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年3D打印資深從業者自述:回歸本源,不要自欺欺人

3D打印資源庫 2024-05-27 15:12:27

導讀:近日,發現了一篇與以往不同的3D打印文章,其中一些觀點值得我們深思。特此分享,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啓發。

作者:Paweł Ślusarczyk編譯:資源庫

3D打印行業長期以來一直不景氣。關于這一話題已經有許多討論,但是我認爲大家忽略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可以用以下一句話來概括:3D打印市場中的公司失敗,是因爲它們試圖成爲它們本不是且從未是的東西。在深入討論之前,我先提出解決方案:3D打印必須回歸本源,回歸其作爲顛覆性技術的本質。3D打印應當成爲一種“直刃族”(straight edge)理念,行業應該采取以下原則:保持真實與衆不同分享與傳播如果你不同意這個觀點,那就繼續現在的做法:燒錢、失去價值、掙紮求生。

起源

3D打印由工程師、發明家和企業家發明,最早的公司由Chuck Hull、Carl Deckard、Scott Crump等人創建。他們通過專利保護自己的發明,爲未來幾年內能平靜地開發機器、材料和軟件打下了基礎。但這也導致90年代和00年代很少有人了解這項技術。當時,3D打印是一種小衆的工業技術,盡管有些公司已上市,但在整個制造業中仍顯微不足道。

爆發

3D打印被廣泛認爲是由Chuck Hull發明的。然而,真正將3D打印推向新高度的是Adrian Bowyer,自複制3D打印機RepRap的創造者。RepRap迅速吸引了年輕人的興趣,激發了他們的創造力。

全球RepRap社區在短短兩三年內,普及3D打印的速度超過了3D Systems、Stratasys等公司在20年內的努力。3D打印機成爲了家庭生産設施,開啓了“分布式制造”、“生産民主化”等新時代。

衰退

然而,大筆資金的湧入帶來了問題。Bre Pettis首先背離了制造者運動,將MakerBot變成了“初創公司”,放棄了開源理念,開始申請專利。被Stratasys收購後,MakerBot變得面目全非。

Ultimaker也經曆了類似的轉變,最終與MakerBot合並,失去了原本的開源精神。其他初創公司也步其後塵,接受了風險投資,走上了“大而全”的老路,最終大多以失敗告終。3D打印的本質3D打印是一種逐層施加材料並選擇性結合的制造方法。相較其他生産技術,它有三個優點和三個缺點:優點:

快速

便宜

可以制造複雜的幾何形狀

缺點:

精度和表面質量差

尺寸增大時問題突出

不適合大規模生産

3D打印適用于生産少量、特定、價格低廉且質量要求不高的物品。因此,不能對3D打印機有與注塑成型相同的商業期望。潛力展示2022年3月,COVID-19疫情在全球蔓延。那是一個糟糕的時刻。但正是那時,消費級3D打印登上了舞台,展示了其真正的力量。

首先,一家意大利公司Isinnova制造了呼吸機閥門的複制品,拯救了米蘭醫院的患者。隨後,Josef Prusa推出了3D打印的保護面罩項目,爲急救人員提供保護。在其他國家,創新者們創造了更多的項目。重要的是,這些項目充分利用了3D打印的所有優點,而沒有其缺點:

它很快

它很便宜(甚至是免費的)

一些零件的幾何形狀非常複雜和苛刻

質量並不重要,只需要有效

大多數零件都很小

生産不是在一個地方,而是遍布整個城市、國家和大陸;分布式制造可以大規模進行。

疫情突然結束了,上述行動也自然終止,但記憶仍在。如果在正常情況下我們回到這一概念,會怎樣呢?回歸本源要走出行業所處的困境,我們需要回到起點:了解行業成功的基礎是什麽,以及導致其目前問題的原因。放下自我。3D打印是一種相對小型、簡單、廉價的制造技術。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接受你的角色,而不是試圖成爲其他制造方法。直刃族3D打印宣言直刃族(Straight-Edge)運動主張抵制對自身不利的誘惑,實現完全的自我控制和自由。對于3D打印,我們應當:保持真實——不要試圖成爲你不是且永遠不會成爲的公司。與衆不同——利用技術優勢,探索無人涉足的領域。分享與傳播——開放技術,推動行業發展。不要試圖通過虛假定位來欺騙世界,而是生産和銷售人們真正需要的東西。疫情期間的成功實踐已經展示了如何做到這一點,現在是時候再次行動了。最後說明我不是共産主義者或無政府主義者。我有一個妻子和兩個孩子,經營了一家3D打印企業11年。我看到這個行業狀況不佳,嘗試提出解決方案。也許我的想法不完美,但當前的方法也未見成效。也許我們可以嘗試不同的做法。畢竟,情況不會更糟。

0 阅读:0

3D打印資源庫

簡介:3D打印資源庫,專注于3D打印的垂直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