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直播收入飙升,兩條腿走路的鬥魚更穩了

讓娛樂穎動而出 2024-03-29 22:32:03

作者|ljl

3月26日鬥魚發布202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

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鬥魚營收爲12.96億元,全年鬥魚營收總計55.3億元。經調整後的淨利潤達到1.54億元。用戶層面,鬥魚第四季度平均MAU爲5170萬,環比保持穩定,季度付費用戶爲370萬。在優化成本結構的舉措下,平台盈利效能得到提升,三年來首次成功實現淨利層面扭虧爲盈。

鬥魚在財報中表示,“2023年,鬥魚堅持‘以遊戲爲核心的多元化內容生態平台’的發展策略,持續進行優質內容的投入和平台的高效運營,並適時采取靈活的運營策略應對充滿挑戰的宏觀環境,包括改善收入結構、調整獲客策略、加強合規建設等,致力于實現平台的長期增長和可持續性發展。”

內容平台的長期增長、可持續發展,依賴良好的社區氛圍,以及健康循環的內容商業生態,在業績實現扭虧爲盈後,想必是鬥魚未來一段時間要著力的重點。

下面我們來具體拆解鬥魚2023年業績,從這份財報中我們能找到遊戲直播平台的發展路徑。

收入結構趨于平衡

在顯著的降本增效後,鬥魚不僅實現盈利,且收入結構也逐漸趨于平衡,非直播業務的突飛猛進,讓鬥魚擺脫了對直播的過分依賴,探索出強勢的第二增長曲線。

先來看鬥魚降本增效的效果。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第四季度鬥魚經營成本大幅下降,11.7億元的成本較之上年同期降低了21.8%。鬥魚在財報中進一步解釋稱,成本的下降主要源自對收入分成費用和內容成本的控制,僅這兩項數據,就同比降低了30.3%。

另外在費用方面,2023年第四季度,鬥魚的銷售及市場費用爲0.5億元,同比減少68%,管理費用爲0.33億元,同比減少142%,研發費用0.39億元,同比減少51.3%。各項支出大幅度縮減,實質是給鬥魚的整體經營減重、減負,效果明顯。

進一步看收入,2023年第四季度,鬥魚的主營業務直播收入爲10.21億元,該部分收入較上年同期下滑36.1%。但另一項業務廣告,則收入達到2.75億元,同比大漲226.5%。財報中的介紹很簡單,該部分的增長主要由于創新業務所推動。

可以說,主動收縮低效業務,專注于收入質量、盈利能力和運營效率的提升,對現階段的鬥魚來說是明智之舉。

這裏不得不提到當前遊戲直播行業整體的提質增效趨勢。相對于早期近乎于“躺賺”的黃金時代,近兩年遊戲直播平台逐漸開始感受到寒意,面臨生存壓力,鬥魚在財報中也點到,由于宏觀環境和促銷活動的減少,導致了直播業務收入下降。遊戲版號暫時停發,缺少新遊戲,對平台來說缺少新增流量,是棘手的問題。數據顯示,遊戲直播市場呈明顯的增速放緩趨勢,增長率從2018年的70%下滑至2022年的21%。

另外,近兩年抖音、快手、B站相繼入局遊戲直播領域,揮著真金白銀投入加大了行業的競爭局面。

在這種情況下,行業中的老玩家勢必要革新。2024年年初,鬥魚簡化公司組織架構,將公司重要的內容生態事業部重組爲主播、賽事、廠商三大事業部,集中整合了平台核心資源,積極推動業務和模式創新轉型,通過強化內容互動性提升了用戶活躍度。

聚焦在更高效的業務上,著力尋找第二曲線,鬥魚頂住了壓力。有分析人士認爲,在非直播業務收入占比達到兩成之後,其新業務的規模效應已經形成,未來新業務的持續增長有望給鬥魚的模式轉型和長期增長貢獻源源不斷的新動力。

優質社區內容保持用戶穩定

隨著過去燒錢的內卷式競爭偃旗息鼓,平台需要通過更多開放與合作創造出新的行業價值,同時也要求從業者將目光聚焦在核心業務也就是內容生態的建設上,並且需要圍繞內容尋找新的增長點。

鬥魚選擇的戰略是搭建“以遊戲爲核心的多元化內容生態平台”,豐富內容組合,輔之以精細化運營的思路,這是鬥魚能在2023年實現業績突破的關鍵。

舉例來看。2023年四季度,鬥魚成功探索了遊戲+電商新模式。過去,遊戲皮膚、道具、周邊的售賣相對空間有限,場景也難以得到拓展,但在遊戲+電商的新模式下,鬥魚則聯合遊戲廠商、淘寶創新開啓“遊戲嗨購節”活動,由 YYF、原神龍四爺、駱歆等 8 位頭部主播爲原神、英雄聯盟、CFM、DOTA2 等遊戲産品帶貨,直播間觀看人數超過 1200 萬,累計銷售額近千萬元,鬥魚官方直播間更成功登頂淘寶直播實時榜單。

在這樣的新嘗試下,鬥魚引導用戶由以往純粹的內容消費轉向了複合的價值體驗付費。2023年,鬥魚結合新遊戲上線,加強與廠商在遊戲推廣和遊戲合作方面的力度,通過優質的遊戲內容和高效的運營,不斷優化用戶體驗。

這是一次符合互聯網內容行業變化趨勢的跨界組合,遊戲用戶的消費力本就強勢,契合趨勢開展電商、直播帶貨活動,徹底拓展了遊戲直播平台的商業化鏈路,也讓平台和用戶之間産生多維度的關聯,從平台-主播-遊戲-用戶,通順的鏈路帶來更豐富的商業化想象力。

此外,鬥魚不斷增強主播和用戶的互動性,提升用戶粘性的同時,完善平台內容生態。

遊戲用戶的日常關注點很聚焦,但同時也有極高的豐富度。聚焦體現在他們關注自己所玩遊戲相關的一切,豐富意味著與遊戲有關的主播、賽事、衍生節目、泛娛樂綜藝,都在其涉略範圍內。因此,鬥魚需要在內容和服務上充分洞察用戶需求,給遊戲用戶一個更喜歡、更沉浸式的生態。

爲此鬥魚對其App進行了改版,優化了內容呈現。爲了增強主播和用戶的互動,新增了“動態”一級欄目,展示了主播的開播狀態和直播間入口等信息;以及主播動態和魚吧等非直播內容,以便用戶在主播不直播時了解主播動態和發表評論,並通過主播的魚吧與更多關注主播的用戶進行互動,從産品基礎邏輯層面提升了社交屬性,優化了平台互動社區生態。

同時鬥魚圍繞專業的主播資源,打造了一系列複合性的內容。推出《葛大爺的寶寶巴士》《有間農場》等主播、明星、戰隊參與的綜藝內容,積極投入平台資源助力主播影響力提升。由此,頭部主播及相關優質內容進一步提高了平台用戶粘性。

所做一切,是因爲遊戲用戶需求的變化,他們對單一主播依賴性變小,付費更加精明,願意爲更高價值的內容/體驗/皮膚道具付費,爲更具體驗感和互動性的行爲付費,而不僅僅是爲主播付費。

在遊戲宣發層面,鬥魚依然是新老遊戲不可或缺的平台。鬥魚幫助廠商在測試期、預約期、平推期、版更期等各個階段匹配豐富多樣的遊戲營銷活動。第四季度重點新遊《元夢之星》,鬥魚開啓百萬獎金開播激勵及元夢開星季主播試玩,充分調動跨分區主播影響力及用戶活躍度,公測期遊戲開播人數及開播時長行業領先,推動産品及社區熱度持續走高。

對內容平台來說,保持社區氛圍不僅要在內容積累、創新上下功夫,還得保持社區內容的健康。第四季度,鬥魚持續加強了在合規方面的自查力度和規範管理,不斷提高産品、運營、審核等層面的合規標准,還構建了“四位一體”(業務合規、內容合規、流程合規和數據合規)的全新合規體系。

一整套組合拳下來,鬥魚積累了足夠應對行業挑戰的能力。一方面聚焦于遊戲,另一方面則向服務轉型,逐漸擺脫了對單一主播的依賴,依靠豐富多元的社區生態立足,應對行業挑戰的同時,也給自己找到了適合未來發展的路徑。

鬥魚在電競領域的護城河

提升業務的運營效率、收入質量,鬥魚第四季度也在進一步夯實自己的核心優勢領域——電競。目前,鬥魚在電競生態的搭建上,形成了多維度、有縱深的格局。

首先是熱門電競賽事直播,強大的官方賽事資源儲備與自制賽制作能力是一家遊戲直播平台的看家本領。第四季度,爲了滿足各層級用戶的觀賽需求,鬥魚搭建起“金字塔”狀的賽事格局。本季度鬥魚轉播了超過30場官方大型賽事活動。

配套官方賽事方面,鬥魚打造了包括專業主播及職業選手參與的衍生類解說和評論節目,利于資深玩家快速了解選手及戰隊實力的英雄聯盟S賽直播間專業數據看板,以及在LPL夏季賽“MVP/背鍋榜”投票基礎上新增的“選手評分”環節,以及英雄聯盟“約戰S13線下觀賽”等諸多內容,既爲玩家提供了綜合性電競內容體驗,也極大提升了觀賽趣味性和賽事氛圍。

此外在職業領域,鬥魚在職業選手、職業戰隊方面也有所建樹。2023年亞運會,鬥魚在王者榮耀、和平精英項目中均有簽約戰隊選手入選國家隊,且成功在國際舞台上奪得金牌。

回顧過去一整年的遊戲直播市場,複雜多變的宏觀和運營環境仍然是主基調。不止是遊戲直播,整個互聯網平台都面臨流量見頂、增量放緩的常態,在直播領域,短視頻平台和直播電商的興起,也很大程度上對傳統遊戲直播、秀場直播帶來沖擊。

但電競行業依然大有可爲。根據《2023 年度中國電子競技産業報告》顯示,2023 年我國電競用戶規模爲 4.88 億,電競實際收入爲 263.5 億,其中電競內容直播收入占比達到 80.87%。在可觀的固定體量下,電競市場對平台直播內容依然有豐沛的需求。

鬥魚管理層也在電話會議中透露,未來鬥魚一方面將通過調整賽事和自制內容的數量來平衡整體內容成本,另一方面也會持續探索賽事內容的商業化機會,通過虛擬資源置換、遊戲道具售賣等商業化活動提升賽事內容的回報率。

數據擺在那裏,2023年第四季度鬥魚移動端平均MAU爲5170萬,環比保持穩定,季度付費用戶爲370萬。以優質內容驅動增長,保持了用戶的穩定性。鬥魚長線的遊戲內容生態建設,以多元化的內容不斷吸引泛圈用戶接觸遊戲轉化爲新玩家,能承載更多遊戲用戶留存在內容生態當中,增加回流、降低流失率。

隨著創新業務持續增長和業務占比的快速提升,未來鬥魚的驅動引擎已經開始形成。鬥魚將通過業務創增收、通過服務主播增益、通過分配模式提升主播積極性等多種方式,促進多元化平台生態健康發展。遊戲平台的商業前景依然有新意可挖掘。

0 阅读:19

讓娛樂穎動而出

簡介:娛樂界大佬投資秘辛,文化傳媒炒作密碼,讓娛樂穎動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