滅了三大文明古國的雅利安人,前來華夏挑釁,被商朝扔進了殉葬坑

文史達觀 2024-05-26 21:16:24

任何先進的文明,如果沒有保護自己文明的武力值,終將會被其他文明侵占,或者湮滅在曆史深處。

回望人類文明史,我們可以得見,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和古中國這四大文明古國,都曾在各自的土地上,用智慧和汗水鑄就了令人歎爲觀止的文明。

從金字塔,到泰姬陵,再到空中花園和萬裏長城,這些享譽世界的文化遺産,都是四大文明古國當時輝煌的曆史見證。

然而,命運的車輪並不總是向著光明前行。

在3000年前,除了古中國文明,其余三大文明都遭遇了同一個敵人的侵襲,那就是曆史上被稱爲“野蠻人”的雅利安人。

他們如同一股不可阻擋的洪流,席卷了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倫,將這三個璀璨的文明推向了衰落的深淵。

今天,文史君就與大家聊聊曆史上的雅利安人,以及雅利安人與我國商王朝的對決。

好戰的“雅利安人”

關于雅利安人的起源,現在公認的是當年他們生活在俄羅斯的烏拉爾山脈一帶。

在那片廣袤而嚴酷的土地上,雅利安人以其堅韌不拔的精神和強大的生存能力,構建了一種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遊牧生活。

烏拉爾山脈,靠近北極圈的苦寒之地,那裏冬季漫長而嚴寒,夏季短暫而幹燥,正是那種獨特的生存環境,磨砺了雅利安人額度意志和體魄,使他們成了名副其實的戰鬥民族。

他們擁有強健的體魄、敏銳的洞察力和無畏的勇氣,這些特質爲他們日後的遷徙和擴張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大約公元前3000年左右,地球經曆了一次小冰期,全球氣溫急劇下降,這使得原本就生活在寒冷地帶的雅利安人面臨著更加嚴峻的生存挑戰。

他們賴以生存的草原被冰雪覆蓋,食物變得極爲匮乏。更糟糕的是,寒冷的天氣使得原本的禦寒衣物“獸皮”也難以抵擋寒冷侵襲。

正是在這樣的困境下,雅利安人集體商議後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離開那片已經生活了數百年的土地,向南遷徙,尋找一個較爲溫暖、更適合生存的地方。

也正是雅利安人的這一決定,未來將徹底改變了雅利安人的命運,也改變了世界的文明格局。

在當時,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分別是古印度,古巴比倫,古埃及和中國。

這四大文明古國都資源豐富,經濟發達。氣候也比較適宜,因此它們成爲了雅利安人南遷的目的地。

在當時,對于雅利安人而言,他們頭腦中並沒有選擇其中一個文明古國的概念,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生存下去。

于是,他們騎著高頭大馬,分成兩隊踏上了南遷的征程,一隊向東,一隊向西,朝著四大文明古國進發。

向東的一隊雅利安人,在公元前1500年前後來到了古印度。到得古印度後,雅利安人騎著戰馬,如雷霆席卷般,對當地的土著居民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當時的古印度土著,雖然擁有著輝煌的文明,但在野蠻的雅利安人的鐵騎下,卻顯得不堪一擊。他們四處逃竄,軍隊也毫無組織,很快就被雅利安人擊敗。

自此,雅利安人開始在古印度建立自己的政權,並將原本的印度人劃分爲不同的等級,也就是所謂的“種姓制度”,對印度影響深遠,直到1947年才被廢除。

向西的一隊雅利安人,他們先是抵達歐洲。

他們在歐洲的土地上大肆掠奪,將那片土地攪得天翻地覆。他們憑借著強大的武力和勇猛的作戰手段,很快就占領了歐洲各地。

到了公元前9世紀,這批隊伍繼續攻伐,開始踏上了伊朗高原。當時伊朗高原幅員遼闊,地廣人稀。由此,雅利安人的到來並沒有給當地土著帶來較大的傷害和影響。

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雅利安人與伊朗高原原土著進行通婚,兩方文明和文化逐漸融合在了一起。

再往後,雅利安人與伊朗土著的後人“居魯士”,在伊朗高原建立了赫赫有名的波斯帝國。

當時在那片土地上,還存在著一個已經存在了上千年的文明古國,叫作“巴比倫帝國”。後波斯帝國與巴比倫帝國時常進行爭鬥,前後延續了幾百年。

居魯士去世後,他的兒子居魯士二世繼承了王位。他繼承了父親的遺志,繼續致力于波斯帝國的擴張。

他先是帶領著波斯帝國踏平了古巴比倫的都城,一代文明古國就此隕落。接著又將目光瞄准了尼羅河畔的埃及。

當時埃及在那裏已經建立了第二十六個王朝,安逸的埃及人,一直進行著內部爭鬥,從沒想過會有外來敵人。

由此,當面對波斯帝國的強大軍隊和精良的戰車時,古埃及人幾乎毫無還手之力。

雅利安人折戟在中國

在居魯士二世的率領下,波斯帝國軍隊如潮水般湧入埃及,迅速占領了尼羅河畔的土地。

古埃及的第二十六個王朝在波斯帝國的鐵蹄下迅速崩潰,第三個文明古國也在此刻隕落。

向東的那批雅利安人,在印度統治了幾個世紀之後,逐漸膨脹起來,認爲自己有足夠的軍隊和裝備供給,可以繼續擴張了,于是就將目標瞄准了我泱泱華夏。

當時華夏正處于商朝的鼎盛時期,商王武丁治國,國家繁榮昌盛,百姓安居樂業。

曆史上,武丁是一位有著雄才大略的統治者,在位長達58年,將大商王朝的各項發展達到了曆史較高水平,被譽爲“武丁中興”。

他愛惜人才,禮賢下士,從民間選拔出了一批批的謀士和將才,使得朝堂之上人才濟濟。

同時,商朝常年以戰養戰,軍隊作戰經驗豐富,組織素養一流,無論是從戰略戰術還是士兵士氣上,都堪稱當時世界的佼佼者。

然而,讓雅利安人更加沒有想到的是,當時商朝還擁有一支極其特殊的軍隊——象群軍隊。

那些經過嚴格訓練的戰象,在戰場上如同移動的堡壘,威力無比。即使雅利安人擁有鋒利的鐵器和精良的戰車,面對這樣一支軍隊,也只能是束手無策。

除此之外,當時商朝還有一位“戰神”似的人物,她在阻止雅利安人入侵的過程中也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她不是別人,正是商王武丁的妻子——婦好。

她不僅是中國曆史上第一位赫赫有名的女將軍,更是一位智勇雙全的軍事領袖。在商朝的對外戰爭和對內安定上都發揮了巨大作用。

關于曆史上的“婦好”考證,以及她的豐功偉績,文史君在文章《1976年她的墓葬出土,證明不是神話人物,而是曆史上真實存在的》中曾有解讀,感興趣的讀者可以點擊閱讀。

在當時,面對雅利安人的入侵,女將軍婦好自然是挺身而出,親自領兵抵禦外敵。

在她的帶領下,商朝軍隊士氣大振,成功地將雅利安人擊退于國門之外。

後世在婦好的墓葬中,考古學者發現了一個非比尋常的“殉葬坑”,殉葬坑裏面幾乎全爲白人的骸骨,根據骸骨特征推算時間,正好是雅利安人入侵商朝的時候。

由此可以推斷,當時商朝部隊不僅迎戰了雅利安人,還大獲全勝,同時婦好也是其中將領之一。

同時,在婦好的墓中,還發現了用甲骨文刻著“婦好率軍西出,斬白首兩萬余”一行大字,更加印證了婦好阻止雅利安人進攻的這段曆史。

對此,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幅畫面:

商朝時期,面對數萬雅利安人的入侵,婦好毫不畏懼,僅率領三千勇士出征,卻以碾壓之勢打敗了敵人。

她的智勇雙全和出色的指揮能力,使得這場戰爭成爲華夏曆史上的一次輝煌勝利。

戰爭勝利後,婦好帶著大量的俘虜浩浩蕩蕩地返回都城。這些白人俘虜被扔進祭祀坑,成爲婦好英勇事迹的犧牲品。

這一行爲不僅是對敵人的嚴厲懲罰,更是對華夏民族威嚴的捍衛。婦好的這一舉動,無疑給了西方世界強烈的震撼,讓他們深刻認識到了華夏民族的強大和不可侵犯。

正因如此,自那以後的三千年間,盡管西方世界出現了無數的帝國和勇士,但他們都對華夏民族心存敬畏,無人再敢明目張膽地入侵中國,甚至一度都將我國奉爲“天朝上國”。

而這一切都離不開古代先賢的偉大功績,離不開古代各位武將的英勇精神,還有我國第一位女將軍婦好的非凡智勇和偉大戰績。

讀者們,關于“雅利安人與四大文明古國”,大家有何看法?如果喜歡本文章,請分享收藏哦

參考資料:

1、央視新聞2022-01-05:發現3000年前的古墓,她這樣說

2、西北大學伊朗研究 2023-04-04:民族認同構建視角下雅利安主義伊朗的散布與影響-李福泉、李文庭

1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