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過60km/h都沒用,華爲小鵬爭論的AEB,吉利效果更好?

路咖汽車 2024-05-20 16:56:58

作爲中國品牌燃油SUV“三劍客”,吉利博越L迎來了新款。新車延續了這一經典IP,純燃油的動力定位。不過其中AEB這個産品亮點,近來似乎更多是聽到新能源,特別是新勢力車企的爭論。比如此前華爲與小鵬的隔空對話,就點燃了該話題的熱度。使得AEB至今都是20多萬元,用戶主要定位爲中産群體消費者的新能源車們,所著重介紹的技術點。可是頂配價格都不超過15萬元的吉利新博越L,而且還是一款純燃油車,也來宣傳自己的AEB。這到底是蹭熱度,還是無意扒掉了衆多新勢力們的底褲了呢?

車速超過60km/h,不存在AEB?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到底什麽是AEB。Autonomous Emergency Braking,字面意思就三個關鍵詞:自動、緊急、刹車。即便定義起來如此簡單,但對部分新勢力車企而言,依舊“忽略”了其中“緊急”部分。

怎樣判定車輛行駛過程中的緊急情況?這點恐怕與車輛本身無關,而與車輛所行駛的路況息息相關。簡單來說,在封閉道路上,交通參與者極爲單一,基本以車輛,甚至以乘用車爲主時。所謂能夠遭遇到的緊急情況,其實絕大部分都是主觀性的,也就是駕駛員沒有觀察到位。更場景化一點,比如說未能保持合理車距,未能觀察固定、臨時擺放的道路標識、標牌等。最終導致刹車距離不夠,引發車輛碰撞等後果。

而以上描述的場景,顯然不能納入AEB的工作場景之中。從造成事故隱患的根本原因出發,主觀失誤遠高于客觀因素。從AEB的工作邏輯出發,自主刹車也無法替代人工介入。比如說部分車企的AEB在駕駛員接手刹車之後,即會停止系統介入。最後從實際體驗出發,封閉道路條件下,將高速駕駛中的車輛突然完全刹停,這本身也是極具安全隱患的事情。更別說,在這一工作邏輯支持下,AEB過大的控制權背後,同樣還有無法規避的誤判問題。

于是歸納下來,其實汽車遭遇緊急情況,也就是所謂“不可抗力”因素。即,超越了多數人,在正常觀察力、精力等主觀條件下,也無法規避的道路事故。比如盲區內的鬼探頭,不規則行駛和停放的機動車與非機動車,以及其它移動或固定的中大型障礙物等等。這樣歸納起來還是太複雜,最直接的依舊是以速度來做標定。因爲以國內的道路條件來說,想要在正常路況下遭遇以上“緊急情況”,也就是非封閉式道路,即限速基本在60km/h以內。而隨著道路限速條件的收緊,客觀上對于AEB的需求則是提升的。

而從另一條刹車曲線來說,無論你感知硬件多精准,判斷執行多迅速,最終都是需要刹車系統完成執行。而在100km/h的巡航狀態下,想一次刹停,一般都需要40m左右的刹車距離。以吉利新博越L爲例,其官方百公裏刹車距離進入了36m內。並且作爲燃油車,也就意味著整車重量會遠小于同級別的新能源車。也就是說,輪胎與刹車的衰減壓力,會更小。即便後者在出廠狀態下普遍也配備了相當奢侈的刹車與輪胎規格。

所以總結下來就是,需要在高速狀態下進行刹停動作的需求,這種場景並不能算嚴肅的“緊急”需求。而需要緊急刹停,且次生安全隱患較小的需求,在主觀與客觀兩方面影響下,其車速表現一定不會過快。從綜合判斷的臨界點來看,這一車速的上限最多達到60km/h。還是參考吉利新博越L的測試,在鬼探頭項目中,鎖定的車速爲50km/h(正面識別時,車速爲60km/h)。

做好AEB,不需要堆料?

可以發現,部分新能源車企將AEB的對比,引到了比更極限速度的刹停能力上。這充其量只能叫車輛主動介入刹車的能力,而不能算是AEB。後者比的不是車速,而是真實需求工況下,如何更快、更准、更狠地把車刹停。

其實在更快、更准方面,新能源車是有先天優勢的。傳統燃油車由于發展曆程較長,雖然後期在電氣化設備方面迎來了諸多升級,但執行邏輯上還是依賴單獨ECU控制。再加上總線串聯,車輛內部信息的傳遞自然也得分先後。即便是安全系統的優先級更高,但在沒有額外增加一條硬線通訊的前提下,信號的傳遞效率和安全性仍然是有限的。

能夠解決信息傳遞問題的根本辦法,還是跳脫出傳統燃油車堆砌ECU的思路,轉由電氣化程度更深的域控制,也就是集成化路線。以吉利新博越L爲例,雖說它基于的CMA架構,並非是純電平台。但控制域這方面依舊爲電氣化打下了基礎。采用了較爲主流的智駕、座艙、動力系統分別歸納控制的集成化方案。

而聽到智能駕駛,用戶似乎已經天條件反射的,聯想到那些高大上的宣傳話術。其實僅從AEB的角度來說,它很有用,但它其實並不貴。從成本出發,實現AEB並不需要多麽昂貴的感知硬件。比如激光雷達這種“高級貨”,對實際AEB的應用,並沒有多少加成效果。這與前面我們先剔除高速巡航場景的觀點是相呼應的。而在AEB工作中,僅靠前置攝像頭就可以起到夠用的效果。簡單來說,識別到障礙物比清晰識別障礙物更重要。所以即便單目式攝像頭無法精確判斷距離,且分辨率無法與激光雷達相提媲美的情況下,絲毫不影響它對AEB功能的感知效果。再加上傳統雷達的布局點就比較低,雖然疊加理論效果肯定更有潛力。但它的偵測效果和覆蓋場景,顯然沒有攝像頭對AEB影響更大。

總之,標准的AEB功能並不“吃”硬件。相對而言,經年累月的大範圍數據積累,車內數據的傳遞速度,以及刹車系統的調校與衰減控制,甚至還有輪胎的匹配與養護等等。才是構成AEB是否能夠出色完成工作的核心要素。而在剔除所有光鮮的包裝後,我們也會驚喜地發現,AEB並不是所謂的高大上功能。在正常的用車場景下,十來萬的燃油車,也一樣可以擁有優秀的AEB功能。

0 阅读:123
评论列表
  • 2024-05-21 08:54

    華爲系60km以上的測試是假的?

  • 2024-05-20 18:03

    華爲系60km以上的測試是假的?

  • 2024-05-22 10:02

    理想:我的車高速120時速看到廣告牌假車刹停了,問界115識別不了灑水車追尾死了仨!不是誰吹的好它家的就好,有些車費命!

  • Ivy
    2024-05-21 09:33

    單單這個外觀就讓我喜歡的不得了,趕緊上市吧,我好提車

路咖汽車

簡介:秉承專業態度,創作有趣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