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位卑不忘國,心中一團火

職場愛學習 2024-03-06 20:46:54

杜甫的詩大約有1500首,杜甫見證了唐朝從鼎盛變成衰敗。杜甫是一位儒家的詩人,把“仁者愛人”、“推己及人”表現得淋漓盡致,被後人稱爲“詩聖”。

736年,去長安之前,杜甫胸懷壯志,想要爲國出力,詠出了《望嶽》。

望嶽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鍾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雲,決眦入歸鳥。

會當淩絕頂,一覽衆山小。

744年,杜甫在洛陽遇到李白,相約漫遊河南、山東,訪道求仙。路上遇到高適,三個人一起找仙人、采仙草、煉仙丹。杜甫在《贈李白》寫道:“亦有梁宋遊,方期拾瑤草。”

杜甫對唐朝社會滿懷期待,在長安奮鬥十年,只能做個小官。

杜甫很狂傲,在《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自誇:“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想做宰相,不喜歡做小官。“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杜甫認爲自己可以使君主成爲堯舜之君,自己可以做一個宰相。

自己懷才不遇,兒子餓死,杜甫對社會充滿懷疑。杜甫聯想到老百姓的生活艱苦,位卑不忘國,批判與揭露社會的黑暗。

755年10月,杜甫從長安去奉先縣探望家人。每一片風景都是一種心情。路上見到老百姓生活艱苦,杜甫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寫道:“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755年12月,安史之亂爆發。十年戰爭,唐朝的人口減少三分之二。《舊唐書·玄宗紀》記載:“天寶十三載(公元754年),全國9619254戶,52880488人。”《舊唐書·代宗紀》記載:“廣德二年(公元764年),全國2933125戶,16920386人。”

756年,杜甫前往靈武投奔唐肅宗,半路被叛軍抓到長安,逃出來之後,寫了《春望》。

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757年,杜甫投奔唐肅宗,獲得“左拾遺”的官職。但是,杜甫的直言進谏得罪了唐肅宗,被貶官。看到官場的黑暗,得不到重用,杜甫辭官去四川躲避戰亂。

杜甫把自己的親身經曆,唐朝抓人充軍寫得催淚感人。杜甫寫了《北征》、《石壕吏》、《新安吏》、《潼關吏》、《新婚別》、《無家別》、《垂老別》。

戰爭與饑荒,民不聊生,杜甫一家老小去了四川成都。在巴蜀,杜甫寫了差不多1000首詩。

杜甫在四川成都草堂的幾年時間,得到裴冕、高適、嚴武等人的幫助,衣食無憂,生活安定,寫詩 470首左右。杜甫在成都,有大量的時間,更加專注詩句的凝練。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寫道:“爲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

760年春天,杜甫遊覽武侯祠,寫了《蜀相》。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鵬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760年夏天,杜甫在成都草堂,看著燕子、白鷗、妻子、孩子,悠然自得,寫了《江村》。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爲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鈎。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761年春天,杜甫在成都生活安定,寫了《春夜喜雨》。

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濕處,花重錦官城。

761年8月,杜甫草堂有三層茅草,仍然被風吹破,屋頂漏雨,徹夜難眠。杜甫憂國憂民,希望天下的老百姓都能住上好房子,在《茅屋爲秋風所破歌》寫道:“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763年春天,杜甫聽說安史之亂結束,高興極了,准備收拾東西返回家鄉,寫了《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實際上,杜甫在幾年之後,才真正動身,卻病死在路上。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

765年,嚴武去世,杜甫失去依靠,沒有經濟來源,帶著家人離開成都。

杜甫在夔州兩年,寫詩400首左右。

766年,杜甫仍然希望能爲國出力,在《秋興八首·其三》寫道:“匡衡抗疏功名薄,劉向傳經心事違。”杜甫心中一團火,年老也熊熊燃燒。

767年秋天,杜甫登上夔州白帝城外的高台。杜甫看到從天上到地下、從遠到近的秋天蕭瑟風景,不由感慨自己年老多病、流落異鄉的悲慘經曆。《登高》是杜甫晚年最有名的作品,即使病痛纏身,登高遠眺的悲壯心情依然強烈起伏。

登高

風急天高猿嘯哀,渚清沙白鳥飛回。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萬裏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獨登台。

艱難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濁酒杯。

768年,杜甫離開夔州,施展抱負的壯志依然存在,寫了《江漢》。

江漢

江漢思歸客,乾坤一腐儒。

片雲天共遠,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猶壯,秋風病欲蘇。

古來存老馬,不必取長途。

770年,杜甫在船上病逝,結束了漂泊半生的淒慘命運。

0 阅读:3

職場愛學習

簡介:職場愛學習,讓你35歲沒有中年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