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綠植師傅說:“茉莉有段位”,假如品種沒選對,再多努力都白費

花小懶 2024-04-10 16:12:34

前言:聽綠植師傅說:“茉莉有段位”,假如品種沒選對,再多努力都白費。一起看看那些茉莉不爲人知的一面。

就像我們養花,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有人喜歡好看的,有人喜歡好養的。茉莉也是這樣,不同的茉莉它的屬性也不一樣,假如我們想養一盆特別香的茉莉,然後在網上隨便買了一棵茉莉,養了很長時間等它開花了,卻發現茉莉並不是那麽香,是不是會特別失望,其實你只是品種沒有選對而已。

茉莉品種三大類

茉莉通常按花瓣數量分爲三大類:單瓣茉莉、雙瓣茉莉和重瓣茉莉。

不同的茉莉,它自帶的光環不一樣。今天就和大家分享幾種比較常見,美觀,好養且開花較香的茉莉,以及它們的優缺點,幫助大家選擇一種更加適合自己的茉莉花。

1、筆尖茉莉

單瓣筆尖茉莉非常香,兩三朵花的香味就能飄出2米開外,如果多開幾簇,就會滿室生香。而且單瓣筆尖每個小枝頭都有一簇花,一般都有五六朵。開完修剪後,等新枝長出來又是一茬花,而且扡插容易,成活率特別高。

重瓣筆尖,顧名思義它和單瓣筆尖的區別就是花瓣層數。它的花苞跟單瓣筆尖一樣都像個毛筆尖,也是因此得名。但是重瓣筆尖沒有單瓣香,而且花朵數量要少一些。

2、虎頭茉莉

虎頭茉莉,是重瓣茉莉的一種和普通茉莉有明顯區別。花朵很容易變異,花瓣可以長50瓣以上,葉子爲三葉輪生,變異後爲4至8葉不等,可能是品種缺陷的原因,該茉莉抗病力很差,容易受病菌侵蝕,培植難度較高。

不過虎頭茉莉的香更加醇厚,當到了茉莉花的花期,可以讓你的整個房間都飄散著清香,若是在院子裏種植,那它的香氣擴散得更加廣,呼吸一口都能聞到一絲清香。

3、寶珠茉莉

寶珠茉莉花爲什麽深受廣大茉莉花友喜歡,就是因爲它的花苞又圓又大,重瓣的花瓣讓花朵看起來更有層次感,還有就是它的花瓣中間圓圓的小珠子好似掌上明珠清新脫俗的美,而且它小而美的樁型,圓圓的葉子有著財源滾滾的寓意。

不過它也有缺點,那就是花蕾有時開不完整,有時花開出來特小不成型,有的開不出來,這些都是屬于花蕾的缺陷,變異。解決這樣的現象,需要勤于修剪,才能更好的控制好枝條的徒長,保持陽光充足,建議有條件的可以全日曬。

4、菊花茉莉

菊花茉莉也叫巴西茉莉,花朵比重瓣茉莉大很多。菊花茉莉抗病能力也強,發芽長枝條快,表現出來的狀態非常好。種上一棵,等它的花朵盛開的時候,你會被她超大的花朵吸引住,驚豔到。連茉莉花中的佼佼者虎頭茉莉在它面前也會黯然失色。

5、雙瓣茉莉

雙瓣茉莉太好養了,就扔太陽底下暴曬,十天半個月的澆點硫酸亞鐵、花多多。花開敗了一起修剪,下波花也會一起開,這樣才會出現滿頭花苞的盛況。不然就是零星開花,當然也會出現持續有花看的情況,僅花量看著少而已,就看自己喜歡細水長流還是想一次性爆花。

雙瓣茉莉是我們在花市上常見的品種,簡簡單單的花兒,開得很勤快。它的枝條抗逆性很強,耐寒耐濕,種植養護要比別的茉莉簡單些,所以養的人很多!

養茉莉心態很重要

從新手踩坑到現在遊刃有余的路途中養死了無數盆花!養茉莉首先擺正心態不要想著買回來一盆花,只靠澆水就可以養的好!花草跟人一樣的需要規律和營養:

1、茉莉花盆選擇

一定不要爲了好看選擇陶瓷水泥盆!爲了好看你只會得到一個盆而不是一盆花,選擇青山盆或基礎的加侖盆,透氣孔越多越好對根系生長越重要。如果實在覺得醜可以選擇在此基礎上外面套一個大一號的漂亮盆。

2、土壤

茉莉喜酸性土壤,北方土壤偏堿性也是容易養死的關鍵,可以從網上買紅土拌營養土,無需複雜配比1:1就可。再想便宜就去樓下花園挖土然後拌泡好的椰磚,這樣得到的土壤並不是酸性土壤,但是疏松透氣度不容易板結。酸化土壤可以在水這一步做彌補。

3、水肥

茉莉澆水很重要,用手指摸一摸表面的土壤已經幹燥的時候一次性澆足,盆底透水就可以停止。有條件的接雨水,沒條件自來水放兩天揮發後再使用。

肥料容易踩坑!請記清肥料買對很重要!養茉莉需要的肥料就三種:緩釋複合肥、磷酸二氫鉀、硫酸亞鐵三種足夠了。

複合肥:每年翻盆換土的時候當作底肥給足,平時兩三個月在盆土撒一些輔助。

磷酸二氫鉀:是輔助枝葉生長的關鍵,平時修剪完花之後1:500/1000噴灑葉面。

硫酸亞鐵:北方養花比較重要,所有喜酸花卉都可以使用!同樣的比例兌水澆花。半個月到一個月一次就夠了!

4、光照和修剪

陽光是茉莉生長的根本,放在南陽台或者是院子裏面,北方花友秋冬季氣溫10度以下一定要轉入室內!

一定要修剪,要不然只長枝條不開花。入冬前把整體株型剪低一些減少消耗,冬天可不用施肥和修剪,減少澆水頻率,此時花葉幹枯掉落是正常現象。春季保留芽點重剪一次溫度25度時開始萌發。

結語:今天的茉莉養殖技巧就分享到這了。茉莉雖好,選擇適合自己的同樣很重要,希望本篇文章能對大家有所幫助。還有哪些茉莉品種是大家比較喜歡的,評論區聊聊。

0 阅读: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