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器械行業喜迎更新換代潮,民衆爲什麽需要更好的國産醫療器械

尚言健康 2024-04-17 17:41:50

近年來,國內醫療器械市場迎來了“政策密集期”。3月初,國務院剛剛發布了《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行動方案》,明確指出當加強優質高效醫療衛生服務體系建設,推進醫療衛生機構裝備和信息化設施叠代升級。

與此同時,近年來醫患雙方診療需求有了顯著變化,醫患雙方對醫學影像、生化檢查等基礎醫學檢查費用高、排隊時間長、檢查效率低等問題怨聲載道。醫生期待能夠使用更便捷、檢查更高效、影像結果更清晰的醫療設備可以被引入院內,患者期待檢查費用更低廉、檢查過程更舒適、檢查結果更快速的醫療設備可以投入服務。

一方面是國家政策的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是醫患雙方的迫切需求,醫療設備企業似乎已經具備了“內源”發展動力和“外源”發展機遇。但不可否認的是,在經濟下行的壓力面前,在難以忽視的“看病貴”現實面前,醫療設備企業努力升級換代追求新技術其實也存在不小的風險。可即便如此,國內依舊有很多的醫療設備企業甘願投入大量尖端産品,這又是爲什麽呢?或許在業內二十余年馳而不息的東軟醫療能夠回答這一問題。

截至2023年,東軟醫療已累計爲110余個國家的13000余家醫療機構提供超過47000余台設備。近年來,東軟醫療在高端化、智能化、精准化的方向上深度布局,已實現全線産品突破高端的目標,並且依托強大的技術優勢和豐富的軟件經驗,實現了設備端到應用端的全棧智能。

4月11日,行業領先的醫學影像解決方案及服務提供商東軟醫療以“全線高端 智能煥新”爲主題,攜全球首台0.235秒超寬體CT、全球首款180PS級全數字化PET/CT、業界首創雙能3.0T磁共振等30余款高端影像設備、解決方案及先進部件重磅亮相第89屆中國國際醫療器械博覽會(CMEF)。

東軟醫療CEO武少傑表示,東軟醫療作爲一個醫療設備影像及其服務的公司創新和高質是基本,前者是獲取市場的動力和手段,後者是服務百姓健康的解決方式。

武少傑認爲只有通過不斷的技術革新、技術革命,通過新的産品、新的技術産生新的工業業態和新的商業計劃,才能改善整個中國的經濟環境或者經濟的業態。因此,東軟醫療非常重視核心技術和核心部件的創新,尤其是卡脖子部件、卡脖子技術。

如今,東軟醫療的磁共振所有的核心技術、核心部件都是自主掌握、自主突破、自主生産的,包括超導磁體、大腦譜儀以及操作系統和應用軟件都是自研自産。在CT探測器技術、球管技術方面,東軟醫療也在布局投入研發,力求實現核心部件自主掌握。

而在東軟醫療實現全棧智能後,把各類超級高端的應用進行人工智能化,讓醫生用起來更爲便捷,讓大量的數據和大量的調整全部由人工智能軟件自主完成,把以前高端應用的時間壓縮到和正常的常規檢查一樣的時間範圍內,真正把創新應用到服務基礎醫療、服務百姓中,真正實現了企業科研産品最大的價值。

“今天我們做另外一件事,通過人工智能的深度學習,我們在學習這些頂級大專家看病的經驗,把它工程化,通過我們的雲平台,把他看病的經驗或者辦法變成一個標准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我們把這些東西連到我們的基層醫院,使得基層的百姓,雖然不是說100%能夠享受到大專家親自看病的水平,但是大大提高了基層醫療診斷治療的水平,真正幫助了百姓把基層醫療提上來,這件事意義也重大。”武少傑說。

對于東軟醫療來說,讓高端産品能夠更多的被産、學、研使用,同時通過技術手段把專家們的經驗工程化,通過網絡讓基層百姓享受到專家的診療服務,才是真正的企業核心。

對此,東軟醫療高級副總裁兼首席營銷運營官韓東龍也表示,東軟醫療作爲醫療器械的供應商,在目前新的浪潮下,在機器本身全域應用人工智能的技術,在效率方面的可能會更符合中國醫生的使用習慣。在東軟醫療産品已經全球化的同時,也希望借助在中國的使用流程方面的經驗,針對海外主流國家不斷地調整。同時在智能化輔助診斷方面,利用中國數據的准備來做標注,在這方面中國一定是優于國外的。因此,從未來的發展來看,在設備的智能化應用方面東軟醫療更有信心。

而且隨著設備的智能化提高和提升,尤其是診斷設備的智能化可以更好的提升診斷的效率、准確率,東軟醫療可以通過技術能力賦能縣域醫療服務能力,構建縣域醫療生態環境,通過整體的解決方案提升縣域市場的醫療服務能力。

當前新質生産力正成爲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定性力量,國産醫療裝備迎來創新升級的重要戰略機遇。東軟醫療經過幾十年技術積累,在2024年實現了新産品的大爆發,尤其分子影像産品事業部總經理馬健攜東軟PET/CT亮相時,更是引起了現場媒體和觀衆的高度關注。

馬健介紹,核醫學在整個大的影像行業範疇之內屬于小衆組織,中國核醫學發展的速度相對于全球而言是相對來說緩慢的,但是核醫學是在癌症腫瘤方面診斷的效果是絕佳的。

東軟醫療的全數字PET/CT屬于融合影像設備,集合了CT的定位成像和結構成像的優勢,又導入了PET分子影像,通過看到細胞的分子代謝水平進行成像說明病竈的特性,兩者融合構建的圖像能爲臨床和疾病的診斷提供更多的依據。

而且PET/CT掃描是全身的掃描,能夠提供出來臨床的數據相對于傳統的大型影像更爲全面,這樣的特點,使得PET/CT在腫瘤的早期篩查和診斷領域能夠更好的發揮作用。

基于PET/CT相對于結構影像學成像的特點,當一個病變腫瘤還沒有出現腫瘤實體的時候,它的代謝水平發生了變化、細胞發生了變異,變成了癌症細胞,但是它還沒有形成腫瘤的實體,雖然在相關的CT磁共振的結構成像還沒有看到,但是因爲它的代謝已經出現了異常,所以通過PET可以看到。而且PET/CT能夠看全面,針對腫瘤可以發現原發竈、繼發轉移等情況,大大提升腫瘤診療治愈率、早期發現的概率。

東軟醫療此次發布的PET/CT是基于全新的、自研的數字化的芯片,實現了時間分辨率180PS級的産品,目前該核心參數是整個行業內的全球第一。此外,東軟醫療PET/CT是達到了采用超大矩陣的1024×1024成像;實現了可視化分辨率0.6個毫米,達到了行業級的亞毫米級參數;放射藥物使用量降低50%以上的降低,全身檢查最高速90秒成像,大大提升整個檢查過程中給病人帶來的舒適感、安逸性和安全性。

馬健十分看好PET/CT未來發展,他認爲PET/CT以前只有大三甲醫院才能買,前20年的發展全國一共就裝了300多台PET/CT,但是“十三五”開始到現在“十四五”,短短8年的時間,趕上過去20年裝機總量還要翻幾倍。未來,在診療能力提升、行業專家呼籲等多方面影響下,相信PET/CT的市場容量就會無限放大。

作爲國內醫療設備行業的領軍企業,東軟醫療致力于源頭創新和自主創新,在短短幾年之間,憑借自身的努力,打破了血管機被進口品牌所壟斷的的格局。

東軟醫療副總裁兼DSA産品事業部總經理黃岩介紹,2016年以前國內影像尤其是治療設備的主流市場完全被三大歐美廠家所壟斷,國內品牌産品在市場中占有的份額幾乎可以忽略。在工信部、科技部、衛健委的支持下,2017年東軟醫療聯合清華大學、中科院等單位聯合申報了血管機項目,開啓研發之路。

2018年東軟醫療血管機發布,隨後在經過8個月的臨床驗證,完成了1000多例的臨床手且沒有一例手術不良事件報告以後,2019年的6月14日東軟醫療獲得第一張國産醫療器械NFPA的證書,正式的商業化。

四年多時間以來,東軟醫療血管機在全球銷售超過了300台,其中超過70台裝機在國內頂尖三級甲等醫院,三級甲等醫院的用戶超過了中國市場的40%。

目前,東軟醫療血管機市場份額已經占到全國市場的7%,超過了2016年以前所有的國産品牌加起來不到2%的市場份額,這也讓東軟醫療血管機團隊對未來充滿了信心。

東軟醫療現有8條硬件産品高端産品線和MDaaS解決方案,8條硬件産品線全部進入到高端的行業。

CT:從超高端到經濟型,科研臨床全覆蓋

東軟醫療在CT領域擁有深厚的積澱,通過二十余年馳而不息的叠代創新,形成了從超高端到經濟型的全面覆蓋,憑借領先的技術穩坐國産CT“頭把交椅”。

NeuViz Epoch+無極系列CT:搭載航空級超音速平台,實現0.235s機架轉速;16cm弧面等焦探測器,單器官單圈覆蓋;一站式多模態檢查,全方位助力臨床科研。

NeuViz Glory+耀世系列CT:0.235s超快轉速;創新的液態金屬軸承球管,實現無限制連續掃描;炫速單心跳掃描可完成一個心動周期內的冠脈檢查,極大提高掃描成功率與患者舒適度;可實現多部位聯合掃描,對于急診胸痛三聯征等複雜檢查有重要意義。

王牌系列128CT:高通量AI高清能譜CT,搭載19MHU液態金屬軸承球管、48mm寬覆蓋探測器,輕松應對高通量、大範圍連續掃描;NeuAI全域人工智能加持,實現33.5lp/cm高分辨率,從源頭提升診斷精度和工作效率。

全球首款180PS級全數字化PET/CT

全數字的PET/CT6代表了東軟醫療在分子影像學的最高水平,NeuEra系列PET/CT搭載全自研高集成ASIC數字芯片,擁有業界最高的通道密度和集成度,搭配納米級光微擾探測系統,直接對SIPM光電轉化器件輸出信號進行數字化采樣,融合最新PET探測器信號數字化處理技術,以硬核技術與經驗傳承,成就目前數字化PET的最佳解決方案。同時搭配東軟醫療自有超高端256層能譜CT、NeuAI核醫學人工智能平台以及諸多獨創軟件應用,全方面賦能臨床,爲醫生提供更高質量的圖像和更優質的臨床解決方案。

MRI:核心部件全自研,開啓磁共振雙能時代

在高端磁共振技術方面,東軟醫療進行了長期探索,多維度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目前已實現1.5T到3.0T磁共振全部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覆蓋臨床主流磁共振市場。NeuMR Universal 3.0T雙能磁共振搭載全新設計的雙能梯度,具有更強動力保障;搭載天眼智能定位、金字塔人工智能、雙域壓縮感知、GRAB自由角自由呼吸增強掃描等技術,實現從硬件到流程、到成像技術的全鏈條革新,爲快速成像、高清成像、功能成像、定量成像找到了新的支撐點。

全球首創一站式智慧導管室

全新發布的NeuRoboAngio-CT一站式智慧導管室解決方案,整合了超高端滑軌CT、高端DSA、介入手術機器人及多模態智慧影像,提供高效精准的一站式胸痛、卒中、創傷、腫瘤解決方案,實現患者零轉運;介入手術機器人與DSA聯動,可實現術者零輻射手術,支持遠程介入手術,有利于我國優質醫療資源下沉,縮短介入醫生學習周期,解決介入醫生資源緊缺問題,標准化介入手術;根據不同需求提供靈活定制化的一站式智慧導管室安裝布局方案。

一站式多模態綜合介入診療解決方案

NeuAngio-CT 漢·文景系列將高端滑軌CT和DSA相結合,可一站式完成介入手術的術前規劃、術中引導、術後評估,實現手術過程精准化、智能化及人性化,顯著提高手術治療有效時間,同時避免患者在轉運過程中的感染、生命體征不穩定等醫療風險,在腫瘤、心髒、神經等疾病的臨床診療中具有重要應用價值。

NeuRT Aurora 極光智慧放療平台

放療方面,東軟醫療旗下成員企業東軟智睿展出了NeuRT Aurora極光智慧放療平台,它依托全球首創的螺旋容積調強技術(SVMAT),以及iCBCT診斷級圖像引導、1600MU/min超高劑量率、高速雙層葉片多葉准直器、高速超大孔徑無極旋轉環形機架、10ms光纖分布式實時控制系統、IntelliDose智能計劃QA等多項國際領先的突破性創新,讓放療更精准、更高效、更可靠,爲臨床應用帶來更多可能,給放療一個更優選擇。

NeuVision 580M淩霄移動DR

全新一代能譜功能性移動DR,搭載智能擺位輔助系統、可視化聲影控制系統、“Wireless free”、高級雙能攝影等先進技術,革新移動DR傳統臨床應用,讓床旁攝影更快更智能。

超聲産品及部件

超聲方面,東軟醫療展出了NW6000、NG6000、N8000、N9000、Neubook 80、Neubook 5、NeuEcho20等多個系列産品。東軟醫療韓國子公司、全球領先的高端探頭制造廠商Humanscan同步展出多款探頭産品。

MDaaS醫療設備與數據服務平台

MDaaS是東軟醫療基于設備和醫學影像數據,結合互聯網、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等技術而構建的開放式智能服務平台。該平台通過技術和商業模式的持續創新,爲政府機構、醫療機構、科研機構等生態夥伴提供醫學影像數據智能服務。

l NeuMiva智能影像雲平台:通過遠程診斷、智能輔助診斷、影像存儲等服務,提升基

層及社會辦醫療機構的診療能力,降低運營成本,緩解我國醫療資源不足等痛點問題。

l NeuMica區域影像雲服務:爲政府機構、醫聯體、醫共體提供定制化的區域醫學影

像雲,打造診斷、會診、質控和監管的區域分級診療協作體系。

l NeuBrainCARE:國內首款獲批NMPA三類證的腦缺血圖像輔助評估軟件,通過自動分

析患者的CT及MR的腦灌注影像數據,爲臨床醫生提供診斷所需的量化數據。

l NeuLungCARE-QA:通過對CT平掃圖像的自動分析,輸出肺實質分析定

(Quantification定量)與支氣管(Air氣道)的相關參數,幫助醫生在肺部CT尚未出現肉眼可見改變時即識別出異常患者,推進呼吸疾病“早篩早診早治療”健康行動落實。

一站式急診急救解決方案

近年我國不斷推動五大中心建設,旨在建成快速、高效、全覆蓋的急危重症醫療救治體系。爲提升急診救治效率,使急危重症患者在院內得到快速且有效的救治,降低患者死亡率和致殘率,東軟醫療圍繞“一橫一縱一能力”構建了一站式急診急救解決方案。

一橫:診療設備有機融合

通過高端滑軌 CT 與 DSA 的協同作用,有效縮短救治路徑,無縫連接診斷與治療,大幅提升急診的搶救效率。

一縱:信息化互聯

利用物聯網、音頻視頻、5G傳輸等技術手段,串聯院前、院中與院後的協同合作系統,打通空間壁壘,幫助醫院的急診急救流程更加信息化、規範化和專業化。

一能力:能力建設服務

東軟醫療與北京宣武醫院合作打造eStroke國家溶栓取栓影像平台,構建卒中分級診療體系。此外,通過華醫心誠集團帶教指導及專業培訓等方式,全力推動醫護人員急診急救能力的提升。

AI領航,發揮智慧“影像力”

東軟醫療以臨床診療爲中心,基于數字化、人工智能等創新技術,賦能終端産品、診療流程和科研探索,助力醫療服務優化提升。

NeuAI全域人工智能平台:提供從患者擺位、掃描到圖像重建及診斷的全流程AI服務,從源頭提升工作效率及圖像質量,助力高效精准診斷。

NeuAIBOX:開放的一站式輔助診斷工具平台,集成心、腦、肺、腹、骨、腫瘤等類型疾病的30余款人工智能應用,PACS系統有機融合,統一的接口和界面,一次數據傳輸即可獲得患者所有AI分析結果。

人工智能科研平台:面向醫學科研場景,以突破多模態醫學影像數據等關鍵瓶頸爲目的,基于交互式探索研究與自動化批量處理相結合的技術,覆蓋方法探索、數據加工、模型構建、成果應用等四個階段,爲醫學研究及教學提供寶貴的數據資源及工具。

高端智能産品及解決方案不斷推陳出新,來自東軟醫療二十六年來對于自主創新的堅持,更是國産高端醫療裝備全面邁向産業鏈、價值鏈中高端的縮影。在國家加速發展新質生産力、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鼓勵國産替代的大潮下,東軟醫療以信念爲楫,以創新爲翼,中流擊水、浪巅角力,在時代洪流中確立了屬于自己的坐標。

0 阅读:10

尚言健康

簡介:以嚴謹、認真的態度 傳播有價值的科普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