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大廠HR:最近收到很多爛簡曆,這些求職者真的是“太不穩定”了

自由小烏龍 2024-05-23 14:03:45

在職場這條不斷變化的河流中,人們經常提出這樣一個問題:員工的實力是否與其在同一企業的工齡成正比呢?

常年深耕職場的我們明白,工作能力與在一家公司的服務年限並無直接聯系。然而,一些招聘人員卻將這些模糊的准則硬性地作爲甄選人才的條件。

不乏招聘人員在挑選員工時,會毫不猶豫地刷掉那些頻繁換工作的求職者。

一名來自知名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者近日發文抱怨:“我簡直哭笑不得,爲何最近收到的簡曆質量如此低下,絕大多數申請者在一家公司僅工作一兩年就選擇離職,還一開口就索要30%的加薪。如此頻繁的跳槽反映了他們的不穩定性,我懷疑他們的責任心。面對這樣的應聘者,我甚至不會考慮讓他們參加面試。”

倘若放在過去的就業市場,這種情況或許可以理解。大多數企業都青睐那些能夠長期服務的員工,追求穩定的職業生涯。但在如今的市場環境中,公司裁員和優化人力資源變得如此隨意,招聘人員怎能對求職者的這種背景視而不見?

一位朋友在看到這種情況後覺得非常可笑:“我在一家公司效力了7年,當我決定跳槽,探索更多機會時,招聘人員竟然直接質疑我的能力,說我如果能力強,怎會在一個地方待那麽久?真是讓人哭笑不得。”

還有人評價說:“這種招聘標准簡直不合理。員工之所以選擇跳槽,是因爲他們所付出的遠遠超過了公司給予的回報。跳槽是更明智的選擇。如果公司真心希望員工穩定,爲何還要進行裁員呢?”

另有人指出:“如果我能在一家公司工作十年,那麽你們能保證公司十年不倒閉嗎?國內中小企業平均存活期只有2.5年,多數甚至撐不過兩年,這讓那些投身于這些企業的人怎麽辦?真是荒謬。”

我的工作經驗告訴我,90%的跳槽都源于同一原因:公司的薪酬待遇過低。三年工作經驗的員工與剛入行的職場新人在工作表現上大相徑庭,但公司仍舊以新人的標准支付薪酬,這合理嗎?員工怎能不尋求新的機會呢?

如今的就業環境下,兩年更換一次工作並不算頻繁。不僅是小企業,即便是衆所周知的大企業,在面臨經濟效益不佳時,同樣會選擇裁員。

而那些一直忠于一家公司的人才,早已被識才的企業領導者以高薪留住,普通招聘者根本無法觸及這些人才。

沒有無能的員工,只有不善用人的公司。

只要將員工安置在適合其特長的崗位,公司就能培養出出色且忠誠的隊伍。

曾經,許多公司的招聘要求中都會強調近三年無跳槽記錄,但隨著企業裁員的普遍化,這一條件已不再實用,因此不少企業已經放棄了這一要求。令人驚訝的是,仍有人力資源管理者將此作爲借口。

兩年更換一次工作,真的算得上頻繁嗎?我個人並不這樣認爲,你們呢?

0 阅读:105

自由小烏龍

簡介:和小烏龍一起奔向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