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當VOGUE主編,郭敬明也能再火十年

潛水魚X 2024-03-15 20:30:35

文 | 李小溪

編輯 | 何潤萱

20年來,這個男人持之以恒地將自己肉身抛進輿論,練就一尊流量金身,紅與黑都是他的圖騰。如此易碎流逝的年代,在此種頑強面前,怎能不生出幾分敬意呢。

憑借還未殺青的《大夢歸離》,以及將擔任《VOGUE》中國版主編的傳聞,郭敬明又一次翻紅。

20年前,郭敬明從發表小說《幻城》開始,就穩坐紙媒時代青春疼痛文學銷量榜首。10年前,改編自他自己同名小說的《小時代》四部曲以17.84億的總票房,成了當時商業電影最成功的系列。

沉寂數年沒有新作産出後,去年,郭敬明換上新馬甲“顧曉聲”複出,拍出古裝玄幻劇《雲之羽》,踩中“男色消費”潮流,“你永遠可以相信郭敬明的審美”,熱門詞條如是說。

一路叫罵又叫座,永遠不下牌桌,郭敬明究竟有何過人之處?

反複翻紅

郭敬明的初次走紅還要追溯到本世紀初的“文學盛典”——新概念作文大賽,韓寒拿獎後,郭敬明連續兩年參賽並蟬聯一等獎,他在《萌芽》上連載的玄幻小說《幻城》因讀者反響強烈,很快被擴寫成長篇小說出版,上市幾個月,銷量就突破五十萬冊。

很快,郭敬明開始辦雜志,旗下聚攏了一幫年輕作者。他自己也筆耕不辍,兩三年的時間裏寫出了《夢裏花落知多少》《夏至未至》好幾部青春小說,銷量均過百萬。2006年他成立柯艾文化,從一名作者搖身成爲資本本身,變成了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時年郭敬明僅23歲。

也是這一年,郭敬明的《夢裏花落知多少》抄襲莊羽《圈裏圈外》一案迎來終審判決,法院認定其構成整體抄襲,春風文藝出版社與郭敬明多年合作告終。外界看來,這位天才作家書籍禁售,已是聲名盡毀。

郭敬明公開道歉微博截圖

雖然大衆層面社死,郭敬明卻在悶聲幹大事。除了依舊産量依舊驚人,相繼出版《小時代》和《爵迹》系列,他還搞起文學選秀,把選手當偶像培養,開專欄、拍封面、做推廣、上綜藝,《最小說》成爲頂刊,他旗下的作者則是刊中頂流。

不過,隨著時代變換,郭敬明的出版帝國夢逐漸瓦解。落落、早期美術總監hansey相繼出走,在接受《南方周末》采訪時,落落說當時自己只拿到稿費,連續4個月沒有拿到工資,她不知道怎麽和郭敬明相處,“因爲你不知道怎麽他就不高興了。”而伴隨讀者群的成長,《最小說》變成了過時的學生讀物,有些拿不出手了。

文學雜志變成了夕陽産業,據品玩報道,2011年初,曾經發行量上百萬份的《十月》《收獲》《當代》《花城》發行量都跌至10萬份以下。《最小說》銷量還在漲,但也是時代的余晖回光返照罷了。

後來的故事廣爲人知。2012年,郭敬明轉型做導演,起手就是《小時代》四部曲,一邊被罵世紀大爛片沒有一部在豆瓣及格,一邊仍以17.84億的總票房成了當時商業電影最成功的系列。他本人則成爲大IP,《幻城》《夏至未至》《悲傷逆流成河》先後被影視化,同時他頻繁現身綜藝,和李誠儒上演唇槍舌劍,《演員請就位》一度成爲因他現象級話題綜藝。

《小時代》四部曲豆瓣評分

直到2020年賀歲檔的《晴雅集》,因爲“倭風”惡評和劇情設計被傳抄襲《奇異博士》等複雜原因,《晴雅集》上映不到10天,就被迫從影院下檔。受傷的郭敬明的導演生涯就此止步。

然而,郭敬明不會輕易淡出公衆視野。沉寂不到三年,他披著馬甲出山,再度翻紅,這波熱度延續至今。去年《雲之羽》播出,敘事災難,但“質感無敵”,如今的明星爆改,可能師承郭敬明,畢竟在他口中,張淩赫和虞書欣都在他手下留下了“20多歲最美的樣子”。剛剛殺青的《大夢歸離》,郭敬明片場怒斥主演程潇,說她換衣服太慢耽誤拍攝進度。本以爲評論區大型粉絲護愛豆現場,然而卻一水的都是誇贊小四專業。

《雲之羽》

不久前,《VOGUE》主編章凝官宣離職,不知是民心所歸,還是黑子玩梗蹭熱度,郭敬明要繼任《VOGUE》主編的消息不胫而走,而後傳聞又稱郭敬明已經敲定了創新媒體總監一職。

總結郭敬明的翻紅路徑可以發現,他深谙流量法則,善于把自己打造成特立獨行的IP,同時極富有商業頭腦,切換賽道時機極准,他不翻紅誰翻紅。

他的法寶

反複翻紅的郭敬明,有其法寶,有些在他作家時期就已經學會,比如炒CP、講八卦、炫富,有些則是後來習得,比如鼓吹審美,還有一些則是精准號脈時代情緒,比如男色消費、發瘋、拜物等。

如今被诟病最多的炫富病,郭敬明在《最小說》時代就已顯露無余。“BIE別的”最近考古《最小說》的副刊《I WANT》發現,十幾年前郭敬明就在向全國廣大中小學生全方位展示自己的奢華生活:阿瑪尼床品、皮帶腰帶手表都是愛馬仕。

這本別冊同樣展示了一些如今看來司空見慣的粉圈操作,其中自然包括炒CP、八卦等古早翻紅黑魔法。他旗下的年輕作者,同性配對炒CP是躲不過的玩法,賣腐擦邊輕車熟路。八卦對象則包括郭敬明在內的所有作者和員工,內容勁爆包括某員工買了一根震動棒形玩具、某男員工愛刷睫毛膏、某男作者做了光子嫩膚,以及郭敬明繁瑣的晚間護膚routine等。

這些法寶,在郭敬明的影視劇中得到了承襲。《小時代》的炫富、人均亂搞的CP亂配,《雲之羽》開播時,郭本人帶頭推薦觀衆入手“all雲”,異性戀、耽美、百合的廣撒網式CP大亂炖。

沿著炫富路徑,郭敬明很快習得了另一項法寶——審美鼓吹。在《小時代》拍攝時,他和主演們就樂于在采訪中透露某高奢定制、某家具陳設均出自郭本人收藏,流露一絲品味不俗的意味。而從《小時代》《爵迹》到《大夢歸離》,郭敬明的選角標准無他,就是誰美選誰,說服虞書欣和張淩赫出演,靠的就是“留下20多歲最美的樣子”的承諾,最後他對自己審美成品也相當滿意,自稱爲“顔值狂潮,顔狗盛宴”。

《雲之羽》

不得不承認的是,雖然郭敬明講不明白故事,但在畫面上還是在認真抵達觀衆。看夠了古偶醜男醜女遍地、妝造寡淡,大燈一開鏡頭一片白,觀衆對郭敬明審美也逐漸買單了。如今在微博和小紅書上,輸入“郭敬明審美”,跳出來的詞條是#郭敬明審美有點東西#和#郭敬明審美VS王一栩審美”“郭敬明審美VS于正審美”,總之就是碾壓外加鞭屍了。

郭敬明也精准踩中了當下男色消費和發瘋的時代情緒。從作家時期起,他就尤其擅長鋪陳男性角色的“美貌”,比如他寫《小時代》的周崇光——“金褐色的眉毛濃密得像兩把匕首,眉骨高高地隆起,目光鑲嵌在深深的峽谷裏,筆直的鼻梁讓他的五官擁有了亞洲人無法擁有的深邃……他齊膝短褲下露出毛茸茸的小腿,在燈光下反射出金色的光芒。”

到了鏡頭下,郭敬明讓“男人的美”變成實物,不論是陳學冬、吳亦凡還是丁程鑫,都得裸露上半身秀出腹肌,反複慢鏡頭,加上大光圈,千篇一律,與其說是迎合觀衆,不如說是滿足他本人,順便讓觀衆過一把“男色消費”的瘾。

而早年間,在《演員請就位》,給偶像出身、沒有經驗的何昶希發S卡,原因是他“美”,與行業前輩爾冬升、李誠儒進行一些不知所雲的辯論,以及在《小時代》中“發爛發臭”“林蕭,你現在罵人……”等空洞乏味的台詞,都變成了發瘋文學的注腳,超前地迎合了時代情緒。

《小時代》著名台詞

甚至他曾經明目張膽的炫富,如今也變得沒有那麽討厭,畢竟人均渴望發財的當下,財的外露顯得也沒有那麽不能接受了。

郭敬明之“最”

正如郭敬明給自己公司取名“最世文化”,雜志叫《最小說》一樣,他本人也是一個追求 “最”的人。

他寫書拍戲都偏愛極致慘烈的人物和情節,《悲傷逆流成河》裏的主角極度矯情,情節黑暗到病態,一群高中生最後幾乎集體下線。《小時代》則是極致的空洞,一群俊男美女表演“最深刻”的愛恨情仇,閨蜜睡了男朋友,宴會上在他頭頂潑紅酒。《小時代》系列電影成爲爛片中的戰鬥機,也是因爲極致的華麗、極致的空洞,以及極致的拜金主義。綜藝裏,他點評學員,高頻詞也是缺乏矛盾、缺乏戲劇性,也看得出他對drama的執迷。

對于他鏡頭底下的男性,則有兩種極致,一種陰柔病態,像狐狸精;一種身體如藝術家雕刻,聖光一打,虛幻得不像人間凡胎。類型上則執迷于奇幻,男性角色都在他的男凝之下,呈現一種審美惡趣味。

具體來說,他的現代戲一般要求男演員五官是深邃歐式風格,比如《小時代》裏他用到的錦榮、任言恺、鳳小嶽;漫改就必須是單眼皮吊梢,比如《晴雅集》裏的趙又廷、鄧倫;古代戲則追求五官精巧,張淩赫、侯明昊就是此類。

對外界的批評,郭敬明有一套圓熟的矯正認知的方法,精通一種左右言他的話術。面對抄襲的鐵證,他可以賠償,但拒不道歉,他在自己博客上寫:決不會迫于壓力而放棄了自己的原則,放棄了曾經創作時的辛苦,放棄了所有依然喜歡著我的文字的人的希望。抵死頑抗,,用“時間會證明我到底有沒有才華”爲自己洗脫。

魚此前總結過(詳見➡️被嫌棄的郭敬明的前半生),郭敬明在聰明之余,擅長的根本還是詭辯。當李誠儒說他筆觸不深刻,他“偷換概念”並祭出詭辯論理論“存在即合理”——“你可以不喜歡你不喜歡的東西,但請允許它存在,你可以繼續討厭你討厭的東西,但請允許別人喜歡。”

關于郭的抄襲,學界也曾有另一種聲音。德國弗萊堡大學漢學系教授漢甯森曾在其研究專著中指出,雖然《夢裏花落知多少》和《圈裏圈外》屬于一個文類,但《夢》可以算得上獨立的藝術作品。但支持郭的聲音微弱,且易被打上“政治不正確”的嫌疑,而郭本身的強硬態度也不被大衆喜歡。因爲大衆需要的是二元的、黑白分明的東西。

有人說,郭敬明追求極致背後是極深的自卑和自負。他不像江浙滬獨生子韓寒,退學、玩賽車、和人在網上對罵,一身的松弛感。他神經敏感且對窮有深刻體認,一早學會鑽營,越是得不到越要得到,並且要最好的,證明自己。

一個被全網反複引用的例子是,他曾在魯豫有約接受采訪時描述過自己到上海上大學的落差感:全班就他一個外地人,聽不懂同學講話,身邊的同學永遠在用最新款的手機,穿著名牌,自己用著最老土的手機,不能出去逛街,不能去餐廳,只能吃食堂,覺得整個城市都不屬于自己。

《魯豫有約》‍

他證明自己的方式是一年就學會上海話,當上帝給他打開寫作這一扇窗時,他産量驚人,當他的寫作能成爲一門生意時,他立馬精明地用它賺錢,搜羅來一群年輕作家,把自己變成一個商人。

但我們不得不承認,現在羨慕江浙滬獨生女的我們,也與20年前來自內陸小鎮的郭敬明實現了精神共振,就像廈門大學教授楊玲在她的書裏寫的那樣,在我們這一代人的青春期,只有郭敬明真正看到了我們那些中二的情緒。也許我們現在不喜歡郭敬明,但沒必要矢口否認我們曾經迷戀過郭敬明。

20年來,這個男人持之以恒地將自己肉身抛進輿論,練就一尊流量金身,紅與黑都是他的圖騰。如此易碎流逝的年代,在此種頑強面前,我們怎能不生出幾分敬意呢?

*本文圖源網絡,如侵權聯系刪改

運營|三土

校對|刺梨

今日思考題:你喜歡過郭敬明嗎?

⤵️歡迎「關注」潛水魚X 並設爲星標⭐️

0 阅读:5

潛水魚X

簡介:關注劇集,流行文化和新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