是自己簡單的幸福生活,守住的是自己的藝術生涯,守住的更是自己的初心,而火不火也許根本不在他的考慮範圍裏。

——原創不易,敬請點贊關注——

0 阅读:97

侃人吃瓜記

簡介:聊聊那些你感興趣的人和瓜,歡迎關注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