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不定十月半”,立秋到底是陰生還是陽長?

鋼不是鐵 2022-10-29 14:39:07

立秋了,那麽立秋到底是陰生還是陽長?俗話說:“四季不定十月半”,到底指的是哪四季?所謂“不定”指的是什麽?立秋指的是太陽黃經運行至90度,也就是太陽直射點北回歸線。由于從立秋開始,太陽到達北回歸線的天數就一直在增加,到了立秋節氣,太陽到達北回歸線的天數已經超過了十次。這種情況下,太陽的照射角逐就開始了,而北回歸線的存在意義就是形成了天空中最多的大氣層。所以說:“四季不定,十月半旬”,意思就是立秋之後,太陽照射角逐就開始了,同樣一條太陽直射線被多次照射之後,形成了一種周期的狀態,這種狀態就是大氣層中的各種狀態都開始不一樣了。所以太陽的照射角逐就開始了,所謂“十月半旬”就是十月初十那一天。

立秋之後,太陽運行至南回歸線附近,大氣層的厚度也開始逐漸變薄,到了秋分日時,太陽到達南回歸線的角度就會達到最大,此時大氣的厚度很薄,陽光就會從南方而來,因此就形成了一個很美的日子,因此人們就把立秋稱爲“金秋”。如果立秋節氣的太陽在南回歸線附近,就說明立秋節氣以後炎熱的天氣會慢慢減弱,大部分的天氣將要變成涼爽的天氣,到了秋分就基本上是涼爽的天氣了。而立秋前和立秋後的溫度是不一樣的,立秋前大部分地方都比較炎熱,立秋後隨著氣溫變低,溫度也就慢慢變得涼爽了,也就形成了“金秋”的說法。所以說:“金秋之首秋,涼爽更清涼”,也就是金氣開始上升了,到了秋分節氣時,金氣就開始逐漸變弱了。但立秋之後,溫度的最高點仍然處于立秋之前。

同樣立秋節氣的溫度也是不一樣的,隨著立秋到來,氣溫的最高點仍然保持在立秋節氣之前,也就是寒露節氣後。立秋節氣是夏季最後一個節氣,夏季是火氣上升的過程,而到了立秋後,溫度的最高點就開始下降了。因此“金氣上升後,溫度下降前”,並不矛盾。立秋過後,金氣的上升速度超過了炎熱的天氣,到了秋分節氣,溫度也將接近一個比較高的水平。所以立秋,炎熱的天氣就逐漸變少了,涼爽的天氣就開始出現了。立秋後的陽氣逐漸減弱,也就導致了“立秋不過冷”,所謂“寒露不冷”,也是因爲陰氣減弱了,陽氣增強了。因此就出現了涼爽的天氣,立秋季節是最需要陽光的時候,陽氣越強,就代表著濕氣越少,炎熱天氣也就越短暫。而立秋節氣是火氣減弱的開始,也是陰氣增強的開始,也就導致了陰氣入內,而木氣上升。木爲火的母親,木氣入內,就代表著火力減弱甚至消失,此時濕氣也逐漸消失,陰氣上升。因此是立秋之後,陰氣增強,氣溫開始降低,陽氣逐漸增強的開始。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