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石唱片43載,可以仰仗的實力派男歌手或許只能是他們五位

墨墨小午 2022-11-16 13:57:56

從1980年成立到現在,風風雨雨中,台灣滾石唱片走過了自己43歲的春秋。

從1981年吳楚楚、李麗芬、潘越雲的滾石唱片首張音樂專輯《三人展》到1985年台灣唱片首張CD唱片《回聲》,從羅大佑的《之乎者也》到1998年台灣唱片工業史最後一張實體銷量破百萬專輯——任賢齊的《愛像太平洋》,滾石唱片承載的,是一部厚重的華語音樂發展史。

今天,走進滾石唱片,聊一聊它43載光輝歲月中最重要的五位男歌手,他們是滾石之基,也是華語流行樂的重要組成部分。

從1980年到2022年,無數有實力的歌手都在滾石留下了他們值得被大書特書的精彩瞬間。然而,相較于滾石唱片捧紅的許多天後級歌手而言,滾石唱片男歌手的影響力是相對遜色的。

80年代的天王歌手中,從東尼機構的劉文正到綜一唱片的齊秦,從東尼的費玉清到飛碟的王傑,最頂級的男歌手的競爭中,滾石唱片占不到任何優勢,與之相比,潘越雲、齊豫、陳淑桦與蘇芮、蔡琴、黃莺莺可以並肩而立。

改變這一狀況的,是一個“我很醜但我很溫柔”的低調實力派男歌手,他的名字叫趙傳。

有朋友會說,這話有失偏頗,對于羅大佑這位滾石唱片的奠基人來說很不公平。是的,羅教父的影響力是劃時代的,雖然他的《之乎者也》、《青春舞曲》、《未來的主人翁》等專輯的教育醒世能力毋庸置疑,但銷量上差強人意。等到羅大佑的影響力盡顯之時,他卻因爲針砭時弊等問題不得不去美國、香港發展。

與羅大佑有同等影響力的還有李宗盛、小蟲等音樂教父,但是他們的長處在于創作制作,在唱片銷售上還是不及他們培養出來的一衆男女天王天後。

綜上所述,個人認爲滾石唱片43年光陰中最重要的五位男歌手分別是趙傳、周華健、張信哲、伍佰和任賢齊。

先說趙傳,1988年,還在搞自己紅十字樂隊的他被李宗盛發掘,在友善的狗工作室的大力幫助下,發行了自己的首張音樂專輯《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雖然那一年的銷量冠軍是王傑的《忘了你,忘了我》,但滾石唱片終于有了一位可以在銷量上看齊王傑實力派歌手。雖然制作人李宗盛對于趙傳的長相沒信心,在專輯的封面上把他的正臉給遮住了,但這位深情男嗓的聲音還是讓無數歌迷爲之惦念,其中女歌迷的數量相當可觀。

趙傳的人氣在他1991年北京工體演唱會上得到了展現,當唱了大量歌曲口渴的他一句“有沒有水,拿來喝啊”出來時,一時間,台下歌迷們手中的飲料瓶像細雨一樣就往他的臉上飛。演唱會不讓帶飲料和打火機的梗,就來自這位其貌不揚的大男孩。

趙傳在滾石唱片發行了《我很醜,可是我很溫柔》、《我終于失去了你》、《我是一只小小鳥》、《約定》等大賣專輯,他還成爲滾石唱片第一位獲得台灣金曲獎歌王的男歌手。

趙傳在滾石唱片的勢頭直到周華健與張信哲的崛起才有所放緩。

滾石第二位嶄露頭角的實力派男歌手是周華健,歌迷們聽過了許多周華健的雅號,比如“天王殺手”、“廣告歌之王”、“國民天王”等。從1986年加盟滾石到現在,他在滾石唱片服役時間超過了36年。

雖然1987年一張《心的方向》專輯讓周華健的名字在台灣地區小有名氣,但此後他的成長並沒有達到預期,齊秦、王傑等歌手始終穩壓他一頭。

這樣的狀況直到李宗盛爲周華健私人訂制日本旋律歌曲《讓我歡喜讓我憂》才得到了改變,自此開始,周華健成爲台灣樂壇的一顆“常青樹”,雖然他的專輯銷量從未殺入過年度銷量榜前三甲(1995年周華健專輯《愛相隨》賣出了他的最好成績68萬張,位居年度第5名),但他的絕大部分專輯都是台灣年度唱片銷量榜前十名裏的常客,比他更優秀的也只有張學友、劉德華二位,所以周華健也算得上是台灣歌手中的“穩定先生”。

周華健不一定是滾石唱片最大牌的歌手,但他一定是滾石最忠誠的“衛士”,在滾石唱片風雨飄搖的新世紀前十年,許多位元老或者頂梁柱紛紛離巢,只有周華健一直堅持著,家有一老如有一寶,對于周華健來說,滾石唱片給他再多的榮譽、再高的地位,都是他應得的。

滾石唱片第三位驚豔了一個時代的歌手就是無數歌迷心中的“情歌王子”張信哲,這位滾石唱片子公司巨石唱片的招牌,雖然歌手生涯最輝煌的兩年屬于他的百代唱片時期,但滾石唱片對他來說同樣重要。

張信哲1987年簽約滾石,1995年轉投百代唱片旗下的種子音樂,在滾石效力時期足足8年,他1989年發行了自己的首張唱片《說謊》,但銷量並不理想,不善言辭的他甚至退居幕後從事播音主持工作,直到李宗盛親自開導,以“棄作”《愛如潮水》力助他矗立潮頭,成爲無數少女心目中的“阿哲”。

張信哲在滾石唱片的三張專輯《知道》、《心事》、《等待》的總銷量在台灣地區逼近200萬張,成績之驚豔更勝趙傳與周華健。

奈何他並沒有好好經營自己與滾石唱片這段“婚姻”,在自己的黃金時代出走百代,雖然百代時期的阿哲奉獻出了《寬容》這樣的專輯並獲得金曲歌王,可百代也不是阿哲的歸宿,此後他跳槽幾家唱片公司並自己門戶,也逐漸散去了鋒芒,成爲歌壇的過客。

與張信哲情況類似的是“世紀末的最後一位天王”任賢齊,1992年任賢齊隨新格唱片被滾石收購合同自動轉入滾石,然而服完兵役回來的小齊始終沒有得到滾石高層的重視,直到進入合同年。

任賢齊要感謝兩位音樂人的支持,小蟲在他合同年兌現諾言爲他制作了專輯《依靠》,陳升在任賢齊最困難的時候鼓勵他並帶著他出席自己的商演。

苦盡甘來的任賢齊在《依靠》之後發行了《心太軟》、《愛像太平洋》、《爲愛走天涯》等大賣專輯,專輯《心太軟》讓他成爲現象級歌手,《愛像太平洋》以破百萬銷量爲台灣實體唱片工業唱起了最後的“挽歌”。

上世紀末,唱片行業陷入低迷,寶麗金這家“巨無霸”公司被收購,飛碟、點將、上華等唱片公司“壽終正寢”,滾石唱片也不再風光無限,許多家子公司或兼並重組或成爲曆史記憶,任賢齊、徐懷钰等歌手的出現讓滾石獲得了喘氣的機會。

最後一位滾石唱片的榮耀男歌手是伍佰,或許把伍佰換成杜德偉也說得過去,畢竟杜記在唱片總銷量上成績要更光亮。但與杜德偉單純唱歌不同的是,伍佰除了唱片銷量稍遜外,他對滾石唱片的貢獻要更多。

從簽約滾石系的真言社工作室到過檔魔岩唱片,發掘陳绮貞、張震嶽,風格鮮明、創作能力突出的伍佰就是滾石唱片中後期的一大亮點,他在90年代中後期成就自己“LIVE之王”的名聲,又因爲突出的唱片銷量與周華健、任賢齊並稱“滾石三太子”。

滾石唱片爲伍佰提供了一個充分展現自己才華的平台,但卻無法徹底留住伍佰的心。在世紀初因爲策略問題緊縮銀根並大量裁員後,許多滾石的中堅力量紛紛離開,從李宗盛到小蟲,從林憶蓮、劉若英到趙傳、任賢齊,在這場持續的風波中,伍佰于2003年從滾石跳投日本艾回唱片。

43載的滾石唱片,許多男歌手都在這裏留下自己的足迹,從費玉清、張國榮到張洪量、張震嶽,實力派歌手太多,綜合而言,還是上述五位男歌手的影響力要更突出、貢獻要更大。

0 阅读:23

墨墨小午

簡介:文墨賞心,花鳥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