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瓶兒的放棄抵抗,既是對從前的追悔,也是放下屠刀的表現。

樂言悅讀評紅樓 2024-05-02 03:04:21

原來看到西門慶在李瓶兒死時,滿腹委屈地對應伯爵說:“我又沒曾虧欠了人,天何今日奪吾所愛之甚也!”

認爲那厮真是無恥,害死武大花子虛,還敢說這樣的話。

現在想起西門慶這句話竟有些感動,他能這樣說,至少在心裏曾反思過,自己有沒有虧欠別人。

不管他得出怎樣的結論,在那個利益至上的年頭,身處俗人堆裏,能去想就是一點善根。

《金瓶梅》的世界不是沒有神。

潘金蓮對未來破罐子破摔,“街死街埋,路死路埋,倒在洋溝就是棺材”。

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說這話有兩種可能:一是她很知道那就是自己的結果;二她爲掩蓋內心的恐懼故意裝作完全無所謂。每天錦衣玉食,閑聊算命,爲什麽忽然憑空說起生死那些大題目?

潘金蓮認爲自己沒好結果,自然是根據自己的所作所爲推斷出來的,她看似毫無顧忌地背德,實則心中已根據道德標准給自己做了判決。

官哥兒死時,聽孫雪娥曆數潘金蓮的惡行,說要洗眼看著潘金蓮將來怎麽死,李瓶兒道:“罷了,我也惹了一身病在這裏,不知在今日明日死,和他也爭執不得了,隨他罷!”

後李瓶兒病重,如意兒對王姑子說起李瓶兒得病的原因,李瓶兒“嗔”她說,打斷她道:“你這老婆,平白只顧說他怎的?我已是死去的人了,隨他罷了。天不言而自高,地不言而自厚。”

她做過一次虧心事,心虛到一直覺得花子虛鬼魂纏著她不放,她不想再做一次。

佛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李瓶兒的放棄抵抗,既是對從前的追悔,也是放下屠刀的表現。

沒有神的世界裏會有不盡的殺戮。

率先放下武器,就是一點神光。

西門慶的反思、潘金蓮的心虛,李瓶兒的放棄抵抗,他們各自都有所領悟,又都領悟得並不徹底。

無論如何,他們都往自我救贖的路上走了一步,雖然是近乎肉眼不可見的一小步。

但在一群混沌的人中間,星星之火似的一點良知,正是希望的燈塔,無論正經曆怎樣的黑暗,都將不可遏制地發展爲燎原之勢。

書末一幹鬼魂都被高僧超度轉世爲人,幾百年來人們對他們已脫胎換骨視而不見,只管揪住他們從前的罪惡不放,用道德、倫理評判他們、嘲笑他們,卻從未有誰祝福他們,祝福他們有朝一日能從黑暗中走出來。

不是通過世俗的上帝給予的忏悔機會,不依靠道德終于看到另一面給了他們應得的寬容,更不取決于後來的人們終于認清了自己附帶理解了他們,而是只因爲他們對自己的原諒。

他們承認他們度過了作爲人短暫的一生,盡力活過,得到過也失去過,他們能放手讓曾經的一切都成爲過去,願意在另一副軀殼裏重新開始,那就是他們的救贖之路。

也是所有人的救贖之路。



1 阅读:55
猜你喜歡

樂言悅讀評紅樓

簡介:感謝大家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