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代皇帝——溥儀的戲劇人生

太陽之上有月亮 2024-05-12 11:34:44

1956年,溥儀在戰犯管理所接受改造,一位同犯問他宮裏有多少宦人,溥儀支吾半天就是不說,真實原因令所有人大感意外。

1908年,光緒帝和慈禧相繼病逝,因光緒沒有兒子,2歲的溥儀被架上曆史舞台,“第一次”成爲皇帝。不過,這樣的好日子並未持續太久。

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清廷內外一片慌亂。袁世凱一面脅迫清廷讓溥儀退位,一面提出優待條件作爲誘餌,終于在1912年,隆裕太後同意頒布《退位诏書》,6歲的溥儀就這樣退位了。

1917年7月1日,張勳發動兵變,清朝複辟,12歲的溥儀再次坐上龍椅,“第二次”成爲皇帝。但短短12天後,清廷不敵段祺瑞的軍隊,溥儀的父親替兒子擬好退位诏書,溥儀在嚎啕大哭中再次退位。

也許是因爲從未真正擁有過權力,所以溥儀才對“皇位”異常執著。1932年,溥儀在日本扶植下成爲“僞滿洲國”的傀儡皇帝。他以爲這是一次命運的翻身,卻不知等待他的是無底深淵。

1945年日本戰敗投降,溥儀在逃往日本途中被蘇聯紅軍逮捕,被關在蘇聯監獄5年。

1950年,溥儀與其他僞滿洲國263名“戰犯”由蘇聯移交回中國,在撫順戰犯管理所進行約十年的思想與勞動改造。

有一次,一位同犯問溥儀宮裏有多少太 監,溥儀說:“那可多了,被我遣散以後還不少,以前更多。”那人問:“能有多少?”溥儀答:“太妃各宮都有,重華宮有,長壽宮有……”

“就說你那裏有多少吧。”

“我那兒光禦前小太 監就有好些。”

“有多少呢?”

“有兩撥兒,東夾道一撥,西夾道一撥。”

“什麽叫小太 監呢?年歲有多大?”

“年歲比較小些。”

那人聽的不耐煩了,說:“你怎麽老不說數字呢?難道你小時候就沒學過計數嗎?”溥儀有點不好意思地說:“我就沒學過嘛!”

原來,溥儀從沒學過加減乘除,更不知聲光化電,從沒有人教過他這些知識。在西方工業革命如火如荼展開時,他的世界被一堵厚厚的圍牆隔絕,什麽華盛頓、拿破侖,瓦特發明蒸汽機,牛頓看見蘋果落地,他全不知道。

後來管理所所長發現了這個問題,指定溥儀的弟弟溥傑教他算術。五十歲的人開始學算術,那份艱難就不用說了,但對溥儀來說,這也算是一種幸福。

作爲中國的“末代皇帝”,溥儀的一生充滿跌宕起伏。很多人認爲他十惡不赦,犯下了不可饒恕的罪過,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他也是一個可憐之人。

生在皇室,而且是末代皇室,他的命運本就由不得自己。很多時候,即便溥儀有心做些什麽、改變些什麽,以他當時所處的位置和環境,恐怕也是有心無力。

有些人,或許天生就不適合做領導者,比如李煜,比如溥儀。如果生在普通人家,他們是否會有另一番人生?是否會過得更自在一些呢?

0 阅读: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