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星球大戰》,《沙丘》的前世今生

迷影生活 2024-03-20 22:33:48

如果說2021年的《沙丘》仍然讓不少評論家對該片的敘事節奏和劇情鋪排頗有微詞,那麽三年之後的《沙丘2》則用遠超前作的出色表現徹底打消了業界和觀衆的疑慮,並讓所有人都堅信,該系列將會成爲屬于我們這個時代的科幻史詩。

傳奇故事的誕生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國俄勒岡州流沙漫天,生態環境惡化的現實問題吸引到了身爲新聞撰稿人的弗蘭克·赫伯特注意。

彼時的弗蘭克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雖然此前已經有過幾次小說寫作但都沒有取得成功,但或許正是這種身處底層的磨練,讓本打算爲雜志社撰寫“俄勒岡沙丘”文章的弗蘭克在收集大量資料進行研究分析之後,決意創作一部以“沙丘世界”爲主題的曠世巨作。

在經過長達數年的艱苦創作後,弗蘭克終于創作完成《沙丘》,但這部在如今看來具有劃時代意義的非凡著作在當時卻不受出版商青睐,先後被退稿二十余次才得以成功出版。

小說一經面世便受到了讀者和媒體的一致褒贊,並在數年間先後拿下象征著科幻文學領域最高獎項的星雲獎和雨果獎。

小有成就的赫伯特在此後人生中先後創作了六部沙丘系列作品,該系列作品以厄崔迪家族作爲故事主要角色,虛構描摹了橫跨數萬年的未來文明進程和星漢燦爛的宇宙景觀,集生態學、政治、宗教、哲學、科學發展于一體,讓全世界數以萬計的讀者沉浸于“沙丘宇宙”無法自拔。

《沙丘》系列之所以能夠被稱爲具有劃時代意義的科幻巨作,有著諸多原因,但最爲重要的一點便在于小說作者弗蘭克·赫伯特嚴謹的科學態度。

今天的讀者和觀衆可能很難想象在這部創作于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小說中,就已經包含人工智能發展、生物進化研究等相關方面的內容。

小說中對那顆黃沙漫天、引人向往的沙漠星球“厄拉克斯的種種基礎設定在近年來更是被一些科學團隊證明是相當現實合理的。

這樣的研究結果無疑是令人震驚的,這意味著在沒有超級計算機優勢和氣候模型建模的上世紀六十年代,弗蘭克依靠自己研究創作,就創造了一個在六十年後依舊非常真實可信的沙漠行星。

無可替代的曆史地位和不盡如人意的影視改編

隨著影響力的不斷擴大,弗蘭克的”沙丘“系列作品開始擁有越來越多的忠實讀者和粉絲,並且深深影響了不少科幻影視和電子遊戲的創作,諸如後來的《星球大戰》、《阿凡達》等科幻影視作品在世界觀設定上都對《沙丘》進行了借鑒。

然而不幸的是,盡管有如此之大的影響力,但《沙丘》系列IP的影視改編卻始終沒能走上正軌。

早在1971年,曾經負責制作拍攝《人猿星球》系列電影的一家影視公司就曾買下《沙丘》系列的影視改編權,但因爲制片人自身原因,這次影視改編最終沒能實現。

數年之後,曾經執導《聖血》、《聖山》等著名邪典電影的俄裔智利導演佐杜洛夫斯基開始籌拍《沙丘》爲了讓該片成爲曠世奇作,老爺子找來了一幫文藝圈大佬准備大幹一場,但卻因爲沒有一個電影公司願意承擔該片高昂的制作成本,而最終宣告流産。

再之後就是堪稱曆史災難的大衛·林奇版《沙丘》電影,該片糟糕的口碑和難以回本的票房成績讓《沙丘》的影視改編愈加艱難。

然後就到了2000年的《沙丘魔堡》和2003年的《沙丘之子》,這兩部劇集最終都無疾而終。似乎是曆史冥冥之中注定好的,維倫紐瓦最終接過了導筒,成就了如今擺在我們眼前的《沙丘》系列電影。

0 阅读:18

迷影生活

簡介:最貼心的電影推薦,最有溫度的影視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