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猝死以後,愛新覺羅氏內部進行了一場沒有硝煙的鬥爭

古麗米熱哈 2023-06-12 14:10:53

皇位之爭自古以來都是非常殘酷的,很多人爲了爭奪皇位犧牲了自己的生命,可是即便是這樣,依然有人前赴後繼爲了那個皇位而不惜一切代價,皇位有多迷人我們不知道,但是我們能夠看到的是那些人爲了皇位而作出的努力和犧牲,重則付出生命,輕則會被流放關監獄,總之,除了登上皇位的那個人,其他人的下場都不是很好,真的是無一例外的,我們看很多古代的電視劇就能夠發現這一點。

我們拿皇太極死後皇位花落誰家來舉例,當初皇太極是猝死的,他在死前應給沒有想到自己會死的那麽突然,所以就沒想過立儲之事,雖然沒有立儲,但是當時最有機會當上皇帝的應該就是皇太極的長子豪格了,因爲無論從哪個方面來分析,豪格都是最有競爭力的,首先是年齡優勢,此時的豪格35歲,而其他的孩子最多也就十幾歲,立一個幼年皇帝肯定不如立一個有自己獨立思想的成人,這樣也不擔心外戚幹政,因爲曆史上幼帝上位,外戚幹政的例子屢見不鮮。

再從能力來看,豪格曾經立下赫赫戰功,如果立他當皇帝的話,也是情理之中的,如果不是多爾衮多铎他們橫插一腳的話,估計繼承皇位的就是豪格了,所以豪格後來特別恨多爾衮。自古皇位都是子承父業的,但是他們是滿族的,當時的生活條件惡劣,所以將弱肉強食體現的特別明顯,所以子承父業當時在他們看來並不是一個定式,他們剛剛入關,還沒有形成那樣的思想,所以哥哥死了,多爾衮作爲弟弟也是有資格競爭皇位的。

在皇太極死後,他們愛新覺羅氏和皇太極身邊的一些重臣在一起開了一個會議,就是關于誰來繼承皇位這件事情的討論,其實當時索尼是主張由皇太極的兒子繼承皇位的,但是這樣的選擇就動了多爾衮的蛋糕,他肯定是不同意的,所以他當即就把索尼和其他的一些大臣趕出了會議,剩下的全部都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人了。當時主要就是分爲兩撥人,一撥人支持多爾衮上位,另外一波人支持豪格上位。

多爾衮沒有答應上位,他主要是怕人說閑話,所以就假裝推脫了,然後就是支持豪格的建議豪格上位,豪格也謙虛了一把說自己德薄不能上位,原本只是謙虛,沒想到多铎這個直性子卻附和他說確實德薄,豪格這是挖個坑將自己埋了,豪格聽了多铎的話,內心後悔不已,但是話已經說出去了,沒有台階下就不能收回來了,所以他只能打掉牙齒活血吞了,最後這場立儲的會議以立莊妃的兒子福臨爲皇帝而結束。

很多人都說如果豪格當初不謙虛的話,登上皇位的人可能就是他,其實仔細想一想還真的不是這樣,當時朝廷的大部分權力都掌握在多爾衮的手中,他不想讓豪格當皇帝的話,豪格肯定是當不成的,就像當年漢獻帝劉協多次下禅位诏書給曹丕,曹丕也推辭多次,最終依然當上了皇位,其實豪格沒有當上皇帝還是因爲實力不夠。多爾衮之所以同意福臨當皇帝,一來福臨年紀尚小可以掌控,二來也可能是因爲自己與莊妃曾經的關系,不然皇位怎麽可能會落到福臨頭上。

後來,福臨當上皇帝,多爾衮貴爲攝政王,實際權力比皇帝的權力還要大,而再看豪格,在福臨上位幾年以後,他就被關到了監獄裏面,也許是因爲憤憤不平,豪格最後在監獄內郁郁而終,相傳豪格死前,精神已經不正常了。這是一場不見血的皇位之爭,曆史上有很多這樣的事情,所以說皇位之爭的殘酷程度遠遠高于我們的我們的想象,自古無情帝王家啊!

2 阅读:272
评论列表
  • 2023-06-13 17:35

    胡說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