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水浒中能吊打武松,金庸筆下成無敵之人,楊過見了他也要磕頭

耳東品文史 2024-03-16 00:03:32

《水浒傳》中,那水泊梁山可謂能人輩出,畢竟原著第二回中就提到過,所謂的三十六天罡與七十二地煞正是對應那伏魔殿裏的一百零八位魔君,且不說他們個個都神通廣大,但也確實有不少人算得上是頂尖強者。

所以《水浒傳》中最厲害的好漢是哪一位?武松?他的名氣確實是最大的,但論實力,在他之上者還有不少,比如本文要提到的這位就有吊打武松的實力,不過他的戲份太少,以至于常常被人遺忘。

而金庸筆下有一位高手就可能是以他爲原型創作出來的,那人天下無敵,連楊過見了都要跪拜磕頭。

一、能吊打武松之人

對于從未讀過《水浒傳》的人而言,武松就是無敵的存在,否則那麽多的好漢也只有他和魯智深、林沖等人算是“火出圈”呢?即便他不是唯一的最強者,也是最強的那一批了。

(武松劇照)

然而事實卻並非如此,武松在書中確實是貢獻了諸多名場面,諸如“景陽岡打虎”“醉打蔣門神”“血濺鴛鴦樓”的橋段都堪稱經典,尤其是那景陽岡打虎,是將這漢子的勇猛一展無遺。

書中只道:“虎來撲人似山倒,人去迎虎如岩傾。臂腕落時墜飛炮,爪牙爬處成泥坑。拳頭腳尖如雨點,淋漓兩手鮮血染。穢汙腥風滿松林,散亂毛須墜山奄。近看千均勢未休,遠觀八面威風斂。身橫野草錦斑銷,緊閉雙睛光不閃。”

常人別說打虎,見了猛虎雙腿能不犯哆嗦就不錯了,何況武松是在醉酒的狀態下,他能做到徒手打虎確實是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呐。

可武松還僅僅只是“如同天上降魔主”,而書中卻有其他充斥著魔幻元素的人設,比如那“入雲龍”公孫勝就是會法術的高手,那人才是書中除了羅真人之外最強的存在。

(武松、盧俊義劇照)

而光論武將,實力在武松之上的也有不少,比如梁山五虎和盧俊義,而本文要提到的那位好漢是屬于身處魔幻與現實之間的一位高手,那人既會法術,也有武功。

當然,他又是如何與金庸故事聯系在一起的呢?

二、金庸的水浒情結

其實熟悉金庸故事的人就會知道,金庸是有極深的水浒情結的,他筆下的那些武林高手也多少帶著些許綠林好漢的草莽氣,他的故事裏也充斥著各種各樣的水浒元素。

其中最爲直觀的莫過于《射雕英雄傳》,此作的主角郭靖就被設定成了梁山好漢的後人。

其父郭嘯天登場時,曲三就說過:“你二人的底細,我若非早就查得清清楚楚,今晚豈能容你二位活著離開?郭兄,你是梁山泊好漢地佑星賽仁貴郭盛的後代,使的是家傳戟法,只不過變長爲短,化單爲雙。”

除此之外,還有那有心殺害郭靖的梁子翁,他也用過梁山好漢燕青所使的武功。

(方臘劇照)

書中只道:“只見參仙老怪梁子翁笑嘻嘻的站起身來,向衆人拱了拱手,緩步走到庭中,忽地躍起,左足探出,已落在歐陽克插在雪地的筷子之上,拉開架子,‘懷中抱月’、‘二郎擔山’、‘拉弓式’、‘脫靴轉身’,把一路巧打連綿的‘燕青拳’使了出來,腳下縱跳如飛,每一步都落在豎直的筷子之上。”

再有黃蓉與丐幫長老對決時,書中提到:“當下依晚輩規矩讓過三招,鋼杖一招‘秦王鞭石’,從背後以肩爲支,扳擊而下,使的是梁山泊好漢魯智深傳下來的‘瘋魔杖法’。”

還有《倚天屠龍記》中,那勢力最爲龐大的明教是如何稱霸武林的?張三豐見到常遇春時,就有這麽一段回憶。

“魔教中人規矩極嚴,戒食葷腥,自唐朝以來,即是如此。北宋末年,明教大首領方臘在浙東起事,當時官民稱之爲‘食菜事魔教’。”

是的,正是《水浒傳》中那個與梁山、大宋爲敵的方臘,在金庸的武俠世界觀裏,那人居然成了明教教主。

(獨孤求敗劇照)

這些細節都足以證明,金庸是刻意將自己的武俠世界觀與《水浒傳》合並,你可以說這是蹭熱度,也可以說是致敬經典,無論如何,金庸是單方面的引用了《水浒傳》的世界觀。

而他創作了北宋哲宗時代背景的《天龍八部》,創作了南宋背景的“雙雕”,卻唯獨不寫宋徽宗時期的故事,似乎也是因爲這個時代是屬于《水浒傳》的時代。

但他還是提到過這個時代的高手,本文要提到的那位高手,就像是以《水浒傳》中登場的絕頂高手爲原型所創造出來的人物,在他筆下,那人叫“劍魔”獨孤求敗,而他的原型多半就是那“金劍先生”李助。

三、武功絕頂的劍客

李助有多強?

說他能吊打武松一點兒也不誇張。

當年宋江要賺盧俊義上山時,就派出了武松等人去誘敵深入,武松也只敢與他鬥上三回合,而盧俊義面對李助時,卻是被碾壓。

書中只道:“盧俊義、楊雄、石秀殺入中軍,正撞著方翰,被盧俊義一槍戳死,殺散中軍羽翼軍兵,徑來捉王慶,卻遇了金劍先生李助。那李助有劍術,一把劍如掣電般舞將來。盧俊義正在抵當不住。”

若非公孫勝相助,只怕盧俊義都要死在李助的劍下。

(楊過劇照)

而到了金庸武俠世界觀裏,後天龍時代,也就是北宋末年,也出現了一位劍術高手,那人就是號稱縱橫江湖三十余載未嘗一敗的“劍魔”獨孤求敗,他憑借一手獨孤九劍橫行天下,無人能敵。

後楊過得其真傳,才逐漸跻身五絕行列,楊過若有幸得見這位前輩,自然也要低頭跪拜。

只可惜金庸始終是沒將北宋徽宗時期的故事展開細說,或許是因爲有《水浒傳》珠玉在前,他也難有發揮空間,于是只引用其中的一些設定,也不失爲一種聰明的做法。

3 阅读:1074
评论列表
  • 2024-03-16 13:33

    又一個扯淡的,又說一遍水浒裏邊除了用法術沒有能吊打武松的。李助的劍術就是法術的術可不是純粹的武功劍法。

  • 2024-03-17 06:48

    牽強附會

  • 2024-03-16 22:46

    一代演繹武俠傳奇的大師雖離開我們了,但其武俠精神永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