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大措施齊上陣!國家下場幫助樓市“去庫存”?兩類房子要吃香了

樓市新觀 2024-03-22 12:33:43

雖然這段時間樓市利好依然在不斷釋放,但是購房者似乎並不買賬,開發商也是不想再裝下去了,還在不斷突破自己的最低價記錄。其中不乏一些一線城市的國央企項目,在降價的時候也是絲毫不藏著掖著。

比如廣州天河的保利某項目,最近開盤單價直接4.9萬,要知道曾經這個項目開盤價可是能達到7萬的!作爲最抗跌的天河,如今也是忍不住降價了。

對于這種情況,不少老業主也是忍不住要去售樓部要一個說法。畢竟這兩年買房的人基本都是純剛需,就是那種掏空了六個錢包也必須要買房的剛需。對于這種突然大幅度降價的行爲,他們是無法接受的。

包括廣州的另外一個越秀的項目也是一樣,天河的奧體-牛奶場一帶因爲是新中産的聚集地,二手房的價格一直都很高,甚至頂峰的時候單價接近10萬。

如今越秀的新項目直接6字開頭,得房率還達到了110%!這樣的價格和産品,你和誰說理去?

最近筆者走訪調研了不少樓盤,和多個項目的營銷總也聊了聊當下的市場,很多人表示購房者對樓市的信心依然沒有恢複,不敢輕易出手買房。即便各種優惠力度比以往更大,但依然去化很難,一線銷售人員反饋購房者都在等房價是否會降的更低,真的很難受。

在這種情況下,多個城市的新房庫存也是在不斷增加,根據易居研究院最新發布的《2024年1月中國百城庫存報告》顯示:

1月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庫存規模爲50255萬平方米,環比增長-0.5%,同比增長-4.2%;庫存去化周期即存銷比爲22.9個月,屬于2010年有數據監測以來的最高水平。

雖然樓市新房庫存創下了最高記錄,但是對比新房的成交面積就會發現,整體市場依然呈現供小于求態勢。

數據顯示,1月,全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供應面積爲1449萬平方米,成交面積爲1712萬平方米。也就是說,市場中消耗掉的住宅面積還要比新建城的住宅要多一些。

那麽樓市正在回暖嗎?其實不然,因爲我們再看另外一個數據就會發現,之所以樓市住宅成交面積會比新建城的住宅面積要多,是因爲開發商開發新樓盤的規模在降低。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1月底,全國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庫存規模爲50255萬平方米,環比增長-0.5%,同比增長-4.2%。

這已是全國百城庫存規模連續12個月同比下降,意味著2023年以來庫存走勢總體以下行爲主要特征。

新建城的住宅面積減少的原因主要是因爲開發商現有的住宅去化困難,手裏沒有資金拿地,從而導致新開發的項目減少,那麽新開建的住宅面積自然會下降。

如果我們再把數據細分,具體到城市能級來看就會發現,1月份,全國百城庫存去化周期即存銷比爲22.9個月,其屬于2010年有數據監測以來的最高水平。其中一、二、三四線的新建商品住宅存銷比分別爲16.6、19.6和30.2個月。

也就是說一線城市基于自身的人口優勢,其去化周期也是最短的,相比來看二線城市次之,三線城市區劃周期最長。這也是筆者在文章中多次提醒大家買房避開三四線城市的原因,那麽多的新房庫存,如果你是爲了投資那麽後期出手必然非常困難。

隨著新房庫存的居高不下,國家也是使出了渾身解數,畢竟樓市庫存不下降,那麽市場就很難恢複正常。在這種情況下,爲了快速幫助樓市去化庫存,國家直接三大措施齊上陣!

去庫存措施一:給房地産行業提供資金,助力長租房的發展

在今年1月5日中國人民銀行、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的《關于金融支持住房租賃市場發展的意見》中提到一個關鍵詞:住房租賃團體購房貸款。

就是銀行撥款給企業或者符合條件的事業單位去購買閑置的房屋用作宿舍型保障性租賃住房,比如前段時間小米和格力都說要讓自己的員工有能力買房,並且格力從2007年起,開始自建員工住宿房,投資近6億元建設了康樂園一期、二期,爲員工解決住宿難題,其實就可以申請這筆資金。

另外,2023年12月,國家開發銀行天津市分行發放天津市首批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試點貸款12.88億元,用于支持購置存量住房用作保障性租賃住房,擴大租賃住房供給。

青島市首批租賃住房貸款支持計劃試點貸款也于近日正式落地。多個銀行共貸款18.5億元,支持收購首批存量住房項目7個,涉及房屋總套數2319套。

去庫存措施二:城中村拆遷改造

作爲三大工程的第一項內容,城中村改造對樓市去庫存作用至關重要,此項工作不僅寫進今年大會工作報告,也寫進地方兩會報告,推進力度可想而知。

據悉,僅在2024年開年這段時間,各城有關城中村改造授信的額度都超萬億元,平均一個項目超30億,基本都是用于拆遷補償和安置房建設等。

這麽大量的拆遷改造,不管是房票安置還是貨幣化安置,必然會幫助市場去化新房庫存。

去庫存措施三:國家直接收購房子

比如前兩天,安徽宣城市城建集團和宣城市國控集團聯合發布了一則公告,居民可以用宣城市主城區規定區域內的二手房,來換這兩家企業開發建設的多個小區的新房。

也就是所謂的二手房“以舊換新”。

事實上,從去年開始,全國打出二手房“以舊換新”名號的城市已經一大片了。

比如山東的青島、東營、威海、臨沂、日照、淄博、濟甯;

江蘇的南京、蘇州、南通、揚州;

浙江的甯波、海甯……

很明顯,在這三大去化措施下,未來兩類房子要吃香了:

一類是符合棚戶拆遷改造的老舊小區,另外一類是符合住房租賃的房子。前者可以有效幫助市民改善居住環境,同時也幫助樓市去化,活躍經濟。

後者同樣的作用,讓那些空著的房子可以租給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輕人,減輕他們的生活負擔。

從國家以上的這些動作其實我們也能看出來,未來的樓市必然會逐漸好轉,房價更不會一味的下跌。這不僅是很多人的資産困在了房子裏,而是關系到社會經濟的穩定,以及多個行業的穩定發展。

總之,國家的這些去化手段,不僅可以幫助樓市回歸穩定,同時也解決了剛需的住房需求,以及資金困難的房企,可謂是實現了多方共贏的結果。

0 阅读: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