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王”觀後感,有點失望,但還會追

七話影視 2024-02-07 22:24:43

新劇《大唐狄公案》上線,周一圍、王麗坤主演。

該劇開播前便被不少網友當“劇王”來期待,不少網友預測它與年代劇《南來北往》將角逐2024開年“第一劇王”稱號,甚至可能雙爆。

一方面是因爲狄仁傑的國民度太強大。

經曆過《狄仁傑探案傳奇》與《神探狄仁傑》兩個時代的觀衆,對這個IP的受寵度都有所體會,它是一個永遠能吸引觀衆眼球的IP。

又是一個只要制作方願意放長線,就有機會在不同時代打出相似回憶的IP。

即使我們的父母有孫承政版狄公珠玉在前,到了8090後這一代,照樣能被梁冠華版狄仁傑俘獲,如今00後10後觀衆崛起,屬于他們的狄仁傑,也該來了。

另一方面則是卡司與宣發排面太大手筆。

預告片大咖雲集,主角周一圍、王麗坤皆是實力派,配角不僅包攬張嘉益、尤勇智、鍾楚曦、楊雪、陳都靈等,連大男主IP第一人張若昀都來客串了。

編劇團隊還專門請了兩位歐美懸疑劇編劇加盟,能看出來制作上的投入。

該正式定檔之前,曾經被粉絲吐槽摳門的褲更是大手筆鋪地廣,開播發布會搬到西安丹鳳門遺址舉辦,排面基本對標了鵝給《繁花》的宣發標准。

大IP、大制作、大手筆,又是當下影視圈新劇裏比較稀缺的豪華卡司古裝探案題材,未正式上線時就已經積攢了大量路人緣。

如此排面,押個“劇王”不過分吧?

七話亦是如此期待,但追平前四集劇情後,其實略感失望。

《大唐狄公案》在單元案件中插入了狄仁傑解開父去世之謎的主線,開局圍繞剛從西域遊學歸來的狄仁傑展開,此時的他,還是有點江湖氣的青年。

或許因父親之死始終是他的心結,也或許是厭惡官場的權力與利益博弈,剛回長安的狄仁傑,對科考做官非常不上心,忠心老仆不斷催促亦不被重視。

直到偶遇少年玩伴賀大荊,才無形中促使狄仁傑參加科考,但老友難得相聚,便生死相隔,一場離奇大火,燒死了賀大荊。

也將在世間遊離多年的狄仁傑拉入了官場風雲,百姓民生。

彼時逐步攬權的武後推行改革,以長孫卿爲首的老臣與武後立場相悖,朝堂各派相爭不斷,各方人馬紛紛站隊。

一場天降大火,將矛頭直指武後,長孫卿斥責她身爲女子幹政,違背天道。正在此時,皇後鳳印丟失,被用于僞造旨意絞殺官民。

天火預示與鳳印失蹤,讓武後身處水火。

負責皇後寶印的宮女逃出皇後,卻被燒死在武後曾經贊賞過的鞠水樓,不僅讓天火議論更廣,也讓當時與賀大荊同飲的狄仁傑成了縱火嫌疑人。

爲了洗清嫌疑,狄仁傑立下十日破案承諾。

抽絲剝繭之後,狄仁傑發現層層細節都指向皇後政敵長孫卿,但劇情仍舊經曆了雙重反轉,一重是頑固派魏無疾的介入,讓賀大荊成了冤魂。

另一重是以退爲進,暗中掌控了一切的武後親自揭秘。

從天火到鳳印遺失,一半是長孫布局致武後于死地,另一半, 是武後舍小博大,反將對方一軍。

狄仁傑終于勘破了所有真相,他明白武後不反擊便要被圍剿的處境,卻不贊同武後爲打敗政敵罔顧人命的手腕。

但當結果來臨那一刻,他卻沒有像在客棧裏幫百姓解圍揭破玉珠真凶一樣挺身而出拆穿武後的秘密,是明哲保身?還是另有所思?

答案由觀衆去揣摩。

此案之後,狄仁傑真正開始思考新政之利弊,武後也看到了狄仁傑的潛力,一個對官場不再一味疏離,一個起了磨練新人的心思。

被派往邊陲爲官的狄仁傑,正式開啓了他“官”與“探”的人生之路。

編劇在單元案件之中穿插了狄仁傑解開父親之死謎題的主線,前四集破案的同時主要在鋪墊主線信息,算是過渡篇章。

從追劇的角度,這種開篇節奏其實有點平了,開局鈎子下得不夠好,很多時間都留給了主線鋪墊,沒有很多高開爆劇讓人一眼驚豔的感覺。

但探案邏輯來看,雖然第二重反轉有直接怼線索反轉的觀感,整體卻是流暢的,武後不動聲色掌控全局的設定亦很亮眼,飾演武後的鍾楚曦相當出彩。

客觀來說,如果把《大唐狄公案》的“狄公”二字去掉,宣發也不要一直捆綁高佩羅原著,這部劇其實算是過關的下飯探案劇,雖有略平卻不失魅力,探案粉會上頭。

但加上狄公與原著兩個標簽,落差就迅速加大了。

沖著高佩羅小說來看的原著粉很難對開局滿意,沖著狄仁傑標簽追劇的觀衆,亦難代入周一圍版新形象,他的氣質演技與狄公相差頗大。

過往狄公有多個版本,最經典的孫承政與梁冠華其實差異很大,一個英氣十足,一個嚴肅又和藹,但這兩版也有一個相似之處:文臣風骨。

那種骨子裏的文人風韻,無論胖還是瘦,無論英氣還是接地氣,都沒有失去,外形風格甚至性格可以有千千萬,睿智缜密的智者魂卻不能丟。

再看周一圍版狄仁傑,和一向古裝形象被诟病有現代味的張嘉益站在一起,仍舊能讓觀衆覺得錯亂:確定不是張嘉益演狄仁傑?

遊俠扮相,可以理解,因爲此時狄仁傑剛遊學歸來,形象不拘小節。

武功高超的設定,可以理解,狄仁傑本身就文武兼備,曆史上真實的狄仁傑還領兵打過突厥,唐初名臣多數都是六邊形戰士。

但,性格不羁武功高強的青年時代,不代表就要放棄狄仁傑最有辨識度的文臣風彩,把人物演成一個邋遢又油膩的糙漢,破探風格走得是拉深沉那一挂。

這樣的形象,可以是丁修,也可以是一個全新的神探,卻很難讓人代入那個足智多謀有風骨的狄公,這不是我們熟悉的樣子,也不是原著粉想象中的樣子。

所以,抛開原著與狄公兩個標簽,反而更能讓觀衆入戲,代入這兩個標簽,不僅會産生落差,還難信服這個新版狄公形象。

周一圍的表演,成了作品的減分項,委實讓人遺憾。

而且,探案題材,主推理的核心角色想要有說服力,更應該突出的是人物睿智有氣質的那一面,而不是邋遢擅鬥的那一面。

這也是很多古裝探案題材都喜歡用一文一武搭配探案的關鍵所在,《唐朝詭事錄》裏的盧淩風與蘇無名,便是典型代表。

兩者氣質上可以合二爲一,卻很難只由武將形象完全主導,當然,如果挑戰成功,也會帶來新鮮的追劇體驗。

也許後續正式進入狄仁傑當官後主導的單元案件後,演員會一點點讓對狄仁傑有固定幻想的觀衆信服,編劇也會一點點用精彩的案件征服觀衆。

但如今的開局,在大制作的狄仁傑IP裏,是會讓老粉人失望的。

喜歡這個題材的觀衆,也許把它當成一部架空的新劇,一個全新的偵探來看,會更好一點,畢竟,抛開兩個固定標簽,在古裝探案題材裏,這部劇可圈可點。

1 阅读:398
评论列表

七話影視

簡介:追劇狂人,帶你關注新劇、老劇、經典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