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最佳的三部港片,你都看過嗎?

觀影集錦指南針 2024-04-22 15:50:11

近年來,香港電影在保持傳統風格的同時,不斷創新和突破,湧現出了一批優秀的作品。今天給大家推薦三部近年來的最佳港片。

一、《毒舌律師》

曾任法官的大律師林涼水是一個自大自負、唯利是圖的人。做法官時,他對小案件不上心,在助理幾番催促後才登堂草草斷案;因個人未獲晉升,他認爲自己被埋沒打壓;在法庭上盛氣淩人,對當事人和律師說話粗魯無禮。做律師時,他熱衷于燈紅酒綠,若能在應酬中獲取些許內幕關系,多掙點錢,就更好不過。

某日,律所接到一起名模虐童致死案,他覺得案情簡單,辦理沒有難度,又因案件當事人涉及權貴,他認爲辦結本案能夠幫他提升名氣,于是他欣然接受委托,帶領律所新人方家軍一起辦理本案。他安排方家軍查閱案例,做好庭前准備,自己的精力依然在飲酒應酬上,對案件並不上心。正是因爲這種態度,使他犯下低級失誤,令死去女童的母親名模曾潔兒被陷冤獄。

這起案件的失敗,重新塑造了林涼水,他心中公義火苗被點燃,在找到關鍵證據後,重新梳理案件策略,幫助曾潔兒翻案洗冤,也找回了自己的職業尊嚴。

二、《年少日記》

電影圍繞一本少年日記,滲出校園、家庭和社會中潛在的暴力。電影采用的是雙線敘事結構,過去式的故事和現在式的故事,交叉並行。

中學老師鄭Sir在調查學生未署名的遺書疑雲時,回憶起自己與哥哥少年成長時各種被“雞娃”,童年的煩惱讓哥哥不堪重負跳樓自殺,也讓自己埋下心理陰影。在尋找遺書主人的過程中,鄭Sir親手揭開了自己塵封已久的那段充斥著暴力與痛苦的童年回憶。

電影探討了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家庭病根,將家庭內部的隱形食物鏈赤裸地呈現在觀衆面前。比如鄭中基飾演的精英父親對妻子的極端掌控欲,對孩子奉行的“棍棒教育”,都將本該溫馨和睦的家變成了壓抑恐怖的精神刑場。學業與家庭的雙重壓力導致小男孩在課堂上無法集中注意力,甚至當場嘔吐。

“家庭食物鏈”最底端的他在面臨長年累月的打壓式教育後,也確信自己就是一個“垃圾”。他將自己的年少心事寫進日記,只因家中無人真正關心他、傾聽他、愛他。最終在父親侮辱性的謾罵、母親撕心裂肺的哭泣中,小男孩走向天台,面露絕望。

父母將孩子看作是自己的所屬品,是一面供其自戀、掌控的鏡子。他們把自身對成就、理想、權力和名聲的欲望,全部投射在心智尚未健全的孩子身上,這樣的投射和壓力則給孩子帶來噩夢般的陰影。

三、《正義回廊》

影片開頭介紹了張顯宗聯同室友唐文奇在一棟唐樓裏殺害其親生父母張權貴與邵雪兒的犯罪事實。張顯宗爲掩蓋自己的犯罪事實,拍攝尋親節目假意尋找自己的父母以拖延時間,結果因此與哥哥張顯祖發生爭吵,當晚,他與表姐邵佩瓊進行交流後自首,對自己的罪行供認不諱。

張顯宗在接受審訊的過程中供出本案的另一凶手唐文奇,警察趕往其住所逮捕了意欲逃跑的唐文奇。唐文奇在警察多次的審訊中,承認了自己的犯罪事實,但在審判的過程中,他卻推翻了自己的口供,不承認自己的罪行,並在法庭上模仿審訊他的警察是如何逼問他的,說他是被迫承認的,否則他們就不讓他吃飯睡覺。

法庭上的張顯宗與唐文奇表現截然不同,張顯宗冷靜,甚至蔑視在場人員,而唐文奇在姐姐唐文珊的提醒下,在被質疑的時候,他始終表現得不冷靜,甚至是狂怒,並以此態度否認了所有對自己不利的證據。審判過程中,審判官朱愛倫認爲張顯宗與唐文奇早已部署殺人計劃,試圖證實其犯罪事實,用證據追問被告。

而兩人的辯護律師吳冠峰與遊嘉莉卻要極力證明被告無罪,不同的是,吳冠峰因張顯宗已認罪,一直遊走于專業與道德的兩端。此外,法庭上還設有陪審團。陪審團共有九名成員,這九名成員爲隨機選取,他們有男有女,有年輕人,也有年紀相對較大之人,他們從事不同的職業,也有著不同的經曆,也正是因爲這些不同,導致他們對于此案擁有不同的看法,影片屬于半放開式結局,留給大家無限的想象。

還沒看過的朋友們,不妨抽空去欣賞一下。

1 阅读:850
评论列表

觀影集錦指南針

簡介:有趣的影視內容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