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濟鐵路時刻表裏的深刻記憶|溫故·膠濟鐵路二三事

新黃河 2024-05-15 21:21:46

在膠濟鐵路博物館普通候車室的牆上,有一張放大的光緒年間的《青島昌樂間開車時刻表》。細心的觀衆可以從這張時刻表中看出,去掉停車的時間,各站之間列車的運行時間基本在10至15分鍾之間,只有高密至蔡家莊是個例外,列車在此區間運行了足足有26分鍾。這背後究竟藏著什麽秘密?在這裏曾經發生了什麽呢?

膠濟鐵路開通早期青島至昌樂間時刻表。

鐵路選擇高密的對與錯

事情還要從膠濟鐵路修建之前的線路勘測說起。膠濟鐵路正式修建之前,德國企業投資組成的山東鐵路公司就各自派出鐵路建設專家到山東考察鐵路建設。其中山東辛迪加聘請的是後來成爲山東鐵路公司柏林管理層的阿爾弗雷德·蓋德茲。

蓋德茲考察後設想鐵路從青島至德州,全長545公裏,其中幹線500公裏,張店至博山支線45公裏。這條勘測線路將山東的港口和腹地連接起來,成爲商品流通的重要渠道。它同時承擔起至關重要的煤炭開發和運輸的任務。蓋德茲在報告中指出,其線路的設計和車站的設置,均以吸引盡可能多的貨運和客運爲目標。他計劃在青島—濟南府幹線設置34個車站,張店—博山支線設4個車站。這些車站按其軌道設施分成4類:主車站(青島、濰縣、周村、濟南府)、支線車站(張店)、裝煤車站(淄川、博山,可能還有普集或明水)和停靠站。蓋德茲的設計原則沒有什麽大的錯誤,也許是考慮到鐵路線盡可能平直的原則,他設計的這條線路上,高密被甩在了外面。

蓋德茲選線(細線)與膠濟鐵路實際修建路線(黑白相間)在高密附近的區別。

亞洲業務財團聘用的專業人士中,包括曾爲湖廣總督張之洞效力,參與設計修建大冶、淞滬等鐵路,後來主持膠濟鐵路修建的海因裏希·錫樂巴。錫樂巴與一名挪威籍工程師洛克,首先進行了鐵路修建前期的勘測工作。通過初步勘測,錫樂巴認爲,在這個地區建造通往中國北方的鐵路不會遇到特別的技術難題,並且擁有一個土地肥沃、人口稠密的腹地。但錫樂巴憑借多年的實踐經驗,還是對此前蓋德茲的選線方案敏銳地提出了其中的缺陷。一是終點設置。蓋德茲的方案把膠濟鐵路的終點規劃到德州而不是濟南,但這需要跨越黃河,技術條件和經濟成本都十分巨大。二是中段線路走向。蓋德茲設計的線路把膠州、高密兩個人口衆多、物産豐富的縣城排除在外顯然是不明智的。

在兩人考察結果的基礎上,1899年6月底,山東鐵路公司終于確定了鐵路線由青島至濟南的走向。從青島出發,沿海灘以弧形繞過膠州灣,跨過大沽河等流入膠州灣的河流,在74公裏處到達膠州。然後穿過平原,越過墨水河和膠河,到達100公裏處的高密。接著,越過其他一些流入直隸灣(今渤海灣)的河流,在128公裏處到達丈嶺。越過濰河、雲河,穿過濰縣的煤礦,在183公裏處到達濰縣。然後經青州、張店、周村和龍山,到達濟南。支線由幹線上的張店分出來,沿孝婦河谷穿過淄川,經河谷周圍的煤田到達博山。一條橫跨山東東西,即將改變山東傳統交通格局的膠濟鐵路,清晰流暢地出現在世人面前,而高密站就在其中。但作爲膠濟鐵路總工程師的錫樂巴,萬萬不會想到,就是這個他執意選擇的站點,卻在後來的鐵路建設過程中給了他當頭一棒,爲他後來毀譽參半的錯失良機埋下了重要伏筆。

高密大集上的導火索

德方在山東修建膠濟鐵路面臨著巨大挑戰。一方面山東作爲孔孟之鄉,民衆固守著傳統的思維,對修鐵路有種本能的抵觸,再加上德國兵占領膠州灣,鐵路公司肆意侵占鄉民土地,給付低廉的補償,強迫遷墳移舍,雇員多方淩逼,民怨像火山一般逐步積累,終于在一次看似極小的事件中噴薄而出,一發而不可收。

根據史料,筆者嘗試著用文學的筆觸還原那一天發生了什麽……

1899年6月的一天,高密大呂莊集市上聚集了成百上千的附近鄉民,熱鬧極了。有的出售自家種的瓜果,有的售賣自家做的柳條筐,還有的小販兜售著孩子們喜歡的糖人……集市上,還有說書的、算命的、保媒拉纖的,高密當地的茂腔戲更是不能缺席,博得一陣陣喝彩。

突然,一陣年輕村婦尖叫刺耳的呼喊聲,從熙熙攘攘的人流中傳了出來,趕集的鄉民們紛紛循聲張望,朝著聲音發出的地方彙聚。只見人群圍出的圈子裏,一名村婦蹲在地上,雙臂抱著膝蓋,捂著頭在不停地哭泣。旁邊一個精壯漢子,像是她的丈夫,雙手緊緊抓住一名瘦削的男人,嘴裏說著高密土話,不停地罵著,質問這名男子爲什麽欺負她的老婆,還動手動腳。這名被抓的男子也不甘示弱,旁邊還有幾名好像他的同伴在回罵那名精壯漢子,但一聽口音就是外鄉人。僵持之下,人越聚越多,年輕村婦只是一個勁地大哭,平時無聊的鄉民最愛看熱鬧,有好事的在旁邊起哄架秧子:“爺們,揍他!看看你家婆娘被欺負成什麽樣了!”精壯漢子臉憋得通紅,對方仗著人多勢衆沒有絲毫退讓的意思,同夥還上來推推搡搡,讓漢子松手。精壯漢子終于忍無可忍,揮拳向瘦削的男人打了過去。隨後,就被對方四五個人打倒在地,只顧抱著頭大喊:“他們德國佬修鐵路占我們家地,你們這幫二鬼子又欺負我們家婆娘,今天你們打不死老子,改天我跟你們拼命……”

圍觀的鄉民聽說對方是山東鐵路公司雇用的外地小工,看到一幫外鄉人仗著德國鬼子的勢力欺負高密人還有他的婆娘,觀戰的立場迅即發生了變化。

“我家的宅子也在他們的線路上,到現在就給了一吊錢。”

“你那幾間房算什麽,我們家的祖墳他們也要遷走。”

“你們多少還能得到些錢,到我家那個說洋話的通事,說三天不搬走,我們還要給他們一大筆錢,說是耽誤了洋人的工期。”

“拿槍的洋鬼子官老爺不敢碰,我們高密爺們還任由這幫二鬼子騎在頭上拉屎嗎?”

……

衆鄉民你一言我一語,不斷挑動著已經過熱的氣氛,終于有人出手了,那幾個外地小工見勢不妙紛紛逃竄。躁動起來的鄉民無處發泄,把不遠處德國人勘測鐵路設置的標志杆一個一個痛痛快快拔除了,仍不盡興,人流又湧向了鐵路公司在高密設立的辦事處,要求德國人停止在高密修建鐵路。

膠濟鐵路建設過程中的第一次大規模暴力沖突由此爆發。

高密站開通時入口一側建築全景。

三次沖突終建成

1899年6月至1900年秋,德國的山東鐵路公司與當地民衆發生了三次規模較大的暴力沖突。

第一次沖突中,膠澳總督派軍隊對中國民衆進行了血腥鎮壓,中德雙方續訂了《築路善後章程》,但將保護鐵路的責任全部加到地方官身上,對德方的山東鐵路公司沒有做出任何限制性規定,反而成爲更嚴重爭端的前奏。第二次更大規模沖突發生在1899年底,鐵路建設再次中斷。新任山東巡撫袁世凱與鐵路公司談判簽訂《膠濟鐵路章程》,相當于德方變相承認了鐵路處于中國管轄權之下。第三次針對鐵路的暴力活動發生在1900年6月義和團運動高漲期間。膠澳總督葉世克向高密和膠州各派出了200人的軍隊,以確保膠州-高密段鐵路恢複建設,並在兩地修建兵營,駐紮長達5年之久。中德雙方經過多次的沖突與調適,膠濟鐵路才得以繼續向濟南修築。

在高密站等車的德軍士兵。

吸取建設過程中的教訓,德方在高密西鄉沒有按照平均7.2公裏的距離設立車站,而延長到15余公裏,膠濟鐵路其他各站之間列車的運行時間基本在10至15分鍾之間,只有高密至蔡家莊是個例外,列車在此區間運行了足足有26分鍾。

在高密站等車的中德官員。

也許時間會撫平一切。開通之初的高密站留下了一張照片,嶄新高大的站房前面中德官員悠閑地談笑風生,衆多百姓在近旁圍觀聚集。雖然車站入口的燈籠下站著頭戴鋼盔的德國兵,照片右側車廂前面也站著一排頭戴環形禮帽的鐵路警察,但也不是荷槍實彈的樣子,大家都在等待著一列火車上“貴賓”的到來,似乎幾年前中德雙方劍拔弩張、不共戴天的情形根本就沒有發生過。

作者:陳宇舟 編輯:徐征 校對:楊荷放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