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型頸椎病康複十3年,分享我10來年對持續性頭昏經驗總結

石志強 2024-04-23 10:43:47

介紹

我昏沉3年,自己判斷頭昏的經驗

昏昏沉沉的感覺

我做過的治療以及使用過的藥物

頭昏難診治的原因

幾種會導致導致持續昏昏沉沉的疾病

神經類的頭昏

前庭功能pppd姿勢性知覺性頭昏

頸椎不穩與交感型頸椎病

各種肌肉松解的優點和治療感受

心得和總結

對于持續性頭昏頭暈,這十年來我一直在學習總結。(大多數加我的都是頭昏頭暈 眩暈的與他們交流)暈症狀症狀比較複雜,不好一下就能快速判斷。文章一些內容主要來源:個人十年的經曆,以及這十多年看的不同案例,還有部分臨床醫生所教的,還有一些書籍以及論文文獻。

在之前我有一篇文章講述了我是怎麽判斷的的持續性頭昏

21歲頭暈昏昏沉沉3年,我是怎麽判斷自己的頭暈是頸椎病導致本文僅是本人個人經驗,供病友參考交流。不做任何治療依據,治療和藥物最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

我曾經在部隊服役期間突然有一天開始每天昏昏沉沉,感覺不能身臨其境的,不對焦,人和環境隔開一樣,心慌耳鳴,眼睛脹痛,視力模糊,生不如死,四處求醫,看了2年無數的醫生才確定交感神經型頸椎病導致的症狀,現在回想起來曾經那段痛苦的求醫經曆都是曆曆在目,此生難忘,這10年來我的經曆給很多病友啓發,我也幫助過很多病友。從絕望到希望。從沒有信心到恢複信心。讓很多病友少走很多彎路。少花很多冤枉錢。(在之前的文章裏有我寫的求醫經曆)

溫馨提醒:頭昏頭暈的原因很多,如果是剛頭昏頭昏,建議你去醫院檢查清楚,有沒有器質性病變,比如血液疾病,顱內疾病,血管問題,高血壓  高血糖等。導致眩暈的疾病和頭昏是不一樣的。這個大家要注意

1頭昏是怎麽一種感覺

頭昏昏沉沉是怎樣的一種感覺?2930 播放 · 1 贊同視頻

其實交感神經頸椎病也分程度。和受刺激的程度有關系大部分人剛剛開始症狀不多,就僅僅頭昏,之後錯誤的治療 過度治療 鍛煉,更加刺激了交感神經導致很多的症狀。

2.我曾經用過的藥物:(我不具體涉及藥名)

主要有3類;頸椎肌肉疼痛的藥,肌松藥(妙n )止痛藥(西l寶)

頭暈擴展血管藥;這些就很多,不說了

中藥;主要根據辯證開藥

外敷藥,膏藥,以及民間偏方

抑郁焦慮精S藥 度L西汀,舍Q林, 醫生開過但是這類要我沒有長期吃,因爲我深信我不會有焦慮,不可能昨晚還好好的,第二天就昏昏沉沉焦慮了?而且在部隊生活作息非常規律,不存在什麽熬夜神經失調等這些問題,況且才21歲。去大醫院看醫生都說你這麽小這麽可能有本事神經功能的問題。

3.我曾經做過的軟組織治療:針灸,放血,電針 針刀 埋線 火針 銀質針 撥針 刃針 正骨 神經節阻滯 4.頭昏難診治原因

總結起來頭昏頭暈主要分爲2類;神經類和血,血管類,神經類又分爲,神經系統本身發生了問題。另一種是受到刺激,比如頸椎不穩的刺激。

難診斷

往往做很多檢查都找不到器質性病變,僅僅靠我們一張嘴描述,在醫學檢查上比較難找不到證據,無法明確診斷。比如焦慮症的診斷就憑患者填寫一份自測表格,這種診斷依據也是客觀。或許心情好和心情不好都可能診斷爲焦慮症。頸椎病導致的也比較不好診斷,首先大多數醫生對頸椎不穩都不了解。甚至很多醫生都不認爲頸椎病會導致頭暈。更不要說能准確的拍過伸過屈位。就算拍了很多人也不會看。因爲片子往往和影像學不成正比。這個需要很有經驗的醫生來分析判斷。各科室的醫生認爲的都不一樣,脊柱外科有的醫生認爲頸椎病不會導致頭昏,神經內科的醫生認爲會也有的說不會,疼痛科,理療科認爲會。難治療難治,治療的時間過程都很長,不管你是神經類的還是頸椎病,吃藥和鍛煉的過程都非常長。因難診斷,難治療,所以治療沒效果是常態,長時間症狀緩解不了,找不到方向,更加容易焦慮,導致焦慮症,植物神經紊亂。就增加了診斷和治療的難度。你越想消除,你就越關注,你越關注就越難受,你越難受就越煩躁,焦慮。惡性循環。

神經類的頭昏(焦慮症)可以去神經內科去腦神經遞質相關檢查檢查。治療的話吃精神類藥物。以我個人經驗來說,你可以理解爲神經衰弱,神經失調,植物神經紊亂等,這類情況主要靠吃藥,休息,自我調節。換個環境,工作等,服用藥物時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吃了兩周沒效果就想換藥,謹遵醫囑,如果長期無效的話可以考慮換藥或加輔助類藥物。這類藥物不要自己服用,屬于精神藥物,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此類藥物有一定的副作用和依賴性。

前庭功能pppd姿勢性知覺性頭昏pppd姿勢性知覺性頭昏在2009年那時候是沒有這個病的,2014年才被世界衛生組織統一命名,沒有任何檢查手段能檢查出,前臨床對這個疾病的診斷 發病機制也不是很清楚,目前只能用排除性診斷方法,所以很多醫生沒有檢查到器質性病變,只要症狀超過3個月就會診斷爲pppd,所以很容易和交感神經頸椎病誤診,這病我認爲就是一個疾病導致的神經上的後遺症,醫生往往會問你有沒有得過前庭功能疾病,內耳疾病,耳石症等等,長期受這些疾病症狀的折磨,導致一種神經後遺症一樣。雖然是一個單獨的疾病,但是有的醫生也會說其實和神經遞質類頭昏(焦慮症)一個性質,只是用了另外一個名字而已,治療的方法基本一樣。,通常就是習服治療和SSRI抑郁焦慮症藥物治療和前庭功能訓練。所謂的習服治療就是習慣症狀,接受症狀,前庭功能鍛煉其實也是通過鍛煉的動作刺激前庭,增加適應能力,就像飛行員一樣。都會接受前庭功能的訓練。運動非常重要!!能夠幫助調節神經遞質!!還有就是保持心情放松,多出去外面玩一玩。轉移對症狀的關注程度。

頸椎不穩

我記得在2009年的時候,很多醫生根本不了解什麽是頸椎不穩,甚至那時候咨詢北三醫院的醫生,都否認頸椎不穩會導致交感型頸椎病,而現在他們也認可了。後來在各種學術會議論壇上都逐漸看到了醫生對頸椎不穩的認識。

2018中國腦卒中大會,眩暈與腦血管疾病論壇之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在臨床上也有一個爭議就是,一個診斷標准的問題。教科書上診斷標准,兩椎體後緣滑移≥3.5mm 或角位移≥11°。但是有的人達到了這個,卻沒有症狀。也有人不穩達不到,卻有明顯的症狀。也有很多文獻比如孫樹椿等[9]提出交感型頸椎病影像診斷顯示頸椎失穩 多將椎間前後滑移≥2 mm,椎間角位移≥10°~11°作爲判斷頸椎不穩的影像學標准[2,3]。吳毅文[4]認爲,在頸椎失穩椎體向前滑的情況下,必然要刺激和牽動前縱韌帶、椎前筋膜和纖維環上的交感神經分支,從而使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出現一系列症狀。頸椎不穩可以作爲交感型頸椎病診斷的依據之一。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咨詢了很多專家以及文獻報告,以及這十年看過的病例,有的醫生說。首先頸椎不穩和頸椎不穩症是兩回事,就和突出和突出症是兩回事一樣,就和突出一樣有的人壓脊髓壓神經都沒有症狀。頸椎不穩也有可能有這種現象,片子有不穩,但是症狀不明顯,可能頸椎的肌肉還能夠代償頸椎處于平衡,讓他還沒有刺激到椎動脈以及交感神經,就比如這張片子我相信很多人都沒有見過這樣的片子。(這個病友在幾十年期間都沒有症狀)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醫生的解釋就是,大量的骨痂(後期是異位骨化)支撐著病變的頸椎,使其保持穩定,從而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保持著病理性的穩定狀態,而未出現明顯的病理性損害及明顯的臨床表現。從另外一個側面說明,隨著時間,頸脊髓和神經根應該具有很好的延展性,也是人的適應性之一

通過這個典型的片子,也讓我這些年不斷的在思考。人的頸椎代償性真的很強,就好比頸椎不穩一樣,頸椎可以通過增生 突出 蛻變來不斷的代償,讓頸椎處于一種相對穩定的狀態。所以有時候我們不能僅僅盯著影像學。有的醫生認爲很小程度的不穩仍然會導致嚴重症狀。也確實存在這種現象,所以判斷是不是不穩症,真的不能僅僅靠一張影像學的片子來判斷。

人體的脊柱類似于帳篷的支撐杆。在大風中,如果圖A中的繩索沒有拉緊,帳篷將會搖擺不穩。但是,如果在圖B中,繩索拉緊後,帳篷將會非常穩定。因此,頸部周圍的肌肉就像圖中的繩索一樣,如果肌肉不夠強壯,脊柱就會過度活動,出現肌肉失衡。在日複一日的活動中,脊柱將無法承受,導致出現退變。如果肌肉強壯,則不會出現此類情況。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交感型頸椎病症狀的發病原因頸椎不穩刺激交感神經受到激惹時,通過發射傳到 大腦皮層 ,再下行傳到脊髓 的 T 、T 中樞 ,由此處發出 的節前纖維到頸交感神經節交換後 ,發 出多組節後纖 維影響效應器官 :第 1 組通過頸外動 脈到面部的汗腺 和血管 ;第 2 組通過頸內動脈支配大腦 、眼部血管及瞳 孔 、眼睑平滑肌及眉弓部的汗腺 ;第 3 組通過椎動脈支 配腦幹 、小 腦、大腦颞 葉及枕 葉底 部和 內耳 的血 管; 第 4組爲心髒支配控制心率  其發病機制爲 頸椎不穩刺激交感神經 ,其中的交感 神經纖維興奮後 ,通過一系列反射 ,傳到交感神經節後 纖維支配的靶器官 ,如果到椎動脈 ,則引起椎動脈痙攣 收縮,導致頭暈的發生;如果傳到心髒,則引發心悸、胸 悶等症狀。頸椎不穩是導致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的重要因素,

頸椎不穩做什麽檢查?

關于頸椎不穩引起的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檢查,如果醫生認爲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會做頸椎正側位、過伸過屈,經顱多普勒tcd,最好的還是有做一個叫動態的超聲波檢查。不能用核磁或者ct 替代,但是一般醫院也沒有。注意這裏存在一個問題(過伸過屈位拍的不標准)那們就不好判斷例如一下片子

仰頭沒有起來,低頭沒有下去,低頭的運動模式也出現了錯誤。僅僅就是頸椎上半段在活動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這兩組片子是病友去醫院拍的,結果醫生說沒有問題,我就想問,這過伸過屈位拍的標准嗎?都不標准你怎麽知道有沒有不穩的現象。所以不懂一點醫學常識看病就像被宰的羔羊。去醫院消費那都不帶還價的。質量有問題還需要自己掏錢從拍。頭暈到底是頸椎不穩導致?還是其他疾病?

不穩的診斷?

有的醫生診斷頸椎不穩就僅僅看一張片子。對于這樣的診斷我是非常有疑問的。憑什麽依據症狀就是不穩導致?影像學的改變和你的症狀能對的上嗎?符合頸椎病的診斷定義嗎?我經曆交感神經頸椎病,我認爲症狀的特點非常重要,如果症狀的特點度不符合頸椎不穩的特點,那麽這就沒辦法解釋。對于我是經曆過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來講,交感型頸椎病是有很多特點的。我當年是怎麽判斷我肯定是頸椎病導致的呢?其實大家判斷起來也很容易,只要大家平時多觀察症狀也頸椎的關聯性就判斷比如

我剛剛開始的時候臥床減輕。

1.早上起來半個小時基本是正常的之後就不開始慢慢難受,上午可以勉強熬過去,下午就難受,晚上稍微好點

2.剛剛開始的時候我叫身邊的戰友幫我掰了下頸椎,瞬間清醒,過會就不行了。

3.我雖然不知道我是不是頸椎導致,但是我治療頸椎比如針灸也清醒過一兩次,持續了半個小時,正骨加重過。

4.泡在遊泳池裏面沒過脖子症狀減輕。

5.跑步籃球劇烈運動明顯加重,每天做米字操,各種操,仰頭低頭旋轉,症狀越來越多。本來就只有昏昏沉沉,後面心慌 心前區疼痛,頭疼,眼睛脹痛,等等的症狀都出來了。

6.在實在沒辦法的情況下,戴個頸托發現好點,心慌 心前區疼痛這些症狀消失了。

7.剛開始低頭的時候發現會比中立位置頭部症狀更難受。

所以那時候我敢肯定是頸椎病導致的,雖然沒有醫生說,但是我肯定,因爲這種症狀特點和頸椎關聯度太大了。 輔助診斷的方法爲其實也很簡單,

第一就是制動,臥床,戴頸托(頸托)固定頸椎減少不穩對交感神經的刺激,或醫學上高位硬膜外封閉也叫神經阻滯,但是這種方法也有個缺陷就是要打的准確。因爲頸椎的交感神經分布廣,你不確定你剛好打到這個位置了。

第二刺激,不斷的去活動頸椎搖晃頸椎做操旋轉,這些會讓不穩更加刺激交感神經出現症狀變多加重情況,醫學文獻裏面有講(頸後縱韌帶交感神經在伴頸性眩暈頸椎病發病機制中作用)這篇文獻裏面講。用低壓電刺激後縱韌帶上交感神經纖維,起到了模擬神經壓迫,加重或誘發交感神經症狀從而確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我們也不用那麽麻煩去用什麽電刺激,既然是不穩了,我們就沒事就極限仰頭低頭關節活動韌帶必定會拉伸收縮,就會刺激交感神經纖維。如果症狀越多就說明和頸椎有關系。

不穩的治療方向對于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的治療,主要是頸椎抗阻訓練+對症治療,比如脖子疼僵硬,配合肌肉松解,藥物,頭昏頭暈可以增加一些擴張血管藥物,必要時可以增加抗焦慮藥物,因爲正常時間長,很容易導致神焦慮症,因爲它會直接通過影響神經和激素進而影響患者病情的發展,精神緊張→神經緊張→血管緊張→肌肉緊張→關節緊張   症狀就加重更加難受,不良心理情緒對頸椎病的惡性循環過程;不良姿態、生活習慣、脆弱的肌肉、失穩的關節,更是讓椎間盤不堪重負。如果治療中不重視這兩點,最後療效不佳甚至沒有療效也是必然。

關于頸椎穩定性鍛煉,我經過十幾年的經驗總結了,錄制了一些視頻,從原理和作用上去講解了鍛煉的方法,如果大家有需要可以私聊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影響保守治療的效果也很多原因,主要來講誘發因素生活姿勢習慣,工作性質,比如即使每天鍛煉治療,你依然是長時間伏案工作 玩遊戲等不良姿勢,第二鍛煉方法技巧強度等,第三心態。所以保守治療康複周期也是非常長的。

保守治療無果者可采用椎體融合手術。手術效果並不是百分之百,因爲交感神經纖維比較豐富,有可能多節段的不穩刺激,不可能做全部的固定。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手術後

手術前夾角很大,就像被折斷的樹枝一樣

這個病友不穩導致的頭昏頭暈,做了一節固定手術,症狀減輕50% 目前關于頸椎不穩交感型頸椎病的一些醫院和醫生。

在國內最先提出頸椎不穩的發病機制的是中國康複研究中心杜教授,2009年的時候就在平台上發不頸椎不穩的文獻,那時候在國內看脊柱病最好的醫院還是北醫三院,我記得那時候咨詢他們都不認可頸椎不穩和交感型頸椎病,而現在卻慢慢認可比如潘教授,  以及我曾經咨詢過的一些醫生 原s茂     任s松    丘d贊  楊h   胡b清   王j華      w珏,但是的對于他們的判斷還是覺得他們有些不夠謹慎,可能會有誤診的現象。他們在詢問患者的症狀特點上有些欠缺。交感神經型頸椎病禁忌注意事項從這些禁忌從也可以證明你是不是頸椎不穩導致。

各類型頸椎病康複的注意事項和禁忌

總結:診斷頸椎不穩導致的頭昏頭暈也不是很簡單,有2種情況,1,有的醫生不懂頸椎不穩,不認可頸椎不穩,那麽你就不可能會做相關的檢查,很多醫生依然是用核磁來判斷頸椎病。2,拍片不標准,也可能造成漏診,如果看病的醫生不會詳細去問你的症狀特點,那基本上就漏診了,不會朝頸椎方面去考慮。

判斷頭昏頭暈是不是頸椎不穩導致重要的一點就是症狀特點或者說症狀和頸椎的關聯性,這點非常重要

頸椎不穩和肌肉的關系

頸椎病的發生發展過程其實就是一個穩定性逐漸丟失,同時代償性穩定機制被激發出來,不穩與反不穩形成混雜局面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

不穩並不單純指骨頭之間的錯位,在康複醫學科,不穩包括累及肌肉動力性系統的不穩(簡稱動力性不穩)和累及深層次肌肉、韌帶、椎間盤和骨關節的靜力性系統的不穩(簡稱靜力性不穩)。頸部肌肉的主動調節控制爲動力系統。頸椎周圍肌肉的勞損和退變會導致頸椎在各向運動中難以保持運動中的平衡,就會出現動力系統性不穩,人體爲了自我保護,就會出現頸肩部疼痛等症狀以告警,同時出現頸椎生理曲度變直等靜力性系統的代償反應。這一時期以肌肉的勞損和退變爲主要矛盾,治療方面也只有康複訓練才能解決根本問題。遺憾的是,在這一時期,接受康複訓練的人數微乎其微;絕大多數人都接受被動的、讓別人給予的中醫、中西醫結合或西醫的治療。這就不難理解爲什麽很多人的慢性頸肩部疼痛長期不愈,複發加重了。

脊柱在生理載荷下保持脊柱結構完整並防止脊柱節段變形及過度活動,保護脊髓、神經根、交感神經、椎動脈等重要器官不受侵擾,這種能力叫做臨床穩定性,屬于靜力性系統穩定的範疇,又叫做靜力性穩定。繼肌肉勞損退變之後就是韌帶的勞損退變了,深層次的小肌肉與韌帶擔負著重要的靜力性穩定性的初級防線作用,深層次的肌肉和韌帶的勞損就會導致靜態不穩,靜態不穩之後才會導致骨與骨之間的不穩,表現爲夾角增大超過11度、前後移位超過3mm、旋轉不穩等多種失穩。此期重要的臨床表現是頭暈、頭痛、耳鳴、心慌、胸悶、惡心、腹瀉、眼睛脹痛、四物模糊、畏光、四肢酸麻脹無力等等交感神經症狀,臨床上稱之爲交感神經型頸椎病。

肌肉勞損損傷是否會導致持續頭昏的問題。對于這個問題我曾經也想過,那時候確實找不到病因,然後在想是不是肌肉問題導致的。咨詢過很多醫生,大部分是不認爲,少部分認爲會導致。我開始的時候頸椎病沒有僵硬疼痛沒有壓痛點就是頭昏頭暈症狀也單一,直到半個月脖子才有點疼,後面錯誤的戴頸托導致頸椎僵硬和水泥一樣,頭昏症狀先好,頸椎依然僵硬。還有很多頸型頸椎病 脖子疼痛幾年十幾年的,也沒有頭暈的。還有很多交感型脖子沒有任何不舒服。所以我認爲單純性的肌肉問題是不會到處持續的頭昏,但是有醫生和文獻講如果本身是不穩導致的交感型頸椎病,肌肉的緊張肌梭異常張力異常會加重交感的症狀。所以有的病友做下針刀 刃針松解後突出偶感覺人很清晰,眼睛很明亮,但是過後就不行。。主要來講紮針讓筋膜改變,因而會使肌群張力改變,肌群張力會改變肌肉收縮的狀況,使結構發生改變。就好比電線,一邊緊了,一邊松了,把緊的一邊調下,那電線杆一邊的斜拉線就不會那麽緊,肌肉張力減小,筋膜牽拉減小,症狀也會段時間減輕。我認爲關于肌肉問題會不會導致持續頭昏,我們沒有必要去糾結,如果你有肌肉僵硬 疼痛這些表現症狀,我們直接去做些相應的治療松解。就算不會導致頭昏,我們也是要去解決肌肉帶來的不舒服的症狀、

在黃強民的肌筋膜理論中講過頸部骨骼肌的本身肌力不平衡,導致前庭迷路受到刺激;而且觸發點造成的肌肉異常痙攣將椎骨輕度牽拉錯位, 引起椎體不穩及椎骨的旋轉使頸部本體感受器産生錯誤的本體感覺信息, 影響中樞神經對前庭和視覺信號的分析處理,從而産生失穩和頭暈的感覺同時造成肌梭的功能異常可以引發交感症狀,可能也加重了眩暈的症狀。我認爲肌肉勞損有問題必定會影響頸椎穩定性,頸椎的穩定性下降也必定會讓讓肌肉更代償更加疼痛僵硬。當初開始昏沉的時候病沒有脖子的任何症狀,後面才有的,然後過度戴頸托又導致肌肉僵硬,昏沉的症狀也有加重的現象。

肌肉松解的治療方式有哪些?介紹下我做過的那些治療感覺

關于治療我想說的是,除了手術 臨床有的治療我基本都玩過,所以各種治療的優勢作用,效果 感覺 我是一清二楚。甚至我自己都給自己針灸 針刀,局限于頸椎。

肌肉一般會有兩種表現,疼痛和僵硬,這兩種症狀有的治療效果好有的治療效果不好,我一個個來給大家講。

首先肌肉問題康複起來是比較慢的,比骨折了需要的時間更久,因爲頸椎肌肉多而複雜,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比如肌肉的松解過程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一年以上,常見的肌肉松解治療方法;推拿按摩手法,針刺松解,神經阻滯(封閉)機器理療,物理治療(熱 沖擊波)

牽引;

牽引治療我也做的很多,有坐著牽引,臥式牽引,牽引在治療頸椎病上也是比較安全有效果的方法,牽引治療可以加大椎間隙,特別是加大椎體後緣和小關節,椎間孔的間隙,使椎間孔擴大,椎管長度增加,松馳了頸椎周圍的動力肌及其它軟組織,以減少椎間盤的內壓,平衡肌力,比如椎體旋轉 棘突偏歪通過牽引可以改變。但是牽引的方法角度 重量  時間頻率也有很大的影響,過度的牽引也是會讓頸椎韌帶松弛,關節不穩,所以任何治療你只要運用的好,都能起到很好的作用。

推拿按摩:

這是老祖宗留下最傳統的方法,對應肌肉疲勞酸痛的症狀效果是比較好,也是比較輕的肌肉勞損的表現

但是如果你的頸椎僵硬的和水泥一樣,效果有限。按摩對表層的肌肉筋膜松解還是可以做到。積水潭院長說過,按摩太多也對軟組織有損傷,所以我覺得如果繼續做幾個療程按摩效果不進步了,我認爲可以不用去按摩了,效果估計到頂了。在按下去也作用不大。

複位正骨:當初我也很迷戀正骨,認爲唯有正骨能治好我的頸椎,于是我做過很多派系的正骨手法,比如北京的羅氏正骨,馮天有新醫正骨(是羅有明的弟子,正好是空軍總院的,那時候你叫我主治醫師把我轉到北京空軍總院區,主治醫師說沒必要後來還是自己找過)還有胡進江 趙永剛的定向正骨,沈國權短杠杠微調手法,廣東的龍氏正骨,這些正骨手法我都試過,那時候真的很迷戀正骨,總想著有個大師一拜頸椎就好了,沒有效果就是技術不行,以至于把頸椎弄的非常松弛無比後悔,

很多人認爲複位就是把錯位的關節讓他回去,其實大家想想,頸椎的關節是可以活動的,靈活度很好,這種靈活度是建立在穩定的情況下,你就算讓他回去了,怎麽來維持穩定。所以做多了反而對關節的穩定不好,頸椎更容易松弛,而表層的肌肉反而更加緊張僵硬,深層肌肉起到穩定頸椎關節作用,表層肌肉主要是運動。這個一點我深有體會,當初因爲戴頸托久了導致整個頸椎僵硬和水泥一樣。所以不段去正骨複位,確實改善了關節活動,因爲把頸椎關節弄松弛,脖子轉頭就咔咔響,非常松弛 就好比我們天天就弄響我們的小指關節一樣,可頭昏症狀還是更加明顯,甚至還出現了眩暈的症狀,雖然活動改善了,但是表層的肌肉卻還是僵硬。所以正骨是一種松解手法,松解的是深層的關節韌帶和肌肉。正骨也叫關節松動術,正骨多了是一定會有害的。

正骨在治頸椎病上確實有一定的效果,但是一定要先去檢查清楚頸椎,不要沒有做過任何檢查就去正骨,那是有風險的。見過很多病友本來僅僅是脖子不舒服 結果正骨後開始昏昏沉沉。所以一定要把握好。

聊聊我多年來對頸椎正骨複位的一些觀點

拔罐,刮痧,放血: 主要改善淺層肌肉筋膜,拔罐刮痧爲啥會黑紫,其是實毛細血管破裂出血。現在叫什麽筋膜刀,其實就是中醫的刮痧放血治療其實也是通過紮破毛細血管,是間接通過增強體液流動來局部的微循環。針灸我做針灸的次數不少于200次,從2009年 到2012年 ,體驗過不少醫生的針灸,針灸的效果真的和醫生的技術有很大的直接關系,進針的部位,進針的深度,決定了效果。有的醫生進針很淺,接電後刺痛的要命,有的醫生進針沒有感覺,不會“得氣”就是紮進去後沒有找到脹的感覺,這樣的針灸做的基本是沒什麽效果的。曾經找這個醫生在針灸業界是比較有名的,這個醫院就是針灸是特色。一針下去 起來的時候人非常精神。但是維持了半個小時。進針深度很深。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對應針灸我想說的是,不管你是用傳統的穴位來進針,還是用現在的解剖學來找位置,我覺得最重要的是做的是要有感覺,做完有也要有感覺。

電針;

就是在普通針灸上加了電刺激,對肌肉痙攣疼痛,我覺得電針更有效果一些,做電針給我的感覺就是,有的醫生進針很淺,電刺激就痛不舒服,做的好的醫生真的非常舒服。所以如果做的過程不舒服,那這個醫生技術不行,建議就直接換醫生。

火針;

不僅有針的刺激作用,還有火熱的溫通作用。還是松解表層筋膜肌肉,先把針燒紅,紮的時候要快,進針深度不深,紮完皮膚熱熱的。起到散寒解痙攣。

水刀

關于水刀我也玩過,醫院會說是神經阻滯,其實和封閉一樣,就是用注射器把加了激素藥物打進,激素能止痛,把藥物打到肌肉和肌肉之間的筋膜,撐開筋膜,起到松解的效果,這種治療也只是針對疼痛,不嚴重,僵硬的沒有什麽效果。跟針刀比對身體傷害小,但是力度比針刀小

觸發點治療

這個治療我也玩過,也是從傳統的針灸演變過來的,做過針灸的都知道,醫生進針後,有時候會出現肌肉跳動的現象,它最早是由美國臨床教授Janet Travell于1942年提出的,可分爲潛在MTrPs和活化MTrPs。活化MTrPs常表現爲自發性疼痛,深壓可激發局部或遠處牽涉痛,針刺時會引發肌肉局部抽搐反應。勞損的肌肉會形成扳機點,他們通過現代解剖學,通過各種針刺去刺激松解這種扳機點,松解肌肉的作用,主要對疼痛作用好,對僵硬效果欠佳。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一般醫生會用鋼針或者濕針,給你紮紮上去整條肌肉都會跳,跳動的多,那醫生就會給你多做幾次,意思就是這裏有問題。

針刀,刃針

我是因爲脖子很僵硬,做了幾個月針灸正骨推拿沒有進步了,于是在針灸醫生說估計肌肉粘連的厲害,建議去做了幾次針刀。做了2次就明顯感覺頸椎僵硬受限的情況改善,針刀是朱漢章發明的,他曾經是一個赤腳醫生,有個木匠不小心弄到了手指,手指伸不直了。然後就用針搓了幾下,後面就發現竟然好了。經過多年的完善,創造了針刀醫學後面獲得了《華佗金像獎》。他發明的針刀醫療方法,使一億多患者節省了650億費用。1984年,小針刀療法通過江蘇省衛生廳鑒定,通過培訓方式在全國推廣。針刀的發明確實給我們帶來了新的治療方法。

我對針刀的理解,肌肉粘連僵硬後,就好比板結的土塊,你再怎麽施肥苗都很難吸收到營養,根系也很不透氣。而針灸在這方面確實也有局限性,沒有刀刃不能切斷那些粘連厲害的肌肉筋膜,讓他從新生長,有句話就不破不立。把硬的肌肉松解後,更有利于血液循環幫助肌肉從新生長恢複。我的感受就是針刀對僵硬效果明顯,特別是越僵硬越感覺效果明顯,對于疼痛也有一定的效果。在這方面利大于弊,很多人當心有什麽危害,後遺症,其實這個是多慮了。但是風險肯定是有的,這個需要有經驗的醫生操作。一般細的針刀是不打麻藥的,如果疼痛明感或者本身疼痛厲害醫生會局麻加激素在做針刀。

醫生的操作手法至關重要,對于肌肉的松解一定要有系統觀。我見過哪裏疼就紮哪裏的醫生,肌肉會有牽拉性,不僅僅是哪裏不舒服就紮哪裏,有時候會是因爲另外的肌肉緊張,而牽拉到這個地方疼痛加劇。以前我總是說 醫生我是上面不舒服,你給我多做幾次上面,醫生說下面也要松解,不然上面就不會松。

銀質針

這個治療我也做過,是由宣蜇人老先生創造了《軟組織外科學》。這個治療看起了很恐怖,但是對于肌肉僵硬和疼痛效果不錯,我是做了幾次針刀後,醫生說給我玩個新的治療,這個治療一定要局麻。不然痛的要死。然後用針刀紮一針。在把銀質針紮進去,然後在銀質針一端點火導熱到肌肉裏面(現在都是電加熱)蠻舒服的。通過熱促進深層肌肉血液循環,就是做的時候肯恐怖。

撥針

這個治療我也做過,針刀銀質針都是點的松解,而撥針是面的松解,比銀質針更恐怖。這個就像織毛衣的針一樣,先是局麻,然後用針刀破皮,平行肌肉插進去,針刀和銀質針是垂直肌肉進去,所以他們只能做點的松解,而撥針主要是做淺肌筋膜面的松解。對于頑固性僵硬和大面積筋膜炎有不錯的效果。浮針

有點像縮小版的撥針,處理疏松結締組織,主要是表層筋膜的松解,不怎麽疼。對僵硬效果不好,對治療疼痛效果有點。還有埋線治療這些我也做過,沒什麽太大的感覺,就不在這裏講了。

總結下這幾種治療;如果你是酸痛疼痛,還是以針灸 浮針,按摩推拿 拔罐 中頻脈沖,沖擊波 火針等治療是有效果的,治療周期建議在一個月左右,治療也一定要找感覺,如果這個醫生做針灸沒有任何感覺,那建議你更換醫生。每個人的技術水平可能不一樣。如果沒有效果也可以做下面這些治療。

如果你是僵硬爲主,那建議做針刀, 刃針,銀質針,撥針 這樣的針才能松解粘連厲害的肌肉筋膜。這些治療我的經驗就是把治療周期延長,最好一個月做2-3次,連續做3-6次,然後再休息一段並且進性功能鍛煉。就會自我恢複一些,因爲肌肉恢從新生長恢複需要時間,你短期做的太多也沒用,在加上功能訓練加強肌肉記憶,耐力 力量 彈性,這樣不容易反彈,過段時間然後在看自己還哪些地方存在問題。在去做幾次,然後再鍛煉。我可以保證在1-2年的時間,這些僵硬一定會改善百分之90以上甚至完全恢複。在這裏醫生的技術水平也很關鍵,我一般做到3次還沒一點效果,我就會換醫生,換治療方式。治療一定要有耐心。不要做幾次就不做了。

我的一些心得本人如何分辨自己的頭昏原因這個上面就講了我判斷的一些經驗。可以點擊進去看下。當你很用了排除法都很難判斷的時候,可以試試診斷性治療(治一下試試看看有沒有好轉或者加重)或者兩種疾病一起治。有什麽症狀就治什麽症狀。比如有頭暈就治頭暈,有脖子疼痛僵硬就配合以前治,在治療過程中去感觸症狀來至于哪裏多點,這個也只有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管是什麽原因導致的症狀,一定要控制焦慮情緒化導致相互影響,比如精神緊張→神經緊張→血管緊張→肌肉緊張→關節緊張   症狀就加重更加難受,不良心理情緒對頸椎病的惡性循環過程,持續的症狀都會讓大家急躁煩躁不安。大家可以會學去接受和症狀相適應。然後在慢慢去消滅。

治療經過:

我除了手術,基本上臨床有的治療我都做過,有的治療會減輕 ,有的治療會加重,從這方面也可以來判斷症狀是是頸椎導致,過度的正骨,牽引,讓我更加嚴重。不科學的佩戴頸托,讓我的頸椎僵硬和水泥一樣。爲此付出了更大的代價。錯誤的鍛煉,又讓我症狀加劇,基本上能踩過的坑都踩過,正因爲親身體驗這些坑,讓我在頸椎病康複的經驗上學習到不少。在治療上我想對大家說,正確科學的配合治療,真的能幫助快速緩解症狀,加快康複,緩解症狀了你的身體就不難受,不難受就就不會多想,不多想你就不會焦慮,不焦慮就會良性循環。所以在治療頸椎病上也可以適當用抗焦慮的藥。在做這些治療上我絕對是有比較多的經驗。怎麽選擇治療方法,頻率,選擇合適的醫生。都有比較豐富的經驗。如果大家不懂,可以私聊我。

總結幾點頸椎病康複經驗;第一,保持良好的心態,控制了情緒避免惡性循環,第二;康複鍛煉重在找感覺,靈活鍛煉,量力而行、循序漸進”持之以恒,鍛煉強度,姿勢 方式也是隨著情況變化而調整, 第三;康複是系統工程,合理的治療。能減緩症狀,增強信心。第四;注重細節 改變觀念,改變習慣, 提高自信心,第五;多思考,多學習 ,多總結。最好的醫生是自己,最好的藥物是時間,最好的心情是甯靜,最好的方法是鍛煉”。良好的心態+良好的休養+合理的治療+科學的鍛煉+持之以恒的毅力,就是戰勝病魔的法寶

致謝感謝在我康複路上的醫生和病友們,雖然最後的康複靠的是自己,但是不經曆這些坑,你永遠不會悟出更多經驗。感謝這十幾年病友信任我與我分享自己的經曆,讓我在不斷積累知識和經驗。我相信未來在頸椎病地診斷上一定會越來越規範。比如在2009年基本上很少醫生比較了解頸椎不穩,就連北三醫院的醫生都不信不穩會導致這麽多症狀,結果在這年我看到很多醫生視乎在關注頸椎不穩。雖然我的經驗不能幫助到所有人康複,只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時間會戰勝一切,一切會越來越好。有什麽問題大家可以私聊交流,不賣藥,不推産品,僅僅相互交流。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添加圖片注釋,不超過 140 字(可選)
8 阅读:1298
评论列表
  • 2024-04-27 18:22

    [點贊]

  • 2024-05-13 05:12

    大哆嗦了,看不明。

  • 2024-06-02 17:56

    賣廣告的

  • 2024-06-03 23:00

    廣告文!還裝逼說不是!

  • 2024-05-07 22:03

    賣器材的????

石志強

簡介:一位經曆過頸椎病的老兵分享頸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