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戰洺水:是什麽樣的天才對手,能讓李世民的坐騎身中9箭而亡?

拐螞拐 2024-05-01 03:02:28

武德四年(公元621年)五月,23歲的李世民“一戰擒雙王”,聲威一時無兩。

當年十月,李世民受封“天策上將”,位在親王與三公之上,食邑三萬戶,天策府可以自行設置官署。

按道理說,李世民的功勳蓋世,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已然極其嚴重地威脅到了東宮的地位,就應該從此雪藏起來。

但沒辦法,一場來勢洶湧的重大軍事危機,使得火燒眉毛的李淵再顧不上這些,緊急诏令李世民再次東征。

因爲,河北已經被徹底打崩了。

李神通、李世勣、張士貴、羅藝等將,都被人按在地上暴打一通,薛萬鈞、薛萬徹兄弟倆,不僅被人活捉,還被剃去了頭發,極盡侮辱之能。

這個僅用半年時間,就將李唐勢力全部橫掃出河北的猛人,就是窦建德舊部“神勇將軍”劉黑闼。

劉黑闼原本不想反,自窦建德死了之後,他都跑回家種菜了。

之所以反,是因爲李淵要將他們這些窦建德舊部全都招往長安,至于去到長安之後,是要給他們拜官進爵,還是要將他們斬盡殺絕,誰也不知道。

因而在高雅賢(蘇定方的義父)、範願、王小胡等人的撺掇下,劉黑闼反了。

劉黑闼由最開始的百十號人,迅速發展至數千規模,攻城略地,無往不利。

劉黑闼究竟有多牛?來看一下他起兵之後的部分戰績:

斬貝州刺史戴元祥,斬魏州刺史權威,斬瀛洲刺史盧士睿,斬觀州刺史雷德備,斬毛州刺史趙元恺,斬冀州刺史麹棱,斬大唐屯衛將軍王行敏,以數千兵力大破秦武通、羅藝與李神通的五萬聯軍,打得李神通“士馬軍資失亡三分之二”,俘薛萬鈞、薛萬徹兄弟倆,定州總管李玄通自盡于獄,斬邢、魏、趙、莘的四州兵馬總管潘道毅,于宗州一路追殺李世勣至洺州,盡滅李世勣所部,打得李世勣單騎開溜跑回關中,張士貴被打得差點死在戰陣之中。

從七月到十二月,不到半年的時間,劉黑闼將河北的唐軍全部橫掃。

因此,李淵不得不再次祭出王牌,李世民于當年十二月中旬率軍東征。

將李世民與劉黑闼的巅峰對決進行詳細分解,可謂你來我往,精彩絕倫。

大局分析,實力對比

隨著窦建德、王世充的失敗,天下大勢已然明朗,因而不管是從糧資,還是從兵力來看,李唐是占據著絕對優勢的。

劉黑闼的手底下,自然是有能人的,譬如高雅賢、蘇定方等,但相比起來,整體實力確實比不上李唐方面。

李世民這一次帶出來的,是堪稱豪華的“全明星陣容”,包括殷開山、尉遲敬德、秦叔寶、李世勣、張士貴、羅藝、劉弘基、王君廓、李道宗、羅士信等一衆名將。

然而,從民心與士氣來看,劉黑闼是更強一籌,不僅河北軍民皆有爲窦建德複仇的決心,而且近半年來劉黑闼攻無不克,士氣自然高漲。

作爲戰場上的最高統帥,李世民與劉黑闼也都明白,這一場戰爭其實是有劇本的。

對于李唐來說,就是要以南北合圍的方式,以羅藝由幽州南下的部隊,配合李世民由長安東出的大軍,實現對劉黑闼的包夾,只要將劉黑闼牽制住,李唐就可對易攻難守的河北進行由外而內地逐步蠶食。

對于劉黑闼來說,他拖不起,所以這個局他要破,就必須是先發制人,要趁著李唐南北合圍未成之際,主動出擊以求各個擊破。

這,就是整場戰爭的大局。

雙方所進行的一系列部署,從首次交鋒到最終決戰,皆是因此而發。

首戰交鋒,攻防轉換

劉黑闼很猛,尤其擅于軍情偵查、奇兵突襲,用騎兵是一把好手。

李世民的先鋒部隊剛抵獲嘉,劉黑闼就主動出擊了。

但不管劉黑闼如何叫戰,李世民都是堅守不出,數次挑戰未果,劉黑闼立即機警後撤,甚至主動放棄了相州,將防線拉回至洺州一線。

李世民在獲嘉不與劉黑闼打,但一看到劉黑闼後撤,他立馬就跟了出來。

在收複相州的同時,李世民並沒有做任何停留,而是一路跟著劉黑闼到了洺水南岸。

這裏,我們主要分析兩個問題:

第一,劉黑闼的目的,是要各個擊破,那爲何他先攻李世民,而不是羅藝?

第二,李世民既然不跟劉黑闼打,爲何又要一路追到洺水南岸?

第一個問題,劉黑闼之所以先攻李世民,主要是基于兩方面的考慮。

一方面,是地理的考慮,因爲劉黑闼的大本營設于洺州,羅藝南下需要時間,並且劉黑闼在北面有戰略縱深,而李世民這一路唐軍只要破了相州,就可迅速挺進至洺州一線,李世民比羅藝來得更快,更危險。

一方面,是戰局的考量,對于劉黑闼來說,羅藝算什麽東西?剛剛把他按在地上摩擦過,剛把薛萬鈞、薛萬徹剃了頭,他們幽州軍還能翻了天?因而能讓劉黑闼上心的,就是秦王李世民,只要破去了李世民,羅藝還需要考慮麽?

所以,劉黑闼各個擊破的戰略實施,就是先打李世民。

但是李世民不打,劉黑闼就必須回撤,因爲劉黑闼拖不起,因爲他的兵力屬于劣勢,而主動放棄相州,是因爲相州無險可守,所以劉黑闼要將戰線收縮,借洺水之險以拒李世民。

第二個問題,李世民堅守不出,其實就是避敵鋒銳,同時也是出于戰局整體考慮,既然要打南北合圍,那自然是要忍他一手,要等羅藝到位。

但李世民鐵定是不會放著劉黑闼白白跑掉的,他明白劉黑闼回撤的意圖,明顯就是劉黑闼看攻他不下,就打算轉過頭去先打羅藝,所以他必須要一直跟著劉黑闼,牽制著不讓劉黑闼調轉槍頭北上。

所以在這一個階段,雙方事實上完成了一次攻防轉換,由劉黑闼主動出擊奇襲獲嘉,變成了劉黑闼借洺水之險抵禦唐軍。

兵貴神速,料敵機先

劉黑闼奇襲獲嘉,雖然搞了個無功而返,但他也從容地在李世民锲而不舍的銜尾追擊下,毫發無損地回到洺州。

所謂兵貴神速,即一個退得快,一個追得也快。

回防洺州,依洺水之險,依城池之固,劉黑闼雖是強敵在側,卻也不懼李世民的大軍,因爲只要緊扼洺水險要,李世民的精銳騎兵就只能望洺水而興歎。

劉黑闼回到洺州之後,給範願留下了萬余人守城,然後馬不停蹄,自己親自統兵北上,既然沒法速破李世民,他就要趁著李世民被擋在洺水南岸的空隙,北上痛擊羅藝,雖然路途遠了些,但也是一個破掉李唐南北合圍之局的良機。

李世民是什麽人啊?正所謂料敵機先,他當然知道劉黑闼的意圖,他也不可能放任劉黑闼北上。

劉黑闼北上得快,李世民將他逼回洺州的手段,進行得也快。

幾乎是在劉黑闼離開洺州北上的同時,李世民就動了,他安排程名振(原窦建德舊部,極爲熟悉河北地形)率人帶著數十面戰鼓,沿河擺開陣勢,就是死命地擂鼓。

李世民的這一手操作,一是要從心理上給予對方壓力,二是要通過對方的反應,來判斷其主力大軍的所在,如果劉黑闼不出,那說明他肯定是北上了。

李世民這麽一搞,還直接就搞得留守洺州的範願心急如燎。

範願雖有萬余人守城,但洺州是大本營,不容有失,對于唐軍的虛張聲勢,他是甯可信其有,不敢信其無,于是立即飛馬傳報劉黑闼:“洺州危急!”

範願是個豬隊友,但凡他能穩得住,或者說劉黑闼的手下多出幾個能人,劉黑闼也不至于那麽被動。

此時的劉黑闼,率領北上的大軍已到沙河,被範願這麽一搞,不得不回師洺州,只能分兵萬余給劉十善與張君立,讓二人擔起北上阻擊羅藝的重任。

在一場戰爭之中,統帥對于戰機的把握,對于軍隊的勝負而言,是有著決定性作用的。

劉黑闼由于豬隊友的原因,在往返之間已喪失了先機,奇襲羅藝的意圖也因此被暴露,羅藝有了防備,劉十善北上的萬余人,幾乎損失殆盡。

在這一個階段,雙方拼的是“兵貴神速”的執行力,以及“料敵機先”的判斷力,劉黑闼被豬隊友坑了一波,北上的萬余人又出乎意料地敗亡,使得羅藝大軍得以迅速南下。

洺水之爭,玩命之戰

離洺州不遠,依洺水而建,有一座易守難攻的小城,名爲洺水城。

洺水城雖小,但卻是洺州的咽喉所在,這是劉黑闼糧草補給路線的必經之地,也是李世民渡過洺水的必爭之地。

然而,劉黑闼的這一座“橋頭堡”,竟然就丟了。

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爲籠裏雞造反,洺水人李去惑被李唐收買,先是煽動民衆出其不意地攻占洺水縣衙,而後將城池獻予李世民。

李世民大喜過望,立即令王君廓率領精銳騎兵1500人,駐防洺水城。

洺水城丟失,對于劉黑闼來說,無異于當頭一棒,打得他腦瓜子嗡嗡響,這開的什麽國際玩笑?還沒開始打呢,戰略要地就被叛徒賣掉了。

所以,劉黑闼要打了。

李世民本就防著劉黑闼一手,因而令秦叔寶率軍伏于洺水城外,孰料秦叔寶所部伏擊不成,反被劉黑闼擊潰,但也因秦叔寶的伏擊,使得劉黑闼首攻洺水城不克。

此時正是寒冬,劉黑闼在打退秦叔寶之後,幾乎是日以夜繼,頂著漫天大雪挖著甬道,不停地對洺水城發起猛攻,守城的王君廓以及那1500精銳騎兵,已是岌岌可危。

李世民先後三次,令人進行增援,都被劉黑闼打退。

爲了救出洺水城內的王君廓,猛將羅士信自告奮勇,率軍強突劉黑闼戰陣,王君廓是得以撤出洺水城了,但羅士信自己卻陷了進去。

羅士信在城內守了八天,終于城破被俘,劉黑闼念其骁勇,想著招降,然羅士信誓死不降,劉黑闼斬之。

然而,奪回洺水城才不過幾天,人困馬乏的劉黑闼終于也是頂不住輪番的強攻,洺水城被李世勣又奪了過去,形勢又演變成李唐守城而劉黑闼攻城。

小小的洺水城,多次在雙方之間易主,城內的李唐將領,不管是王君廓,還是羅士信,或是李世勣,都是輪番與劉黑闼激戰。

劉黑闼多日強攻,李世勣逐漸不支,李世民不能不救,多次令人增援未果之後,這個24歲不到的小夥子,就決定自己親自上了。

誰料,他其實是掉進了劉黑闼的陷阱,劉黑闼之所以要玩命地強攻洺水城,不僅僅是爲了奪回戰略要地,也是爲了調出李世民,以便“圍點打援”。

在虎牢關的時候,李世民就是通過這樣的戰術,實現了“一戰擒雙王”的壯舉,不料此時卻也被劉黑闼秀了一手。

得知是李世民親自率軍,劉黑闼槍頭一轉,就將李世民圍在了戰陣之中,虧得尉遲敬德拼死救駕,這才使得李世民、李道宗得以殺出重圍,撿回一條命。

洺水城下,每個人都在玩命,李世民的得力戰將羅士信被斬,劉黑闼的左膀右臂高雅賢則是戰死,雙方打得你死我活。

最終,劉黑闼不支,不得不放棄洺水城。

爲什麽不支呢?主要是三個原因。

其一,由于北上阻擊羅藝的部隊被殲,羅藝得以迅速南下,此時已逼近洺州,李唐的南北合圍之勢已成,劉黑闼喪失了機動作戰的空間。

其二,洺水城本就是劉黑闼重要的糧食轉運站,此刻陷入大戰,這一路的糧食是運不過來的了。

其三,在洺水城攻防戰進行的同時,李世民又令程名振不斷在洺水城的外圍進行遊擊戰,別的不幹,就是專門盯著劉黑闼的其他糧道下黑手。

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李世民斷人糧道的手段,向來都是很高明,如今更是水路、陸路雙管齊下,直接就搞得劉黑闼焦頭爛額。

背水一戰,決堤泄洪

事實上,當劉十善、張君立北上的大軍被羅藝打敗,劉黑闼還不算完全失去戰場主動權,“各個擊破”的戰略構想雖然失利,但他還是有機會的。

真正讓他動彈不得的,是洺水城的意外降唐,這不僅打亂了他的原有部署,也極大地動搖了軍心。

由于籠裏雞造反,讓李世民有了可乘之機,使得雙方圍繞著洺水城的攻防戰提前到來,劉黑闼不得不被動地,深陷入洺水城的戰爭泥潭之中。

他自己被李世民牢牢拖住了,他的手下沒有人頂得住羅藝南下,他只能眼睜睜看著羅藝的幽州軍步步進逼。

隨著戰事的進行,他已經失去了整個戰局的主動權,他雖然在逆境中打出了一手漂亮的“圍點打援”,差點就讓李世民領了盒飯,但他終究無法阻擋李世民一步步地掌握戰局節奏。

李世民的節奏,是怎樣的?

其一就是斷糧道,其二就是斷完糧道之後開始穩紮穩打。

李世民不急,盡管劉黑闼多次尋求決戰,但李世民始終都是堅守不出,他打的時候可以打得很激進,但他不想打的時候就可以防得很保守。

李世民在等什麽?他一是等羅藝的進一步配合包夾,二是等劉黑闼徹底斷糧,三是等對方的士氣逐漸消沉。

終于,劉黑闼由于糧草不濟,在苦撐了兩個月之後,逐漸陷入了絕境。

武德五年(公元622年)三月二十六日,在李世民東征的三個多月之後,雙方的決戰終于打響。

劉黑闼率步騎兵兩萬余,南渡洺水,背靠洺水列陣,這是一場真正的背水之戰。

劉黑闼的騎兵是精銳,但名震天下的玄甲軍更是精銳中的精銳,李世民親率精騎,奮力沖擊劉黑闼戰陣,雙方由清晨戰至午後,往來沖突極爲慘烈,李世民的坐騎、“昭陵六駿”中的良骥“拳毛騧”,就是死于這場決戰之中,身中9箭而亡。

劉黑闼逐漸不支,不得不往洺水北岸退卻,但此時的唐軍卻于上遊決堤泄洪,洶湧直下的洺水河水,瞬間就吞沒了劉黑闼的大軍。

此一役,劉黑闼的家底徹底被打光,精銳主力傷亡殆盡。

這一份家底,其實也是窦建德在河北所留下的全部精銳。

所以,當很多人在看劉黑闼的時候,總不自覺要拿李世民與李建成作比較。

這一次與李世民的對陣,事實上是劉黑闼的第一次反唐,他被李世民打得僅以身免。

之後,劉黑闼借兵突厥卷土重來,也二度橫掃了河北的李唐勢力,逼得李淵三次換帥(李道玄、李元吉、李建成),最後是由李建成采取了魏征的建議,以安撫的手段逼得劉黑闼士氣渙散,最終敗亡。

因而很多人說,李建成比李世民猛得多,會打得多,懂政治得多。

開什麽玩笑?要是沒有李世民打光了劉黑闼真正的嫡系家底,要不是劉黑闼卷土重來時用的都是對河北沒有忠誠度與歸屬感的突厥兵,李建成拿什麽去打劉黑闼?他有什麽底氣去與劉黑闼談安撫?

說不好聽點,李建成最終平定劉黑闼的功績,不外就是撿漏而已。

巅峰對決,名副其實

18歲從軍,23歲受封“天策上將”,對于李世民的軍事能力,應該是沒人質疑的,偉人也曾說過這樣一句話:“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

而劉黑闼呢,作爲一個失敗者,他的事迹在史書上也只有一些短短的篇幅描述,但通過這些描述,我們其實不難想象,這該是怎樣的一個猛人。

以少勝多幹翻李神通與羅藝的聯軍,打得李世勣全軍覆沒,打得張士貴叫苦連天,給薛萬鈞、薛萬徹兄弟剃頭,搞得秦叔寶伏擊不成反蝕把米,擒殺一衆李唐的刺史及將領......這些事情如果是單獨發生,那我們或許可以說那是巧合,但這些事就是在短短幾個月之內連續發生在同一個人身上,誰還敢說是巧合?

把李唐的諸多名將按在地上暴打,給李世民秀了一手“圍點打援”,劉黑闼的軍事能力自然也是毋庸置疑的。

通過對整個戰局的分解,我們事實也不難看出,由于天下大勢已然明朗,雙方實力上有著懸殊差距,因而劉黑闼的敗亡是注定的。

但作爲李世民的對手,劉黑闼確實是夠格的,輸給李世民,並不丟人。

5 阅读:377
评论列表
  • 2024-05-17 19:06

    列人之戰秦叔寶被劉黑闼打敗啦?

  • 2024-05-12 16:48

    這看起來步步先手[點贊],李二不虧天才

  • 2024-05-17 17:54

    中國古代的開國皇帝絕大多數都是打出來的,李世民,劉秀,鐵木真,更是其中軍事才能出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