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馳:國內太卷,去海外發展

汽車門 2024-05-17 09:30:22

近日,愛馳汽車內部人士透露稱:“由于中國市場競爭激烈以及定價壓力,我們沒有繼續留在中國市場的計劃”。

據了解,愛馳汽車計劃將未來的銷售重點集中在德國,且已經在德國設立歐洲總部。目前,品牌尚未計劃將生産工作從中國轉移至歐洲,旗下車型將繼續在中國市場投産,並出口至歐洲等市場銷售。

愛馳汽車的生存經曆可以用幾經周折來形容。作爲國內較早成立的造車新勢力品牌之一,它也曾被稱爲是最靠譜的造車新勢力。

然而,愛馳汽車自2023年3月開始,就先後被爆出資金危機、拖欠員工工資、員工需社保自繳、總部辦公室欠款退租、工廠停工等負面消息。直到今年3月,愛馳汽車又被傳出即將複工,將放棄國內市場主攻海外的消息。

目前,愛馳汽車官網在售的車型僅有兩款,分別爲愛馳U5、愛馳U6兩款中型SUV。數據顯示:愛馳汽車2020-2021年的國內銷量分別爲2600輛、3011輛,這樣的成績甚至比不上當時部分造車新勢力一個月的交付量。2022年,旗下的愛馳U5全年實現4540輛車的銷量,在SUV領域內銷量排在第235位,市場表現實在難言出色。進入2023年,愛馳汽車的銷量情況變得更加萎靡。

近幾年,威馬汽車、天際汽車、恒大汽車、自由家、雷丁汽車等車企都相繼離開了大衆的視野,其中不乏包含著資金鏈緊張、融資危機、停工停産等各種原因。

“淘汰賽”成了被業內人士提及次數最多的詞彙之一。特斯拉、比亞迪等新能源巨頭率先叩響“價格戰”的扳機;長安、吉利、長城、廣汽等傳統車企的加速轉型,更是大幅加劇了車市的競爭烈度。此外,理想、極氪、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們也不甘示弱,迎頭追趕。

競爭白熱化的情況下,各家車企都卯足了勁爭取活下來,而愛馳汽車面臨的困境只是三線新勢力車企的一個縮影。

相比國內市場,海外市場更受愛馳汽車的重視。愛馳的CEO付強曾表示,國外新能源市場沒有國內競爭那麽激烈,對新能源的接受程度較高。因此也將海外市場作爲愛馳汽車的主攻方向。但尴尬的是,自2020年5月首批車型正式出口到2022年末,愛馳汽車的海外銷量僅有6264輛。

2024年5月15日,愛馳汽車歐洲公司將在美國借殼上市。其與在納達斯克上市的SPAC公司簽署了業務合並協議書,將爲歐洲市場提供電動汽車。

同時,愛馳歐洲公司的股東也將獲得新發行的Hudson Acquisition l Corp.普通股,股權估值約爲4億美元。而這項交易預計將于2024年12月31日前後完成。

對于自身缺乏造血能力的愛馳汽車而言,單純依靠一級市場的融資難以維持,上市是拓展融資渠道的最優選。

盡管愛馳汽車開始試圖把目光轉向海外市場,尋找新的生存辦法,但就當下來說,提升自身産品的競爭力才是愛馳汽車需要做的。

0 阅读:10

汽車門

簡介:汽車行業的“大事、小事、趣事、糗事”一門網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