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名人趣事——蘇東坡五不寫

黎明練字 2024-01-26 17:19:12

蘇轼是中國曆史上著名的文人,詩書畫全才型的人物。其書法更是宋朝第一,“蘇黃米蔡”之首。

寫字好的人,自然求字者就多了,然而,蘇東坡遇到下列五種情況,絕不提筆贈書,這就是史上有名的“五不寫”。

讓我們一起走進蘇轼的世界,感受他那令人難忘的藝術魅力。

一、限定字體大小的不寫

東坡認爲求書的人,居然限定字的大小,可見他的用意根本不在乎筆法的工拙,大概怕字體太大浪費紙張吧!既然擔心浪費紙張,又何必多此一舉,浪費筆墨呢?

二、不認識,未曾謀面的人不寫

東坡曾經回答劉元忠一封信,說道:“白雲居士是不是你的號稱?或者是你替他代求的?不管怎麽說,我既然不認識他,就不便隨便落款贈送,如果真是你的名號,我卻不喜歡你輕易使用這個我不知道的別號。”結果自然沒有寫啦!這大概是怕別人別有居心,或誠意不夠,不知珍惜。東坡是自負的,假如字落在一個下裏巴人手中,豈不是對牛彈琴,他如何舍得?

三、绫絹不寫

東坡認爲绫絹該用來做衣服,不該用來寫字。如果用绫絹寫字,上帝都要禁止的。

四:想藉他的字畫,揚名後世的不寫

當時有些文人想把文章透過他的筆法,以求彰顯于後代,東坡非常生氣,他認爲這種方式未免太卑鄙無恥了,世人不憑正當手段求得門徑,卻只會鑽營、巴結,這種邪風杜絕還來不及,怎麽能再助長呢?

五:文無深意,無法下筆不寫

如果所寫的沒有內容,欠缺深意,必然格調淺陋,當然寫不得了!

經典名句“五不寫”,道盡了一代文豪蘇轼的個性與豁達,讓人印象深刻。他的書法也是獨具風格,字裏行間傳遞出他的精神風貌。蘇轼與他的書法,皆在中國的曆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