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視行當裏最苦最累的是編劇?不,是責編…

影視獨舌 2024-05-09 10:54:33

“被甲方逼著改到發瘋”“親生兒子最後面目全非”“一催尾款就是各種玩消失”……

前段時間,反映編劇生存狀態的電影《銀河寫手》上映。不少觀衆意識到,他們常想“寄刀片”的編劇可能是影視行業裏最苦悶的一個工種。

但事實上,影視行業苦悶的工種多了去了。單說劇本工作,有一個工種就比編劇更苦悶,那就是責編(也被稱爲策劃)。

《銀河寫手》

很多人認爲,責編給劇本挑毛病、提意見,經常“外行指揮內行”,放大編劇和責編的對立關系。

筆者本身有多年的責編從業經驗,又與三位老責編(其中一位已轉制片人)進行了交流。下文將詳細介紹這個工種的真實工作情況和面臨的問題。把這四個問題搞清楚了,你會更理解責編的處境和價值。

責編的作用是什麽?

責編,全流程跟進影視項目,負責在項目各個階段協調、溝通、解決問題,把控推進項目,是串聯和支撐項目各個環節的關鍵性崗位。

大小影視公司和工作室,或叫責編,或叫策劃(下文統稱爲責編),稱呼可能不一樣,不同級別體量的影視公司和工作室下面的責編,對崗位的工作內容和能力要求有所側重,但他們的工作內容基本涵蓋在以下範疇之內。

若非要從定義上辨析策劃和責編的概念,業內形成的共識是,策劃要對劇本創作提出戰略性的指導。

策劃像一個工程師,給項目和劇本提出“構想”,這個“構想”是否宏大和高遠,決定了作品的高度和深度。

責編類似于項目的技術員,聚焦于戰術層面和實操層面的解決辦法。好的責編有豐富的項目經驗,能提出很多切實有效的辦法來解決各種問題。

實際情況中,任職這個崗位的人素養、經驗、能力參差不齊。真正能夠承擔起戰略性劇本指導角色的,是監制或者專家顧問,跟公司裏或者制片人手下的責編不是一回事。

責編的工作內容,從前期評估篩選小說、找編劇、劇本修改、劇本定稿,到跟進拍攝、剪輯、審查修改等所有環節,要從頭到尾跟完項目,工作流程很長。

項目前期,責編要找選題、找編劇、審讀劇本,代表公司或制片人把控項目進度和劇本質量。責編一方面對公司負責,一方面對編劇負責,架接編劇和資方溝通的橋梁。

項目發行階段,責編需要輔助公司或制片人去跟平台溝通,將編劇的想法、公司的想法、平台的訴求溝通對齊,輔佐制片人一起推進項目。

有些項目中間會發生換編劇的情況,責編需要做中間的銜接工作。有些劇本在拍攝期間還在不斷修改,哪些東西是最初定下來的故事根基,哪些是平台希望保留的,哪些是導演希望加入的,都需要責編連接和疏通各方意見。因爲責編是最熟悉劇本情況的人,最了解劇本的初衷和核心創意。

項目剪輯階段,哪些東西是拍攝之後沒能實現,需要靠剪輯來補救的,責編需要看成片、出審片意見。送審修改階段,也需要責編跟進完成。

責編串聯了影視創作全流程,雖然相比編導演攝錄美,它不是一個獨立的工種,依托于制片人或者影視公司,但其功能和作用不可忽視。

責編的學問何處來?

類似于新聞“有學”還是“無學”的爭論,責編也是幹出來的,不是學出來的,實踐經驗最重要。凡是自認“專業”的一般都會被打臉。即使是學院派,也容易掉進經驗主義、教條主義的誤區。

在實際項目操作中,許多業內前輩在講戲時,每個人嘴裏的詞彙、叫法、說法不一樣,容易讓人迷惑。但其實他們在實戰中,對某一個具體問題的看法和方法是一致的。在戲劇理論層面,他們說的就是一回事。

許多東西一旦通了之後,很容易發現許多項目中劇本的病根所在。視頻平台興起的流行詞語,也並沒有超出這些老藝術家的語彙。

這需要責編自己在實戰經驗中去理解和領悟、分辨和掌握,可能剛開始只會困惑,但摸到戲劇的規律和方法論後,會重新領悟到書裏的理論知識。

有人說,天下戲劇所有的技巧和模式都在莎士比亞的作品裏,只要把莎士比亞讀明白了,所有的技巧就都明白了。這就是教人發現背後的藝術規律。

責編爲什麽累心?

好的責編既是編劇的“拐杖”和“導航”,也是公司項目的“拐杖”和“度量衡”。

每個階段都需要給領導做反饋,明確問題,提前預知風險、制定規避策略,保證履約順暢。

出現了問題,責編需要及時在兩邊做溝通協調工作,而不只是做傳達意見的“傳聲筒”。如果爲了提意見而提意見,就會成爲編劇眼中一道多出來的“阻礙”。

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怎麽才能讓編劇和資方互相信任,並形成良性循環,對于責編推進項目來說,非常重要。

責編、編劇、導演和平台等各方坐在一起開劇本會時,很多人會站在自己的業務角度或根據過往經曆提出自己的想法。每個人說的都有道理,但大家不在同一個語境裏對話,就出現了“各說各話”的問題。

責編需要在中間做精准“翻譯”,將一些務虛的、流行的、有迷惑性的詞彙,轉化爲符合藝術規律的語言傳達給編劇。

比如說平台要的“狗血”和編劇理解的“狗血”,是不是同一個“狗血”?你要的“女性向”跟他要的“女性向”,是不是同一個“女性向”?

很多時候,大家的理解並不一致,也沒有理解到位,看似聽懂了,氣氛一派祥和,等下一稿劇本改出來之後,大家目瞪口呆。這就是責編沒在中間做好“閱讀理解”和“翻譯”工作。

這兩年行業提出“降本增效”後,對責編提出了更高要求。市場上錢少了,公司對花每一筆錢更加慎重,編劇怕“白嫖”,不同意試稿,資方也遇到過付了定金卻寫得非常差的編劇。目前市場上甲方和編劇之間互不信任。

對于責編,最重要的工作是打通資方和編劇兩端的信任。編劇遇到方向性大改時會感到受欺騙,但劇本創作本身存在探索和試錯的空間,劇本發生“開倒車”的事也常有發生。

責編需要提前溝通,提前打好“預防針”。比如說清楚,我們是一個原創項目,目前有兩個要試的方向。

同時,管理領導和平台的預期,比如編劇在什麽時候能交出什麽樣的東西。編劇也不是神,有些問題不能指望他在短時間內完美解決。如果在雙方的溝通工作中沒有做到位,雙方矛盾加深,會形成惡性循環。

責編其實是一個很累心的工作。

責編會被AI取代嗎?

疫情三年如大浪淘沙,將影視行業中的“水分”擠走了,影視逐漸回到正常的創作軌道上來。但無論大環境怎麽變,好內容的標准從來沒有變。

這是一個篩選和“去僞存真”的過程,不是真正熱愛的人和不專業的人都走了,剩下的人留下來,把項目做到更好。

目前,各大視頻平台投入研發AI,未來AI將會成爲一個重要工具。可以預見的是,AI會省掉人工看稿的時間,能評估劇本和項目的級別,輔助人做基本判斷,以及處理一些文案文字工作。

AI可以幫你守住項目的下限,但很難突破項目的上限。

現在的策劃和編劇,相當于在“馴養”AI,給它投餵更多素材。比如說以前一些“另類”的好作品它評估不出來,隨著素材增多,它會評估出來,變得越來越精准。AI也在成長,這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過程。

項目怎麽優化到90分,這些需要人來做,尤其是項目中管理人的能力,這是AI取代不了的。

因而,責編崗位不會消失,只是從業者要有更高的劇本能力和更強的協調能力。

【文/雲煦】

0 阅读:0

影視獨舌

簡介:此用戶有點懶,還沒有正式介紹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