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十大名將排名

風滿袖 2024-04-12 11:07:25

東漢(25年—220年)是中國曆史上繼西漢之後的大一統中原王朝,傳八世共十四帝,享國一百九十五年,與西漢統稱兩漢。東漢時期,開國皇帝漢光武帝劉秀定都洛陽,因都城洛陽在西漢都城長安之東,故稱東漢。東漢時期,社會矛盾空前激化,最終導致了綠林赤眉起義的爆發。劉秀趁勢而起,延續“漢”的國號,最終建立了東漢王朝。190年,董卓挾持漢獻帝遷都長安,揭開了軍閥混戰的序幕。此後,東漢政治日益混亂,最終于220年被曹丕篡漢,東漢覆滅,進入了三國時期。下面列舉東漢十大名將排名。

第十名:皇甫嵩

皇甫嵩(? ~195年),字義真,安定朝那(今甯夏固原東南)人,中國東漢末年名將,雁門太守皇甫節之子,度遼將軍皇甫規之侄。

皇甫嵩出身于將門世家,最初被舉爲孝廉、茂才。漢靈帝時被征爲侍郎,後遷爲北地太守。黃巾起義爆發後,皇甫嵩與呂強上疏請求解除黨禁,被授爲左中郎將,與朱儁率軍鎮壓黃巾軍。戰後以功拜左車騎將軍、領冀州牧,封槐裏侯。 皇甫嵩到任後,上奏請求減免冀州百姓一年的租稅。後因得罪權宦趙忠、張讓而被罷免,改封都鄉侯。中平五年(188年),被啓用爲左將軍,擊破王國叛軍。晚年曆任車騎將軍、太尉、光祿大夫、太常等職。興平二年(195年),皇甫嵩病卒,被追贈爲骠騎將軍。

第九名:虞诩

虞诩(?—137年),字升卿,小字定安,陳國武平縣(今河南鹿邑武平)人,是東漢時期名將、著名政治家和軍事家。他的一生九次遭到斥責,三次被依法懲處,但剛正不阿的性格,一直到老都不曾改變。最初被太尉張禹召爲郎中,曆任朝歌縣長、懷縣令,平定朝歌叛亂。任武都太守,以增竈計大破羌軍,安定一郡,治理武都政績卓然,深受愛戴。後任司隸校尉、尚書仆射、尚書令等職,爲官清正廉明,剛正不阿,多次得罪權貴。

第八名:段颎

段颎(?-179年),字紀明,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東漢名將,西域都護段會宗從曾孫,與皇甫規(字威明)、張奂(字然明)並稱“涼州三明”。段颎少時學習騎射,有文武智略,最初被舉爲孝廉,爲憲陵園丞、陽陵令,有治理之才。後入軍旅,戍邊征戰十余年,曆任中郎將、護羌校尉、議郎、並州刺史、破羌將軍。他與羌人作戰先後達一百八十次,斬殺近四萬人,最終平定西羌,並擊滅東羌,以功封新豐縣侯。建甯三年(170年),段颎被征入朝,曆任侍中、執金吾、河南尹、司隸校尉等職,他黨附宦官、捕殺太學生,因而得保富貴,兩度出任太尉。光和二年(179年),權宦王甫罪行被揭發,段颎受牽連下獄,其後在獄中飲鸩而死。

第七名:賈複

賈複(?—55年),生年不詳,字君文,南陽冠軍(今河南省鄧州西北)人,漢族,東漢初期軍事人物,位列東漢雲台二十八將第三位。王莽新朝末年(23年),各地綠林軍起義,賈複也聚衆百人起義,自封將軍,後率衆投靠更始朝漢中王劉嘉,見更始政權混亂,賈複辭別劉嘉,轉投大司馬劉秀。此後賈複跟隨劉秀南征北戰,戰青犢起義軍、攻五校起義軍,隨征邺城(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內),屢戰屢勝。建武元年(25年),劉秀稱帝,賈複因功官拜執金吾,封爵冠軍侯。後又去洛陽(今河南省洛陽)攻打朱鲔,與白虎公陳僑大戰,在南方降服郾王尹尊,賈複升任左將軍。此後他擊敗更始淮陽太守暴汜,陸續攻打平定召陵(今河南郾城縣東)、新息(今河南息縣),降服赤眉軍。因功勳卓著,賈複在建武十三年(37年)受封膠東侯,享食邑郁秩、壯武、下密、即墨、梃、觀陽六縣。賈複主動上交軍權,左將軍之位被罷,保留列侯,加封特進,仍然可參與政事。建武三十一年(55年),賈複逝世,谥號爲“剛侯”。

第六名:馬援

馬援(前14-49年),東漢扶風茂陵(今陝西興平東北)人,字文淵。東漢開國功臣,漢明帝明德皇後馬氏之父,東漢初年軍事家,因拜爲“伏波將軍”,後世又稱之爲“馬伏波”。馬援出生于官宦世家,先祖爲戰國時期馬服君趙奢。馬援早年任郡督郵,因私自釋放重罪囚犯,逃亡北地。王莽新朝末年被任命爲新成大尹(漢中太守)。王莽敗亡後,避亂涼州,依附割據隴西的隗囂。隗囂叛漢後,馬援爲光武帝劉秀謀劃,並往來遊說,離間隗囂部屬。劉秀稱帝後,馬援歸附劉秀。建武八年(32年),馬援助劉秀平定隴西。建武十一年(35年),任隴西太守,繕甲兵,修城廓,勸耕牧,安定西羌。建武十七年(41年),馬援被授伏波將軍,率軍平定交阯(又作交趾,東漢郡名,在今越南北部紅河流域),封爲新息侯。建武二十三年(47年),馬援率軍征伐武陵郡五溪蠻夷。建武二十四年(48年),病逝于軍中,享年六十三歲。建初三年(78年),漢章帝爲馬援平反,追賜谥號“忠成”,唐宋時配享武廟。

第五名:岑彭

岑彭(?-35年),字君然,南陽郡棘陽縣(今河南省新野縣)人,是東漢中興時期的名將之一,雲台二十八將之一。他原是新莽棘陽縣長,長期堅守宛城,抵抗綠林軍。後來歸降劉玄,封歸德侯,隸屬于劉縯。更始帝劉玄殺害劉縯後,他歸屬于大司馬朱鲔,遷淮陽都尉,轉颍川太守。建武元年(25年)歸降劉秀,拜刺奸大將軍,督察衆營。劉秀稱帝于河北後,拜廷尉,行大將軍事。岑彭率軍平定荊州,隨光武帝攻破天水郡,滅亡隗囂。建武十一年(35年),他率軍討伐蜀郡公孫述,大戰侯丹,直抵成都,但被公孫述派遣的刺客乘夜刺死,谥號爲壯。

     

第四名:吳漢

吳漢(?—44年),字子顔,漢族,南陽宛縣(今河南省南陽市)人,東漢開國名將、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第二位。吳漢曾任新朝宛縣亭長,後在漁陽郡販馬爲業。更始元年(23年),被任命爲安樂令。更始二年(24年)春,聞劉秀巡行河北,百姓歸附,乃勸說漁陽太守彭寵發兵助擊王郎。親率漁陽騎兵與上谷騎兵並軍南下。誅滅王郎後,以功封建策侯。繼爲大將軍,吳漢斬殺苗曾,奪其軍隊;與耿弇北發幽州十郡兵,與劉秀會師;又與岑彭襲殺更始政權尚書謝躬,占據邺城(今河北磁縣南)。幫助劉秀平定河北,協助劉秀建立東漢。劉秀稱帝後,吳漢任大司馬,建武二年(26年),吳漢統軍平南陽、新安等地,封廣平侯,而後平定掃滅劉永、董憲等割據勢力,擊敗檀鄉賊、邺西山賊等諸多農民軍。建武十一年(35年)吳漢率兵攻蜀,並在岑彭被刺殺後,奉命接替指揮。因兵力配置不當,被蜀軍挫敗。後按劉秀指令及時調整部署,建武十二年(36年),與蜀軍決戰,滅公孫述,幫助劉秀最終一統天下。建武二十年(44年),吳漢病卒,谥號忠侯。

第三名:馮異

馮異(?—34年),字公孫,穎川郡父城縣(今河南省寶豐縣)人。東漢開國將領、軍事家,雲台二十八將之一。元始五年(5年),爆發以綠林、赤眉爲首的農民起義,當時馮異擔任颍川郡掾吏,監督五縣軍事,與父城縣令苗萌據守父城,抵抗綠林軍。馮異巡視時被劉秀軍捉住,于是馮異歸順劉秀,並勸說苗萌一起歸順。不久,劉縯遇害,劉秀回還宛城,而馮異始終堅守父城,拒不投降更始政權,先後擊敗了更始諸將的十余次圍攻。後來劉秀擔任司隸校尉,經過父城,馮異開城迎接,被任命爲主簿。馮異跟隨劉秀到河北後建議劉秀獨自發展,得到采納。馮異隨劉秀到達信都郡(今河北冀州),到河間征兵,被任命爲偏將軍。更始二年(24年),馮異隨劉秀擊破王郎,被封爲應侯。又打敗鐵胫、于林闟頓王,並且跟隨劉秀平定河北。隨後馮異奉命鎮守孟津,擊敗了朱鲔、李轶的軍隊。建武元年(25年)劉秀在鄗城千秋亭(今河北柏鄉)稱帝。建武二年(26年)馮異封陽夏侯,幫助劉秀平定關中。建武六年(30年)平隴之戰中劉秀派遣的將領在隴右被隗囂打敗,劉秀派馮異進軍枸邑,馮異率軍大破行巡,北地諸豪長耿定等人的地都被馮異收歸。建武九年(33年),祭遵去世後,劉秀封馮異爲征虜將軍並統率原本祭遵的部隊。建武十年(34年),馮異與諸將攻落門。落門還沒攻下,馮異病死在軍中。劉秀得知後,賜谥號“節侯”。

第二名:班超

班超(32 年-102 年),字仲升,扶風郡平陵縣(今陝西省鹹陽市)人。東漢時期著名軍事家、外交家。班超爲人有大志,不修細節,但內心孝敬恭謹,審察事理。他口齒辯給,博覽群書。永平十六年(73 年),班超隨窦固出擊北匈奴,又奉命出使西域,在三十一年的時間裏,收複了西域五十多個國家,爲西域回歸、促進民族融合,做出了巨大貢獻。永元十二年(100 年),班超因年老請求回國。永元十四年(102 年)抵達洛陽,被拜爲射聲校尉。不久後逝世。

第一名:耿弇

耿弇(3年~58年),字伯昭,扶風茂陵(今陝西省興平市)人,漢族,東漢名將、軍事家,在“雲台二十八將”中位列第四。耿弇自幼喜好兵事,王莽被殺後,耿弇爲父奔走追隨劉秀,並勸說其父耿況協助劉秀獲得上谷、漁陽等地的精兵突騎,隨後轉戰各地,攻克邯鄲。建武元年(25年)劉秀登基稱帝後,封耿弇建威大將軍、好畤侯。此後耿弇敗延岑、平河北、收富平、獲索,繼而東征張步,平定齊地。建武六年(30年)到建武十年(34年)期間,耿弇會同中郎將來歙等人征討隴右並最終平定。他一生共計收複四十六郡,攻下城池三百余座。建武十三年(37年),耿弇辭去大將軍之職,以列侯位享受奉朝請禮遇。永平元年(58年),耿弇去世,終年五十六歲,谥號愍侯,其子耿忠繼承爵位。

10 阅读:5134
评论列表
  • 2024-05-23 09:28

    評選名將我個人認爲還是要以外戰破敵靖邊爲第一,其次平內亂誅無道以衛社稷爲第二,再次從雲附雨爲龍虎臣掃平天下爲第三,最後割據一方守土安民屢敗敵寇侵擾爲第四!國力上升期打贏屬中等,國運衰微武力不振打贏爲上等,以弱勝強以小擊打以實戰擒斬敵寇不嗜殺不擾民爲良將,著作軍事要略啓迪後人可加分,改進武備更新戰術戰法可加分,長勝無敗績出將入相可加分,大勝小敗無損威名威震天下可加分,馬革裹屍甯死不辱沒國威軍威可加分,爲一軍主帥調度有方進退有劇可加分,被敵擒斬身首異處身死名辱算不得良將!

  • weik 7
    2024-04-20 18:01

    論軍事能力,劉秀一枝獨秀,別人望塵莫及。

  • 2024-04-13 08:02

    窦憲勒石燕然可否?

    滅天 回覆: 風滿袖
    換皇甫嵩
    天天兮兮a 回覆: 滅天
    換不了,勒石燕然他是以功贖死,最後又是謀逆大罪
    風滿袖 回覆:
    換誰
  • 2024-04-22 22:04

    馮異文能治國,武能安邦,又貼心,還不爭功,還能運籌帷幄,我要是皇帝也喜歡他。

    風滿袖 回覆:
    大樹將軍
  • 2024-04-18 08:32

    論帶兵實力馮異最強、論武功賈複最高

    不哭死神 回覆: 風滿袖
    耿弇外挂強啊,幽州突騎
    風滿袖 回覆:
    賈複算是勇將吧,馮異我覺得比不過耿弇
  • 2024-04-18 10:16

    劉秀軍事能力應該比手下的人都強

    風滿袖 回覆:
    劉秀算上肯定劉秀第一了
  • 2024-04-23 11:17

    窦憲

  • 2024-04-16 18:59

    吳漢比耿大公子厲害

    田廣 回覆:
    那麽就應該馮異第一
    風滿袖 回覆: 田廣
    吳漢肯定比不上馮異
  • 2024-04-12 21:40

    沒有鄧禹?

    天涯無歲月 回覆:
    鄧禹是帥級別
    風滿袖 回覆:
    鄧禹功勞肯定不小,純論軍事將領的話比不上前面的,李世民都把他比作房玄齡。
  • 2024-04-12 16:54

    沒有曹操?[得瑟]

    用戶38xxx55 回覆:
    黃巾起義曹操沒掌權,不算
    不哭死神 回覆:
    曹操算君主了
    風滿袖 回覆:
    曹操排到三國裏了
  • 2024-05-03 19:06

    劉秀[得瑟]

  • 沒有鄧奉嗎?岑彭,吳漢,耿弇都是他的手下敗將,還是劉秀親自出馬才拿下

  • 2024-05-10 15:29

    馬援也算?[開懷大笑]全靠子孫的那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