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紅豆樹,一葉一相思,關于紅豆的傳說和詩詞,美不勝收

誰家庭院木樨香 2024-03-19 22:07:42

生于南國的紅豆,鮮紅渾圓、晶瑩剔透,又名相思子。紅豆成爲相思的代言,源于曆史傳說和詩詞。

第一種傳說,戰火紛飛的古代,一位男子出征,遠赴邊關。他的妻子日思夜念遠方的丈夫,每天都會站在村外的山坡上,翹首等待。可惜,男子一去不返,傷心的妻子,淚灑山坡。被淚水浸潤過的土地,長出一種樹,枝幹筆直,高聳入雲,秋日開花,結出的果實鮮紅欲滴,人稱相思豆。

另一種傳說,根據《搜神記》的記載,戰國時期,宋康王好色且酗酒。康王讓人在桑園築青陵台,以監督采桑女工作爲借口,搜尋美女。有一天,他無意中看到采桑女何氏的絕色容顔,爲之傾倒。康王下令,讓何氏的丈夫韓憑獻妻。一對恩愛夫妻,面對生離死別,不禁抱頭痛哭。夫妻分別,何氏爲丈夫唱了一首歌,無盡的悲傷與無奈,盡在淒婉的歌聲裏。

韓憑被罰,每日做苦役。原本假意答應康王、保護丈夫的何氏,決意以死明志,以身殉情。韓憑收到妻子的來信後,早已懷著必死之心的他,毅然自殺。康王得知,欣喜異常,欲納何氏爲妃。何氏假意答應侍奉康王,前提是允許她在青陵台祭奠亡。

不明所以的康王,答應了何氏的請求。不料,何氏身著素服,從青陵台上縱身跳下,毅然殉情。康王看到何氏寫在衣帶上的遺書,看到她要與丈夫合葬的遺願,想到她甯死也不答應爲妃,惱羞成怒。康王命人將何氏之墓與韓憑之墓,隔青陵台而望,生讓他們夫妻分離,死後也不讓他們團聚。

很多年後,兩墓默默相望,互相守護。從兩座墳墓中,長出兩棵大樹,枝幹交錯在一起,遠遠望去,仿佛合抱在一起。每到九、十月份,樹上便有紅豆掉落。這兩棵樹,被稱爲相思樹,鮮紅的紅豆,也被人們采摘,成爲戀人互相贈送的信物,寄托無限相思之情。

唐代詩人王維,懷念好友李龜年,借紅豆代言自己的心聲。生長于南方的紅豆,春天長出新的枝芽,心懷思念的人,多多采摘,因爲它最能代表相思。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王維以短短二十幾個字,委婉含蓄地寫出對于友誼的珍重。

風光秀麗、陽光明媚的南國,既是紅豆的原産地,又是王維好友李龜年的所在之地,王維從紅豆生南國起筆,引出此物最相思的相思之情,親切自然。王維筆下,以梅花寄托鄉思,來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以紅豆象征友愛,可謂語近情遙,令人神往。

《紅樓夢》裏的《紅豆曲》,以紅豆引出深切的相思之情,滴不盡相思血淚抛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寶玉對于黛玉的憐惜和刻骨相思,恰如血淚化成的紅豆。相思無窮盡,如同開不完的春柳春花,困擾人心。風雨黃昏後,舊愁更添新愁,難以入眠;縱是玉粒金莼,也難以下咽,菱花鏡裏,日漸消瘦。在更漏聲裏等待天明,才下眉頭,又上心頭。這無盡的相思,恰似遠方隱約的連綿青山,流不斷的悠悠綠水。

滴不盡相思血淚抛紅豆,開不完春柳春花滿畫樓。睡不穩紗窗風雨黃昏後,忘不了新愁與舊愁。咽不下玉粒金莼噎滿喉;照不見菱花鏡裏形容瘦。展不開的眉頭,捱不明的更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隱隱,流不斷的綠水悠悠。

王國維筆下的四首紅豆詞,字字含情。詩中的紅豆,亦是相思的代言。公元1899年,遠行的王國維,在南國的深秋,手撫紅豆,想起當日贈送紅豆的佳人,感慨萬分,滿腔深情化成詩句:南國秋深可奈何,手持紅豆幾摩挲。累累本是無情物,誰把閑愁付與他。

蕭艾評價王國維的紅豆詞,認爲是其早期作品,非有意仿效前人爲之。觀其一往情深,殆詩人憶內之作欤?紅豆本無情,是詩人賦予它人類的情感,從此變得浪漫溫情。人生自古傷離別,伴隨離別的,便是無盡的相思之情。

昔日,石氏女嫁爲尤氏婦,夫妻感情甚好,尤外出經商,日久不歸,石氏思慮過度病亡。臨死前,歎息自己不能阻止丈夫出行,于是希望自己死後化爲大風,爲天下婦人阻之。此後,商旅發船,遇到打頭逆風,便會說此石尤風也,不再前行。

花開一瞬君相惜 ,花落翩翩難分離。秋風蕭瑟行單影, 含淚拂花葉淒淒。王國維在紅豆詞裏,化用典故,娓娓道來,將離愁寫得含蓄動人:門外青骢郭外舟,人生無奈是離愁。不辭苦向東風祝,到處人間作石尤。爲了阻止人間的離別,祈求東風都化爲石尤風,若果真如此,有多少離散的家庭,能重獲團聚?能減少多少人間悲劇?

江淹在《別賦》裏寫道,春草碧色,春水渌波,送君南浦,傷如之何!因離別而生的相思,幾分感傷,幾分淒涼。王國維筆下的相思,更爲刻骨銘心。紅豆的有無,都不能讓相思情減少半分:別浦盈盈水又波,憑欄渺渺思如何?縱教踏破江南種,只恐春來茁更多。

既然紅豆被認爲是相思的象征,那麽,一往情深的詩人,便有了寄托之物。王國維在第四首紅豆詞裏寫道:勻圓萬顆爭相似,暗數千回不厭癡。留取他年銀燭下,拈來細與話相思。圓潤鮮紅的紅豆,顆顆相似,因爲是心上人相贈,數上千百回也不厭倦。

才子納蘭,與江南才女沈宛,彼此賞識,互生情愫。後來沈宛嫁給納蘭,兩人情投意合,可惜因納蘭的特殊身份,兩人不得不分離。納蘭送沈宛返回江南,臨行前,納蘭填了一首《南鄉子》,詞中的紅豆,寓意二人別後的相思。

煙暖雨初收,落盡繁花小院幽。分別之際,雨後初晴,清幽的小院裏,滿地落花,讓離別更添傷感。摘得一雙紅豆子,低頭,說著分攜淚暗流。納蘭摘下兩顆紅豆,低頭訴說離情,不禁淚流滿面。

人去似春休,卮酒曾將酹石尤。佳人離去春已休,臨溪飲酒徒然傷神,從此後,別自有人桃葉渡,扁舟,一種煙波各自愁。納蘭與沈宛,自此生死相隔,一種相思,兩處閑愁。縱有無盡思念,再無處訴說。納蘭詞中的紅豆,與王維異曲同工。

細數曆代詩詞,無論是憶昔花間相見後,只憑纖手,暗抛紅豆,還是紅豆不堪看,滿眼相思淚;亦或玲珑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或者兩岸人家微雨後,收紅豆,樹底纖纖擡素手;更有羅帶惹香,猶系別時紅豆。淚痕新,金縷舊,斷離腸,紅豆已然成爲相思的代言。

江南紅豆樹,一葉一相思。紅豆尚可盡,相思無已時。

0 阅读:37

誰家庭院木樨香

簡介:親情、友情、愛情,真情亘古不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