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不要介入孩子的命運!真正厲害的父母,原來都是孩子的莫逆之交……

嗨豬的家庭 2024-05-02 14:32:04

一個家長經常對我訴苦。

別人的孩子又懂事又聽話,她的兒子卻像個犟種一樣,說再多道理都不聽進去。

每次她一張嘴,兒子永遠都是一句話:“知道了!煩不煩!我又不是傻子,每天都說說說,有完沒完!”

她想不通,自己只是站在父母的角度,想教育好孩子,怕孩子走彎路,給他提供一點過來人的建議和方法,怎麽就那麽招孩子煩呢?

在了解了她和孩子的相處方式後,我發現:

這個男孩的媽媽,一直過得非常焦慮。她對兒子的要求很高,和孩子之間的相處也很緊繃。

每次只要孩子做什麽事,她都會像唐僧念經一樣,一遍一遍在旁邊指導個沒完。

每次只要兒子有一點不耐煩,她就會祭出口頭禅:“我是你媽,你是我拿命生出來,拿命養大的,我怎麽可能害你。我教你還不是爲了你好……”

每到這時,他兒子就默默低下頭,再一句話也不說。

可越說越起勁的媽媽,一邊流著淚,回憶自己生養孩子的不容易;一邊控訴著孩子現在兒大不由娘,什麽都不聽她的了;一邊又翻舊賬,曆數兒子不聽她的教導,導致犯的種種錯誤。

等她終于控訴完了,她兒子也更沉默了。

有人說,父母和孩子之間,因爲有生育的緣分,所以都曾是生死之交。

但在養育孩子長大的過程中,卻需要父母轉變身份,成爲孩子的精神戰友,從生死之交,轉變爲和孩子一起成長的莫逆之交。

親子相處,不能只攜生死之交的恩,也要有莫逆之交的情。

父母的自負心

是養育孩子的最大黑洞

有句古話說,人之患,在好爲人師。

其實,父母之患,也在好爲父母。

養育的角色,一旦站在了高處,養育的結果,就會大打折扣。

在書中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早上,睡夢中的媽媽,被女兒推醒,迷迷糊糊看著女兒說要給自己一個禮物。

枕頭下,媽媽摸出了撕成半張的紙幣,正覺得疑惑,就聽女兒說:

“媽媽,這是我送給你的半份禮物,另外半份我放到了爸爸枕頭下。”

聽女兒說完,媽媽腦中警鈴大作。

她沒想到女兒對金錢的概念居然這麽弱,她覺得這可不行,一定要趁此機會,好好給女兒講一下金錢的價值和使用方法。

可她突然又意識到,還是先不要急著給孩子“上課”。

于是,她轉頭,認真對女兒表示感謝,感謝她願意把自己的錢平等地分享給爸爸和媽媽。

果然如她所料,聽到媽媽的誇贊,女兒開心極了。

她在事後感慨:

教養孩子的過程中,我們爲人父母的經常會有一種奇怪的自負心,就是總要站在爲人父母的角色,想要教給孩子點什麽。

但我們做父母的所擔心的事,和孩子真正在乎的事完全不一樣。

就像她的女兒給爸爸媽媽分享自己的禮物時,既沒有考慮到金錢的價值,也沒有考慮到金錢該怎麽使用。

她女兒考慮的,僅僅只是給父母展示自己的平等大方,然後期待收獲父母高興的反饋。

可在對孩子所做的事做出反饋時,父母的關注點常常會忽視孩子當下的需求,而是轉頭去滿足我們自己的需求,比如總是情不自禁地想逮住每一個機會去給孩子講道理。

這讓我想起以前看過的一個視頻。

男孩考了98分,興奮地告訴父母,父母關心的卻只是他怎麽丟掉了兩分。

作爲一個每天爲孩子成績發愁的老母親,我其實完全理解這個家長的想法。

這個家長並不是看不到孩子的進步,感受不到孩子的興奮。

只是他太想讓孩子更好了。

這其實也和我們兒時所受到的教育方式有關。

我們的父母輩和現在的我們也一樣,把教育孩子當成一種父母不可推卸的責任。一旦是責任了,就無法輕松上陣。

比如,在孩子取得進步和成績時,我們和我們的父母,第一反應很少是去表揚孩子,而是會去告誡孩子不能驕傲,要踏實虛心,爭取下一次更加進步。

《父母的覺醒》中寫道:傳統的父母之道,是直線型、分等級的,是父母居高臨下地掌控一切。

換句話說,我們總是會自動把孩子當成了弱勢群體,覺得他們年齡小、懂得少,就想把我們的認知和經驗教給他們,但這其實是一種帶有自負心的變相控制。

正如心理專家武志紅所說,當父母總是想對孩子教點什麽的時候,其實是把自己放在了自戀維度的高位。

可是,父母站得高了,孩子蹲得就矮了。

孩子需要自己的體驗

而不是父母的經驗

前段時間,俞敏洪老師自駕西藏沖上熱搜,他說自己的心中始終有一個行走的夢。

這讓我想起他曾講過的一個故事。

他生長在徐霞客的故鄉,從小聽徐霞客的故事長大。

六七歲的時候,媽媽帶著他坐輪船從長江到上海。

一路航行,看著江水浩瀚,燈光琉璃,那一刻,少年的他,心中種下了“成爲徐霞客”的種子。

多年後,他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大人所謂的“標准答案”教不出有獨立思考能力、有獨立自主能力的孩子。

只有孩子自己真實的體驗,才能培養出他們對生命的熱情,才有可能在未來擁抱更豐富的生命。

雷軍分享過一個很有趣的觀點:有經驗的人,反而更容易創業成功。

他認爲,我們傳統的教育,是結果導向,追求成績,追求正確。

但卻忽視了,真正好的教育,是以動手能力和實際能力爲導向的。而這些能力,需要在一次次去實踐、去試錯中才能培養出來。

但他覺得最可惜的是,我們的文化中,似乎對錯誤並不寬容。

這一點在教育中最爲明顯,我們追求孩子的成績,希望孩子優秀,其實說到底,是希望孩子能夠達到我們認爲正確的、成功的那個目標。

但也正如雷軍所說,過分崇拜成功和正確,本質上是否定了經驗的重要性。

成長是要靠孩子自己體驗的,而不是依賴父母的經驗。

靠著父母的經驗規訓,孩子只是在以父母期望的樣子,長成縮小版的父母,只有擁有真實的體驗,孩子才能從這些體驗中生出自己的經驗和渴望。

心理學家黃仕明曾說過:“在關系裏,永遠不要介入他人的命運。”

孩子,是只會忠于自己體驗感的角色。

讓孩子自己找到爲什麽,遠比父母直接告訴他是什麽更重要。

作爲父母,我們的無力感會伴隨在孩子成長的每一刻中。

但是,孩子只有經過自己一次次地嘗試、努力、失敗、成功,才能收獲他們自己的經驗,然後再形成適用于他們自己思維和成長的一套自洽系統。

而這個過程,父母只能是參與者,或者說只是參照者、引領者,但決不可能是控制者。

成爲孩子的精神戰友

再分享一個雷軍的故事,他在提到自己如何培養女兒時,說他覺得教育中最重要的一點是,家長和孩子之間要成爲朋友。

他女兒寫作業時,他基本不會盯著,而是會選另一種“陪”的方式。

女兒對他說自己英語好,雷軍就對女兒說自己數學好。

之後兩人互相給對方當老師,一起學,一起成長。

我們很多父母在養育時容易走到一個誤區,是總以爲教育是單方面的影響。

其實不然,教育應該是互動的。

父母影響孩子,孩子影響父母,彼此把對方當成鏡子,然後,在質疑、認可、反思、改進中互相成長。

這個過程中,孩子和父母之間,是一種彼此互爲精神戰友、互爲莫逆之交的關系。

網上曾看到過一個視頻。

男孩問媽媽:“爲什麽每次我玩手機,你都要限制?”

媽媽回答:“因爲玩手機是你的欲望,需求應該被滿足,但欲望需要被控制。”

剛開始看到這個回答的時候,我覺得特別驚豔。連忙轉頭就說給了正在刷手機的女兒,可換回的,只有女兒的一個白眼,加臥室關門聲。

後來我開始反思,才發現:

道理沒錯,但講道理的方式錯了。

當我們給孩子講道理和經驗的時候,其實是讓自己站在了道德高位上去教育孩子,這對于年幼的孩子,或許還有一點效果,可一旦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就會開始反抗這種被教育的相處模式。

這種教育方式,把父母推到了孩子的對立面,高高在上的壓倒,而不是和孩子成爲一體,用親子間的親密感,進行平等地交流。

有壓迫,就有反抗。

想明白這一點後,我轉換了自己的互動方式。

我先自己躺那裏刷了一會兒手機,然後著急忙慌地開始趕工作。

當然,我把這一切都展示在女兒面前。

之後,我和她狀似無意地聊天,向她訴苦自己,因爲玩手機太久耽誤了正常工作。並向她取經,問她是怎麽規劃玩手機和學習時間的?

一開始,女兒並不太信任我。但看到我是很真誠地向她求助後,瞬間打開了話匣子。

不但和我分享了很多她規劃時間的方法,聊到興起,還對我反省,說她自己最近也有些懈怠。

我脫口而出那句:“因爲玩手機是你的欲望,需求應該被滿足,但欲望需要被控制。”

沒想到女兒的態度和第一次聽我說這句話時完全不同,連連表示認同。

這時我才反應過來,同樣都是講道理,之前我是以父母這個管教者的身份,告訴她我要她怎麽做,說白了,是我的一廂情願。

但這次,我是和她站在了一起,成爲了能理解她的並肩作者的戰友,而那個所謂的道理,只是我們平等溝通後一起得出的感慨和總結。

一個是父母的道理,一個是孩子覺得是自己悟出的道理。

一個是把孩子當成了從屬,一個是和孩子有了共鳴。

只是改變了我們的互動方式,但結果卻完全不一樣了。

難怪有心理學家說,真正最高級的養育,不是父母用“對”的方式,去養育“對”的孩子,而是父母用“同”孩子的方式,和孩子一起發現真實的內心和需求,並做出改變的過程。

父母和孩子,是可以成爲彼此的精神戰友,一起共進退、共成長的。

3 阅读:422

嗨豬的家庭

簡介:本號主要以分享親子教育、育兒、家庭關系等爲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