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的故事

郝隽說美食 2023-05-19 20:15:45

我還記得三四個月前過年的時候發生的一樁事情。不知道爲什麽,那些賣糖的攤主都會給你剝糖,甚至還會給你一根棍子,棍子上裝著一根木棍,木棍上插著一根竹棍,將竹棍上的竹棍切成一根根,裝在一個袋子裏,方便你將竹棍從竹棍上取下,讓你的牙口變得更大。我在天貓和淘寶上搜索了一下,找到了一台切割甘蔗的機器,價格不算太高,一般都是十塊錢到一百塊錢到兩百塊錢不等,甚至更高。不過這種糖漿的成本並不低,三塊錢一斤,一塊十斤左右,也就是三十塊錢左右。這麽短的時間內,他就賺了四五十塊錢,這還只是十分鍾的時間,怎麽可能有二三百塊錢一個小時?

我打量了一下他的面包車,裏面大概有一百多塊錢,現在是中午,面包車裏的糖塊都快被吃光了,一塊錢一塊錢,過年的時候一塊錢一塊錢,就算一天只能賣一百塊錢,也能賺一千塊錢,這可是一筆不小的數目。以他現在的銷售速度,一天怎麽可能只有100支,那輛面包車一次最多也就是一百支左右,現在已經快要被搶購一空了。2023年的春節,整個城市都會變得熱鬧起來。像是大家都在過年,這給他們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並不只是那些糖廠的老板,他們願意犧牲自己的假期去工作。在這條街道上,有很多販賣兒童玩具的攤位,還有一些提供給兒童進行射擊,扔沙袋等活動的攤位,他們臉上也露出了笑容,其中有一個攤位上,有一個攤位上有開槍和扔沙袋的比賽,只要擊中目標,就會得到一份獎品,比如一杯水,一件小玩具,這些都是我的孩子非常喜歡的,我計算了一下,我在他那裏花了好些錢。或許是人們意識到了出售甘蔗的好處,沒幾天,他們就注意到了,在縣裏的街道上,販賣甘蔗的攤主越來越多,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不過,過年的縣城跟平時不一樣,很多在外面工作的人都回來了,這給他們帶來了巨大的就業機會,因此,他們的銷售額還是很高的。

甚至還有幾個攤主改變了主意,離開了步行街,來到了距離步行街五百多米外的一條街道上,因爲沒有別的攤主,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靠近,再加上過年,所以還是有很多人願意來買。這裏有一種雲南的甘蔗,很大,很大,很甜,很多,也很多,但是我記得很清楚,這裏已經沒有人在這裏買過了,這裏的甘蔗比這裏的要小很多,上面還帶著一層黑乎乎的灰塵,沾在手裏很容易弄髒,而且看起來比這裏的要少很多,味道也比這裏的要好很多。不過,既然已經記住了,那就再來一次吧。他們推著一輛板車,車上放著一堆我很熟悉的當地的蔗糖,這些日子以來,我還是頭一次見到出售當地的蔗糖,不過比起周圍那些正在興高采烈銷售的外來蔗糖,這些人就那麽靜靜的立在街邊,顯得很冷清,而且還有點茫然。

也許是見沒人搭理他們,他們就把板車挪開了,也許是出于同情心,也也許是爲了重溫兒時的記憶,我就問他們這些糖怎麽賣?見有人來詢問,老頭臉上露出了一絲喜色,一斤1.5元,比外面賣的低了一倍還多。“哦,對了,我剛才看到他的木車裏並沒有什麽剝皮和切片的東西,我就知道我的牙已經不能用來咀嚼了,我的牙已經不能再用來咀嚼了。”我正准備轉身離去,卻發現一個老太太正跟一個老人說著什麽,那眼神好像在說,我們這個樣子根本就沒人買。真是太遺憾了,要是他們在我剛回來的時候,我一定會帶著他們所有的東西回家,我會帶著一堆東西回家,給他們剝了一層又一層的糖衣,讓我想起了兒時的時光。過完新年之後,過了很長一段時間,我還記得我見到過的兩個穿著破舊衣服的當地農民,他們一把年紀了,從農村拖著一輛板車來到這個地方,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與之相比,其他的農民都是用卡車來出售。但是,我又想到,一個人如果不能與時俱進,就很難賺錢,雖然我一直在幫他做生意,但是他的生意卻很少,到了明天,他依舊沒有賺錢。等過年的時候,我會和他們見一面,幫他們打理一下公司。

這件事情,我從深圳回來,已經有三個多月了,不過,這件事情,我有時候也會考慮到,一個人必須要與時俱進,必須要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無論是二十多歲的人,還是六十多歲的人,都必須要了解這個世界的變化,就拿這對老夫妻來說,他們應該知道,如果他們知道這個城市的大部分人口都集中在了外面,而不是買糖的機器,他們一定會抓住這個機會,哪怕只有兩三百塊錢,他們也會很開心的。這一點,我們每個人都是一樣的,特別是中、中、青年,更要有一顆求知欲,只要你肯花費幾個鍾頭,看一看最新的詞彙,新的東西,新的消息,你就會比大多數人都要快,說不定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

在我的微信中,還有一個群,這個群實際上是由我的妻子介紹給我的,而她也是由她的工作單位的同事介紹進來的。這個群有數百號人。令人驚訝的是,群主居然是一個在路邊賣零食的。他的零食味道很好,所以很多人都會成爲他的回頭客。所以,他就給自己的小吃攤起了一個名字,還創建了一個微信群。除此之外,在群中還出現了一個跑腿的業務,如果有人收取跑腿費,就可以把零食送到他的家裏。

他們從一個地攤上的零食,發展出了自己的粉絲,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深圳的一個擺地攤的老板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我曾經在網上見過他,他說他是 B站的 UP主,在半夜的時候,他在深圳做了一場直播,而那個擺地攤的老板卻很爽快的答應了他的要求,並且用他的手機給他看了一眼昨天晚上六點到十二點的營業記錄,他的微信收到了109筆交易,一共是1085塊錢,支付寶收到了172塊錢,也就是說,他在過去的6個小時裏賺了1257塊錢,老板說,他能分到50%的錢。也就是說,六個小時下來,他已經有六百多的進賬了,更別說十二點以後的進賬。

不過讓我驚訝的並不是他賺了多少錢,而是他做出來的那道菜實在是太好吃了,在地攤上擺地攤也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一到雨天,生意就會一落千丈,有時候還會被城管給趕走。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他爲何願意將自己的收入情況告訴這個 up主,在此以前,他曾接受過一些媒體的采訪,並在他們展現出了自己的真實收入情況之後,就有一些人在網絡上看到了該媒體的視頻,他們認爲利潤很高,所以就來向他請教如何做臭豆腐,然後他就意識到了其中的機會,每個人收取5000元,在這個 B站的 up主來找他進行拍攝的時候,他已經收了四個弟子,每個弟子5000元,也就是兩萬元。

而且,小販還說,只要 UP主把視頻發給他們,他們就會收他們600塊錢的傭金,每一個都是600塊。這兩個在深圳擺地攤的人,可以說是會學習,會思考的典範,用一句流行的話來說,他們已經將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相融合,並且在某種意義上完成了數字化轉型。事實上,我認爲這就是各個行業的精英們與普通人最大的不同之處,他們總是對新的東西充滿了好奇,而且願意花費大量的時間去研究和思考,久而久之,就會有很大的不同。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