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了,自媒體最懂賺錢的還是那個叫“咪蒙”的女人!

鹽談 2024-02-28 15:51:58

這幾天,“消失”已久的咪蒙再上熱搜。

原因是年初兩部熱播短劇《我在八零年代當後媽》和《裴總每天都想父憑子貴》都是聽花島的作品,而聽花島的背後實控人就是是咪蒙(本名:馬淩)。

如果,你從5年前就開始關注自媒體,那麽,你對“咪蒙”這個名字一定不會陌生。她是曾經的“自媒體教母”,靠著筆尖撩撥大衆,坐擁千萬粉絲,年入過億。

如果,你在那個自媒體還沒有興盛的年代就喜歡閱讀,那麽,《南方都市》、《獨唱團》都能看到咪蒙的身影,她的《好疼的金聖歎》不知是否驚豔過你。

從一個畢業生,到雜志首席編輯,馬淩用了10年;而從公衆號誕生,到粉絲破千萬,咪蒙僅用了2年。

不得不說,在這個流量時代真的適合咪蒙,而咪蒙也的確踩准了這個時代的節奏,是個嗅覺敏銳的商人。

紙媒沒落,她就毅然換賽道,十年努力掙來的“首席”頭銜,說放棄就放棄。短暫涉足影視圈失敗後,她精准踩到了自媒體的風口,在公衆號還沒泛濫的2015年,用她最擅長的筆,在北京的一個居民樓裏租了一套小小的房子,開始營運她的公衆號。

文筆好,不愁沒的生存,但生存當然不是她的本意,要想在800萬大大小小的公衆號中異軍突起,不出奇招怎麽行?

2015年,《琅琊榜》、《歡樂頌》、《盜墓筆記》、《花千骨》……大行其道,大衆喜歡的不再是中規中矩,而是複仇、逆襲、黑化、獵奇、女性主義……總體來說,可以歸結爲一個字——“爽”!

所以,咪蒙創造出了角度清奇的《女友和你作?你應該謝天謝地,因爲她愛你》,讓人大呼過瘾的《致J人》、《致low逼》系列,大膽地探討“姿勢”、公開聊“擦邊”……

她很會互動,征集話題、抽獎、辦征文競賽,提高粉絲粘性;她很會“深入群衆”,自嘲矮、胖、醜,仿佛她就是你鄰家大姐,知心閨蜜;她很會做營銷,月薪五萬的助理、家裏有30多套房的富二代、空少帥哥、GAY小編……每個下屬都是“明星”,跟著她仿佛就是跟著光明。

然後呢?

辦完“征文比賽”,她開始大力運營“知識付費”,挖掘新人就算打造矩陣;自嘲“矮胖醜”後,她進軍美容、減肥、時尚行業,“幫咪蒙減肥”是最好的噱頭;把下屬都打造成“明星”,然後“才華有限青年”誕生。

咪蒙太火了,她用各種手段創造了流量神話,2018年的頭條軟文報價80萬、二軟35萬、Banner25萬,每年通過植入廣告獲利千萬甚至上億,光她擔任法代表的公司就有7家。

再然後,她開始遭人“懷疑”。

她以往的“爆文”,被指“販賣焦慮”、“制造對立“、毒雞湯”、“精神傳銷”……直到《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徹底直接把“咪蒙矩陣”拖入死局。解釋、道歉無用,小號、大號相繼注銷,社交平台被封號。

終于,咪蒙就像是那個練“吸星大法”的任我行,被自己用各種手段吸進來的真氣反噬。

至此,咪蒙在大衆視線消失,她也曾高調發文,稱這場風波後“我們畢業了”,也曾低調招聘,還是原來的團隊,原來的我們。可惜,大衆多少還是有些記憶的,“名聲”毀了,想再靠“咪蒙”回歸,似乎已經回天乏術了。

然而,咪蒙終究是咪蒙,在這個追求“短平快”的時代,這個曾經的“爆款女王”比誰都知道,大衆想要的是什麽?

很顯然,視頻比文字吸睛,人們刷抖音、快手的頻率,總比“愛優騰”高。短劇,就這麽橫空出世。雖然浮誇,雖然和正劇比起來顯得粗制濫造,但只要有“抓人眼球”的東西,一樣能出圈。

連甯靜都說:“雖然那些短劇劇情爛、演員演技爛,但她自己居然看上頭了,成了‘充值會員’,一看上百集。”

看,影後都如此,何況普羅大衆。

《黑蓮花上位手冊》黑化、逆襲、爽,還是熟悉的“咪蒙式”的味道,24小時吸金2000萬,這一套還是那麽有效。

“咪蒙”的名聲是壞了,但還可以培養“姜十七”、“浩傑來了”、“喬七月”……“黑蓮花”的三觀被質疑,那就用臉就很有話題度的“蘇袀禾”;“黑化”、“暴力”被抵制,那就用“甜寵”、拍“萌娃”。反正,有看點就不怕無人問津,有話題就不怕沒流量。

120分鍾被切割成100集短劇,3集正劇的成本創造3000萬的收益,如此恐怖的變現能力,電影市場都不一定玩兒得起!

2019年,“咪蒙矩陣”崩塌時,我曾寫過一篇文叫做《咪蒙究竟有多疼》。結尾時,我說:“這並不表示她會銷聲匿迹,她只是被打入了梅莊西湖底,或許有一天她會重出江湖,但江湖再見不知又是什麽光景。”

5年後,咪蒙真的重出江湖,就像武俠世界的任我行,她重奪“日月神教教主”的寶座,這其實也不算意料之外,功夫仍在,江湖就在。可我更希望,教主之位是後來的任盈盈、向問天,他們仍是武林的一股勢力,卻不忘武林人的初心——行俠仗義。

想起老一輩媒體人郭超人先生的一句話,他說:“記者筆下有財産萬千,筆下有毀譽忠奸,筆下有是非曲直,筆下有人命關天。”

媒體人毅然!

0 阅读:36

鹽談

簡介:做一個真實的表達者,做一個理性吃瓜群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