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無拐》:這個痛點不僅必須戳,還要經常戳

老曾磕電影 2020-11-11 22:16:33

1942年,德國法西斯屠殺了捷克利迪策村全部嬰兒以及140多16歲以上男性,並把婦女和兒童押送集中營。1949年11月國際婦聯會議在莫斯科舉辦,爲保障各國兒童權益,會議擬定每年6月1日爲國際兒童節。其實國際兒童節日不止一個,五年後的1954年12月14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決議號召保障各國兒童的生存權、保健權和受教育權利,將11月20日定爲國際兒童日。

下一個周末,便是這個國際兒童日的第66個年春秋,一部以打拐爲主題的電影《天下無拐》將在這一特殊的日子上映。我不知道這是否是中國第一部嚴格意義上的打拐電影,它至少是我觀看過的首部以“打”爲主打拐影片。以往涉及拐賣兒童或婦女的華語電影往往從被拐家庭單視角出發,說是打拐,多以“拐”重心。《天下無拐》則是雙線並進,第一次把公安幹警千裏緝凶的始末作爲故事主幹,最後直搗犯罪集團黃龍,救被拐家庭于水深火熱的同時,也快意恩仇了一把。

打拐題材的國産電影並不多見,但每每都出精品。2003年2月,柏林電影節傳來李楊執導《盲山》斬獲“藝術貢獻銀熊獎”的喜訊,然而“藝術”的背後是令人不寒而栗的現實。這個真人真事改編的拐賣婦女故事,除了女主角黃璐,大多演員都是故事經曆的村民,電影殺青後村民還問女演員可否賣給他們。2014年和2015年接連上映了《親愛的》和《失孤》兩部大腕雲集的打拐電影,前者由陳可辛操刀,趙薇、黃渤、郝蕾、張譯、佟大爲、張雨绮等領銜,後者由劉德華挑梁,井柏然和吳君如打援,《親愛的》助力趙薇香港金像獎封後,《失孤》則讓劉德華華表獎稱帝,實現了二位演技的華麗轉身。2018年,由姚晨、馬伊琍和袁文康領銜的《找到你》,再次將姚晨送上了第26屆大學生電影節影後寶座。此外,2015年楊子執導的《喊·山》,也獲得了上海電影節傳媒大獎垂青。

《天下無拐》集結了呂良偉、鄭昊、王婉娟、郝子銘、何政軍、張光北、劉佳、祝希娟等主演。呂良偉不僅化身除暴安良的打拐刑警,同時還演繹了半程的被拐兒童家長,故于公于私,都要把人販子及其利益集團翻個四腳朝天。鄭昊大三時憑借張藝謀導演《我的父親母親》出位,出演的角色大多都是無公害臉,這次搖身變成窮凶極惡的人販子。影片一面是人販子如何見縫插針,在父母眼皮底下拐走兒童的驚險瞬間,以及整個利益鏈條的運作軌迹,一面是我公安刑警及其家屬不離不棄,循著蛛絲馬迹追尋人販行蹤,最後直搗黃龍的快意恩仇。影片不僅有槍火戲,還有不少動作場面,是一部以打拐爲主題的警匪類型片。

我國的人口拐賣高峰期出現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隨著社會的進步、法治的加強以及相關公益的推展,拐賣人口的立案數量整體下行,但以“梅姨”爲代表的人口販子仍然逍遙法外,並對每一個家庭構成潛在的威脅。以片中高峰父子爲例,人口販子針鋒相對地將觸手伸進了打拐刑警家庭,可見此類犯罪的囂張和凶險。而每一個被拐兒童的身後,不僅是他們前途未蔔生死不明的黑暗人生,還有一個個支離破碎的家庭。拐賣人口,不僅是社會不穩定因爲之一,同時也是社會零容忍的犯罪類型之一。

《天下無拐》雖然有個快意恩仇的完美結局,然而他的過程和《盲山》《親愛的》《失孤》《喊·山》《找到你》等一樣,都是令人揪心的,再一次戳中了千萬家庭的痛點。尤其人口販子防不勝防的專業手段,令人唏噓不已。就那麽轉瞬間、一分神、一刹那,熱乎乎的心頭肉就在指尖消失了,只剩下捶胸頓足、百死不足以救贖的惱恨和追悔莫及。更可惡的是,人口販子無孔不入、無所不在,讓每一個家庭都精神緊繃、時刻如臨大敵,爲此付出了大量的精力、物力和財力,大大消減了平均家庭的安全感和幸福指數。

從影片類型上看,我們近年的打拐題材過于緊貼“文藝”的標簽,並不像歐美,有《換子疑雲》這樣的劇情大賞,更有《告密者》《非常人販》《飓風營救》系列等商業大賞,面對形形色色的人口販子,主角們不僅有苦情的淚水,還有還以顔色的火箭炮。打拐題材的文藝向和公益向都是好事,但我們的打拐題材沒必要拘泥以此,完全可以向商業類型方向發散,拍出不同的警匪類型、動作類型、推理嫌疑類型,亦或是家庭倫理也未嘗不可。而且打拐題材,也不必隔三差五地拍,年年都可以拍,越是億萬家庭的痛點, 越是必須戳,而且要多戳,直到真正的“天下無拐”,這類題材純屬杜撰。

0 阅读:3

老曾磕電影

簡介:死磕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