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稱“教育回報率越來越低”,網友卻越來越清醒:投胎才是學問

半刻閑情 2024-05-06 14:36:01

三聯周刊發表了一篇以“教育回報率越來越低”爲主題的文章,能在這種時候提出此類問題,是值得點贊的。

這一點從微博的顯示就能看出來,既說“該話題違規不予顯示”,下面又顯示的清清楚楚。你甚至弄不清他們的葫蘆裏賣的是什麽藥。上半句是“我同意”的表達,下半句是“反對”的具體操作。

顯然,三聯生活周刊這篇報道對有的人而言,至少也是不合時宜的。

該報道中用了一些數據來證明教育回報率越來越低這個事實,比如《中國人力資本報告2023》中提到的,城鎮男性教育回報率從2008年的8.3%,降低到2020年的5.7%。女性同樣從10.0%降至6.0%。

並且問題沒有停下來,隨著教育投入成本越來越高,而通過提高學曆來獲得高收入卻越來越難,回報率會繼續降低。

3000塊錢你雇不到一個農民工,但卻有數以萬計的本科畢業生擠破頭搶這份工作。

這種現象並不僅僅只是媒體意識到了,很多打工人自己的內心同樣清楚。大多數資源與機會都在被壟斷,除非經濟蓬勃快速飙升,令生産力缺乏,否則變局與意外的概率相差不大。

看評論裏的內容也能得出結論,大部分網友對三聯這種觀點是認同的,有人說“投胎才是學問,讀書不是。”也有人說,“人生的分水嶺是羊水。”這些評論,其實與之前互聯網上大熱的另一句話所表達的含義完全一致:好的工作就像艾滋病一樣,只靠母嬰,血液,和性傳播。

學曆的“卷”也是原因之一,全都是本科生,本科生自然也就不值錢了。幾十年前,一個大專生都是令人羨慕的文憑。而這種競爭,並非是正常的“卷”。高壓的學習,早已脫離了“知識”和“教育”的本質,更多只純粹的追求一個分數上的領先。

衆所周知,那僅僅只是一個分數。出了那道門,分數什麽也代表不了。

我昨天還看到了某地一中學學生自發發布的“告全體xx書”,內容直指校長王某某,長期高壓管理,導致一個月內接連發生了兩起跳樓事件。

這種內卷,僅僅只是提高了分數,但卻降低了知識的門檻,同樣也降低了學曆的含金量。

當然,這些僅僅只是一部分問題,另一部分在“奇怪的機遇”。新的“機會”,總那麽不正常。你會發現,一些奇怪的價值觀和走向反而更有市場。

最典型的就是直播帶貨,動辄幾億成交量,各個小學初中畢業的主播賺到盆滿缽滿。某些人覺得這也是好事,成交量帶來的同樣是稅收,同樣促動經濟發展。但問題在于“需求量並不改變”,主播這種第三方中介吃飽了,市場也飽和了,那麽餓死的就是另一批人了。

當然帶貨也是一種自由,但問題在于同樣的東西,爲何帶貨主播能“賣的更便宜”,産品的質量真如他們所說的一樣嗎?某些帶貨主播一次又一次的被曝出質量問題,甚至是食品安全問題,但他們依舊可以繼續蠱惑觀衆,搶奪市場,估計用不了幾年就要准備移民了。

這是一個不正常且奇怪的走向,但這種現象卻一直在野蠻生長。你看線下、甚至是線上倒閉的店鋪,真的只因爲經濟的原因嗎?卷鋪蓋回老家的那些小商店老板,他們很清楚最低能把價格降到什麽程度,只有再降不如關店的時候,他們才會選擇倒閉止損。

你看那通天的巨塔,每時每刻都有人往下跳,小時候我不懂,以爲那是雪花。

這是“白色巨塔”裏的一句話,以前看到的時候並不懂,覺得作家信手拈來了一句怪話。再次回味,已不再是那麽一回事了。

本文來自公衆號“走讀新生”。

4 阅读:1308
评论列表
  • 2024-05-07 08:29

    分水嶺指的是羊水的水

  • 2024-05-09 21:58

    生意才講回報率,教育現在就是生意。

  • 2024-05-11 01:58

    越來越向阿三看齊了[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07 12:47

    投胎是今後科技的未來

半刻閑情

簡介:時事新聞、搞笑視頻、影視剪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