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布泊之咒:9大詭異事,彭加木爲何離奇失蹤,僅留下7字之謎

娛樂小分隊 2023-07-25 18:20:52

羅布泊位于新疆塔裏木盆地最低點,位于在樓蘭古國遺址的西北側,它號稱死亡之海,東方的百慕大,冒險家的樂園。

那裏是人類的禁區,自然環境惡劣,是一片沙漠,沒有水、沒有生物、沒有參照物、沒有衛星信號。

據說進入此地,會迷失方向,讓人産生壓抑、迷茫、悲傷、絕望情緒。

除了羅布泊的自然環境,它的神秘之處就是關于它的離奇事件。

九大詭異事件,給它蒙上了神秘的面紗,其中以彭加木離奇失蹤事件是最離奇的。

1949年,從重慶出發,飛往烏魯木齊的飛機,飛到在鄯善上空時離奇失蹤。

1958年,這架失蹤的飛機被人們發現了,在羅布泊的東部,毫無疑問,飛機上的所有人全部死去。

但是根據這架飛機的航線,它應該是飛往西北方向的,爲何往南飛了呢?是什麽原因改變了航向?

1950年,解放軍的在新疆的剿匪部隊中,突然失蹤了一名警衛員。30年後的1980年,某地質考察隊到塔裏木盆地考察,在距離出事地點的100公裏左右的羅布泊紅柳溝發現了他,已經風化爲一具幹屍,身上還穿著當時的軍裝。

1990年,哈密的7個人,開著一輛小客車,到羅布泊找水晶礦,結果從此沒有回來。

1992年,有人在沙漠的一個下坡下發現了3具俯臥的幹屍,而當時開的汽車則在30公裏外,其余4人至今沒有蹤迹。

1995年的夏天,3名羅布泊米蘭農場工人來羅布泊探險尋寶,開著一輛吉普越野車,進去就沒有再出來。

不久後被人們發現時,是在距離樓蘭17公裏的地方,僅有2具屍體,另一個人失蹤。不可思議的是他們的汽車沒有損壞,汽油還有,水也不缺,爲什麽人會死呢?

1996年6月,探險家余純順在羅布泊徒步探險時失蹤,失去聯系後,立即聯系直升機救援人員搜尋,找到他時,已經死亡5天了。

余純順是被渴死的,因爲他已經不知不覺的偏了原定路線15公裏,因爲找不到水源而死亡。

讓人驚奇的是,他死後屍體的頭部居然朝著他的家鄉——上海的方向。

1997年敦煌有一家三口,據說也是去樓蘭尋寶,杳無音信,多年後3人的屍體被淘金人發現。

同年,昌吉4人到羅布泊南岸紅柳溝淘金,開著大卡車,結果可想而知。一年後在紅柳溝附近被發現,汽車已經破爛不堪,4人也成了4具幹屍。

2005年末,一名單獨到羅布泊探險的“驢友”,他的屍體被發現。

經過全國10萬“驢友”的努力,終于找到他的故鄉,並將遺骸落葉歸根。而至今他的死因都是個謎,無人知曉。

以上是8大詭異事件,最詭異的是彭加木失蹤之謎,被列爲20世紀世界十大謎團之一。

七字之謎

彭加木是何許人也?他爲什麽要去羅布泊?

他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當時在中國科學院新疆分院擔任副院長。

曾三次帶領科考人員深入羅布泊考察,而第三次羅布泊之行卻成了他的亡命之旅。

1980年5月2日到6月5日,經過一個多月的艱難跋涉,彭加木帶領的科考隊終于到達了羅布泊的南岸——米蘭農場。

這次他帶領9個科考人員,一路上排除了重重困難,經過了艱苦的跋涉,首次成功的從北岸出發,橫穿羅布泊到達南岸。

這是被記入世界史冊的壯舉,打破了“俗人敢與魔鬼之湖挑戰”的神話。

爲什麽羅布泊叫魔鬼之湖呢?因爲羅布泊和青海湖一樣,曾經也是一個鹽水湖泊。

但是由于氣候的變化,流向它的直流相繼幹涸,最後羅布泊的水也蒸發幹涸,只剩下鹽巴在湖底。

彭加木的科考隊在米蘭僅休息了5天,就開始了其他的考察任務。

行進中遇到沙塵暴、沙漠沼澤,由此還在沙漠中迷路。

好在這些經曆都有驚無險,6月16日傍晚,他們到了羅布泊的東岸叫庫木庫都克的地方。

這時他們10個人都已經精疲力竭了,汽車裏的汽油也不多了,帶的水也只剩下十幾公斤了。

就是這點水還因爲裝在鐵桶裏,在高溫的烘烤下,一周的時間,讓水都被鐵鏽汙染,無法飲用。

清點糧食也所剩無幾,這真是彈盡糧絕,他們卻還在沙漠腹地,最後的辦法就是等待救援。

當晚9點,彭加木給馬蘭基地發出求救電報:報上位置,急需水、汽油,現有的水能維持18日。

指揮部收到電報後,第二天上午9點回複:讓他們原地待命。爲了方便救援飛機尋找,在營地上插紅旗爲記號。

彭加木覺得不能只等待救援送水,一旦直升機找不到他們,那不就坐以待斃了嗎?

同時他還考慮到直升機送水太貴了,送一公斤水要30多元錢呢,所以他決定自己去找水,不能幹等。

其實彭加木並不是魯莽行動,因爲他在曾聽當地人說起過,這個庫木庫都克翻譯成漢語是“沙井”的意思。

而且從地圖上看,往東走不遠,就標有“紅八井”、“紅十井”,再遠一點還有“八一泉”,他想那附近一定可以找到水源。

從16日到達這裏,他就曾派水文地質的副隊長汪文先等人去找過水,但是挖下去1米多都沒有一絲水的迹象。

次日,彭加木想到開車去更遠的地方找水,因爲根據絲綢之路,紅十井附近應該有水。

他們在大沙漠裏,不能坐等支援,不定哪天天氣變化,原來的沙丘就會變爲沙坑。

但是隊員們都不同意,汽油本來就不多了,如果汽車開出去回不來,就更麻煩了。

彭加木仍然堅持找水,這時他自己從帳篷裏走出來,帶著地圖和飲用水,回頭看了看帳篷裏打撲克或是睡覺的隊員們,堅決的走向了沙漠。

中午時分,汪文先接到指揮中心的回電,說18日就能送到500公斤的水。

他來到彭加木的帳篷,想要告訴他這個好消息,但是他不在,過了大約半小時,汪文先又去找彭加木,他還是不在。

來到彭加木的帳篷裏,發現有半張16開的信紙,上面寫著:我往東去找水井。

汪文先認識這是彭加木的筆迹,而“我往東去找水井”這七個字既是彭加木的遺言,又是讓世人難以破解的“七字之謎”。

得知隊長獨自去找水源的隊員們,既生氣,又著急,不是說不讓單獨行動嗎?

而他自己卻帶頭違反規定,先等等看吧,一個人應該走不遠。

可是時間過去了五個小時,彭加木仍然沒有回來,隊員們上火了,預感到情況嚴重了。

他們開車出去尋找,返現在枯死的蘆葦和沙地上有他的鞋印,就順著找去。

到快天黑了,還是沒有找到人,氣憤開始變得焦灼了,有人點燃篝火,有人發信號彈,還有人把車開到高出,打開遠光燈,希望彭加木能跟著這些信號能找回營地。

到6月18日淩晨2點,不得不發電報給指揮中心,彭加木與6月17日中午,獨自外出找水,不幸失蹤。

這個消息立即傳到新疆軍區、中科院新疆分院,甚至驚動了中央和國務院。

全國各大報社、電視台、媒體都報道了這個令人震驚的新聞。

而羅布泊展開了史上的最大規模的搜尋工作,從夏天找到冬天,集中搜尋了四次。

出動了直升飛機、駐新疆的軍隊、警犬輔助,附近的老百姓也自發的組成搜救隊,半年的尋找,還是杳無蹤迹。

那麽6月17日中午,從營地走出去的彭加木到底去了哪裏?

根據當地的醫生說,營地的溫度高達60攝氏度,人在這樣的高溫下,就是不走路,都會頭昏眼花。

他當時出去後不久,就被高溫烘烤的頭腦昏沉,不辯方向,往東走了一段時間後就迷路了?

彭加木是1925年出生的,那年他55歲,他是個神奇的人,研究的方向是動植物身上的各種“毒”。

他曾經患過兩種癌症,並拒絕去國外治療,自己根據中醫理論,和研究的毒的理論,采取以毒攻毒的方式,治好了癌症。

6月16日那天,他們曾擊斃過一只野駱駝,還是他親自炖煮的,守著鍋一直熬到淩晨兩三點,只睡了一小會,還惦記著找水的事情。

彭加木離開營地的時候,沒有帶糧食,身上僅有幾顆糖和一壺水。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還一個人去挑戰大沙漠,那要有怎樣的毅力和耐力,彭加木在挑戰人類的生命極限。

何況在沙漠裏還有旋風、沼澤,一陣風就能把他埋了,遇到沼澤一旦陷進去,一個人很難出來。

17日的時候,彭加木因爲找水和對于發生了分歧,而且當時鬧得很不愉快。

難道他是和隊員們賭氣,不找到水源就不回來?

他在茫茫沙海裏,到底遇到什麽情況,讓全國組織了4次大規模搜集行動,都沒有找到他的屍體,甚至連一點遺物都沒有。

一個人就這樣從地球上消失了?就算是掉進了沼澤,經過一段時間的沙塵暴和沙丘的運動,在沙子裏的屍體還是會露出來的。

2007年曾經有人在羅布泊發現了一具無名屍體,報警後經過DNA鑒定,這個幹屍並不是彭加木。

從1980年到現在,40多年過去了,去羅布泊的人再也沒有發現過關于彭加木的一絲痕迹。

6月17日成了他的忌日,他像人間蒸發了一樣,留給後人的只是一個“傳說”,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的謎。

0 阅读:22

娛樂小分隊

簡介:每天說點八卦,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