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纣王真的是暴君嗎

玉宿 2024-05-03 10:44:45

商纣王是商朝第29個君主帝乙的小兒子,名叫受辛,也是商王朝的最後一個君主。“纣”是“殘義損善”的意思,“纣王”,是後人給他的一個惡毒的評價。據《史記》等書記載:他博聞廣見,思維敏捷,身材高大,膂力過人。他的才智足以把好的說成壞的,壞的說成好的;他的氣力足以托梁換柱,徒手殺虎。他能一手抓住九條牛的尾巴,九條牛就只有趔趔趄趄地向後倒退。大約在公元前1047年,他帶兵討伐蘇部落,俘獲了蘇部落首領的如花似玉的女兒,這就是後來被稱爲“九尾狐狸精”的妲己。

《尚書》是一部上古史書,其中的《泰誓》三篇和《牧誓》,是武王伐纣時沿途發布的文告。其中公布的商付王罪行大略是可信的。主要有:

1.沉湎酒色,聽信婦言,大興官室台榭,陂池侈服,生活奢糜腐化;

2.不敬祀上天、祖先,不信任親族忠良,鬧得朝廷內分崩離析,衆叛親離;

3.收羅四方的奴隸和罪犯,寵信奸宄,重用小人,使朝廷成爲逃亡者和冒險者的樂土;

4.殘忍暴虐,茶毒四海,即所酒“析朝涉之胫,剖聖人之心”,“焚炙忠良,刳剔孕婦”,等等。這些指摘,雖沒有交代具體情節,但煽動性仍然是很強的。特別是第三條,使得正處于奴隸社會的諸侯,恨得咬牙切齒。後來的許多昏庸無道的傳說,都是這幾條綱領性文字的具體化和發展。

其主要有:

酒池說。據說,纣王喜歡飲酒,他鑿地爲池,池中儲酒,酒上行船,纣王同姬妾親衆,在池裏一面劃船,一面飲酒作樂。

肉林說。據說,他在宮內豎起像樹林一樣的木樁, 上面挂滿燒熟、煮熟、烤熟、熘熟的鮮肉,叫一些陪伴他的漂亮男女裸露著軀體瘋打追逐,餓了就吃,吃了就玩,沒日沒夜。

鹿台說。纣王大興土木,花了七年的時間,造了一座鹿台,地基三裏見方,高百丈。把搜刮來的金銀珠寶、美女才人都聚集在台上,晝夜狂歡,常達七日七夜,以致君臣姬妾都忘記了日月時辰。

炮烙說。所謂炮烙之刑,就是用炭火把中空的銅柱子燒紅,然後強迫那些他要殘殺的人在上面爬行,烙得皮焦肉炭而死。

析胫剖孕說。據說,在一個冬天早晨,商纣王穿著裘袍,擁著爐火,仍覺得寒冷不堪。可巧,有一個農夫赤裸著腳,涉水過河,他大發奇想,想知道這農夫的腳是什麽特殊材料制成的。于是,叫人砍掉他的雙腳,拿來研究。出于同樣的目的,他還叫人剖開孕婦的肚子,觀察正在成長的胎兒。

這些殘暴的行徑,理所當然地引起了民衆的公憤。

還有一些關于纣王的傳說,一說纣王有個叔叔,叫做比幹,據說是一位德高望重的長者。他當然對受辛的倒行逆施不滿,于是下定決心,前去直言相谏。纣王說:“我聽說聖人的心有七竅,你當然是個聖人,今天我倒想看看你的心是不是真有七竅。”說著,就叫人把他的心挖了出來。據說,可憐的比幹心被挖掉以後,還踉踉跄跄地走到了田野,看見一個婦人在挖野菜。

他問:“你挖的什麽菜? ”

婦人說:“無心菜。”

他又問:“這菜真的是無心嗎? ”

婦人說:“不是的, 只是空心罷了。”

聖人似乎是記起了什麽,喃喃地自言自語道:“難道草木也要有心嗎?要是人沒有心呢?”

婦人說:“先生真是說笑話了, 草木無心不能活,人無心就要死。”

聖人歎了一口氣,說了聲“知道了”。于是,頹然地倒在地上,死了。

二說纣王有三位大臣,稱爲三公。其中九侯、鄂侯早已被剁成了肉醬。西伯姬昌(就是後來的周文王)也被囚禁在前羑裏(今河南湯陰一帶)。

別出心裁的纣王開了一個殘酷的玩笑,他將姬昌的兒子伯邑考殺了之後,做成肉羹,叫人送給姬昌食用。國王送來的東西,即使毒藥也罷,是不能不吃的。姬昌乖乖地吃了,卻翻腸倒胃地不安起來,胃部經過幾陣痙攣之後,大口大口地吐了。說也奇怪,這些吐出來的肉羹,落地就變成了一群活潑可愛的小動物:雪白的毛,紅亮的眼,一副溫馴乖巧的樣子。大約是爲了記錄纣王的殘暴,或者是感傷文王的悲哀,人們就把這些小動物叫做“兔子”。兔子,就是文王“吐出的兒子”。

這些傳說真真假假, 當然不足以成爲曆史評價的依據。但仍然可以看出人心向背,看出民間對纣王的道德評價是何等的低劣了。

據說封王在將玩笑開夠了之後,他居然縱虎歸山,把滿懷怨憤的潛在對手姬昌——未來的文王, 放歸了封地西岐。纣王以爲經曆了這番驚險之後,西方是安定的。正當文王處心積慮地策劃著滅商決戰的時候,他卻把目光轉向了東方,征服東夷,開發東方的疆域。

大約是公元前1066年,這對于商、周兩個王朝,都是難以忘懷的日子。

一方面, 商封王在征服東夷的戰鬥中大獲全勝,俘獲億萬俘虜,留下了重兵監守之後, 自己卻帶著一支輕騎——正所謂 “春風得意馬蹄疾” ——馬蹄敲打著堅冰,“嘚嘚嘚”地趕回朝歌過年,這當然是一個太平、祥和、勝利和歡樂的新年。

另一方面,文王的兒子姬發(周武王),背著文王的靈牌,在這年的新春正月,開始了討伐商纣的大進軍。據說進軍之前,武王先派間諜到朝歌去刺探形勢,諜報說:“壞人都當權了,可以幹了。”

武王說:“還不是時候。”

不久,諜報又說:“好人死的死了, 跑的跑了,可以幹了。”

武王說:“還不是時候。”

最後,諜報說:“老百姓閉嘴縮舌,都不敢講話了。”

武王說:“是時候了!”

武王明白,沒有廣大群衆的支持,纣王的氣力充其量也不過只能殺死一只猛虎。

武王帶著300輛戰車,士卒45000人,再加上3000 “虎贲"——大概是訓練有素的敢死隊——出發了。

一路上, 發布文告,表示決心,幾乎沒有受到多大抵抗。在孟津,他會合了八方諸侯,取得了許多部落和友邦的支持,直到距離朝歌僅70裏的牧野,纣王才臨時把戰俘、奴隸編入隊伍,拼湊成了一支17萬人的部隊。這是一場力量懸殊的戰鬥。 假如商纣王東征的大軍已經回朝;假如商纣王清醒地估計自己的實力,不匆忙迎敵,固守待援;假如,臨時整編起來的軍隊,以3~ 10倍的優勢協力奮戰......曆史將可能重寫。

事實恰好相反,商纣王擁有一切優勢,他缺乏的只是士氣和民心,兩軍剛一接觸,商纣王的戰士不但不奮勇直前,反而掉轉矛頭,一路反殺過來,成了周武王的前鋒。用周武王的話來說,就是:受辛率領的部隊,像樹林一樣的密集,但是卻沒有同我們打仗,前頭的部隊掉轉戈矛,攻打他的後續部隊,血流得可以漂起盾牌。就這樣,武王的部隊不曾有真正意義的戰鬥,就取得了勝利。

纣王帶著殘敗的部隊逃到鹿台,一把火,把自己燒死了。他的妻子妲己也被武王送上了斷頭台。

那麽,纣王真的是那麽的殘暴嗎?最早對此提出懷疑的是孔子的學生子貢。他說:“商纣的罪惡,不會像傳說中的那麽嚴重吧?所以,一個人不能讓自己淪入‘下流'的境地,一旦到了那種境地,天下的罪惡都加在他的頭上了。”

近代著名曆史學家顧颉剛,在考察了商纣王70條罪惡的發生次序後說:商纣王的罪行,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不斷增加的。那就是說,距離纣王的時代越遠,罪惡也加得越多,那真實性和可信程度也就越來越小了。

爲商纣翻案的論點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1.商纣的所謂暴行,大都出于他的政敵的醜化。比如,奢侈糜爛,暴虐荒淫,鎮壓反叛,剪除異己,是一切統治階級的共性,商纣王當然也不例外。這些劣迹之所以在商纣王身上顯得異常突出,是出于政敵的醜化和宣傳。因爲,曆史總是由勝利者寫就的。

2.女禍亡國論。妲己是纣王剿滅蘇部落後的俘獲品,其處境應該是很可悲的。《泰誓》中雖然有“唯婦言是用”的指責,《史記》 也提到了“嬖妾二女”,但都沒有指名道姓,公布劣迹。把劣迹歸于妲己一人的最早記載,是西漢末年劉向的《列女傳》,那距離商纣時代已是整整一千年了。這種指責,到底能有多大的曆史根據呢?

其實,在那樣一個男尊女卑的封建社會裏,無論怎樣漂亮的女子,都不過是帝王的玩物。沒有這些女子,他們凶殘的本性照樣會發揮得淋漓盡致。但一旦亡國滅身,就有人在爲他們尋找替罪羊了,于是,夏桀有妹喜,商纣有妲己,周幽有褒姒,仿佛沒有了這幾位女性,他們就一定會“天子聖明”一樣。因此,在商纣故事裏摻和著妲己,實際上是小說家的調味品,不足爲信的。

3.從中國的統一和中華民族的發展上看,商纣王平定東夷,對于開拓淮河流域、長江流域,促進南北方文化交流、融會,是有很大的曆史功績的。秦始皇酷刑峻法,何嘗不暴?隋炀帝窮奢極侈,何嘗不虐?武則天殺子奪位,何嘗不毒?但曆史上還是實事求是肯定他們或在統一中國,或在溝通南北交通,或在發展生産、重用人才方面的作用。對商纣王,也應采用同一標准,一體對待。

4.打擊元老派,重用“小人”,實質是用人唯才思想的體現。收羅四方的逃亡奴隸,重視俘虜, 在低階層的民衆或逃犯中選用人才,不只是適應了商王朝較高的經濟生活發展水平的需要,而且也是奴隸制走向崩潰時期的必然産物,更是有一定的進步意義的。

總之,殷商王朝的滅亡,具有曆史發展的必然性。商封王的窮兵黩武,暴虐荒淫,可能是加速了這一過程.,但如果因此就抹殺他在曆史上的作用,把那些對他的指控都信以爲真實, 因而認定他是一個比一切帝王更加殘暴的“暴君” ,則恐怕不是曆史唯物主義的態度了。

《中國曆史懸案大揭秘》 主編 趙敏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