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一九四四》大結局,被“神化”的錢崇禮,用杜撰戰勝史實

花煜寒 2024-05-21 11:09:52

很多人在觀看完《哈爾濱一九四四》後,對關雪這樣一個轉型式的角色贊不絕口,更多人則是對劇情上的邏輯漏洞極度不滿。

面對這樣一種極好與極壞式的兩極式口碑,或許很多人都未曾察覺到《哈爾濱一九四四》居然是一部不折不扣的“爽劇”。

是的,你沒有沒看錯也沒有聽錯,這就是一部雖有依附于曆史進行改編,可在很多大小結局方面,給出了完全違背曆史的極爽式結局。

也許你會誤解,也許你會不以爲然,因爲真實的曆史在很大程度上與大結局中描述的並無多少出入。

雖然強硬分子關雪能夠一直被改造不太現實,雖然宋卓文敢公然帶著大魚大肉探望關雪有些情理不合。

但至少我們最終是勝利者,我們成爲了這個國家的主人,街頭上到處都是紅旗飄揚,人們歡欣鼓舞的心情,都是無法辯駁的真實結局。

可在這樣一種如此跳躍式的大結局中,卻唯獨少了兩個極爲重要卻又從不顯山露水的男人。

一個是筆者剛剛解讀過的金慶元,另一個便是誰都能犧牲只有他犧牲不了的錢崇禮。

如果說金慶元後事如何不願詳說,是因爲身份上的特殊與尴尬,那麽錢崇禮這樣一個英雄式的人物,爲何沒有一種光明正大的結局呢?

即便是錢崇禮在之後的戰鬥中犧牲了,但能爲田小江寫證明信的宋卓文,能拿著豬肉炖粉條去探望關雪的宋卓文,就沒有時間去錢崇禮的墓碑前上柱香嗎?

即便是沒有立碑的哥哥宋卓武,也通過關雪的詢問,重新出現在了宋卓文的腦海與回憶之中。

可爲何作爲曾經的上司、曾經的戰友、曾經一起赴生死的兄弟,竟然缺席了大結局,甚至對這個人連一個字都未曾提及呢?

難道是錢崇禮最終活了下來?

只因爲與他共事過的多少人都犧牲了,只有他在宋卓文的主角光環庇護下走到了最後。

而面對所有在第一線戰鬥犧牲的同志,作爲一個始終戰鬥在第二線、第三線做著各種接頭與任務布置的錢崇禮,無法正視那些已經犧牲的戰友。

所以他才選擇了告老還鄉、隱居山林,在最終勝利之後,他也沒有了在大結局中出現的欲望與想法,他難道是在愧疚與遺憾嗎?

畢竟像錢崇禮這樣一人物,無論是在人員組織能力,還是協助與保護宋卓文的方面,都表現出了近乎于“神”一樣的能力。

相比起堅持到最後的宋卓文,之前那些與錢崇禮合作的戰友,實際上才是真正的曆史或史實。

無論是有文字記載的曆史,還是民間口口相傳的轶事,整部《哈爾濱一九四四》只有“滿州羅賓漢”這樣一個角色,是有可能存在于那樣一種環境中的。

畢竟早在1940年前後,作爲錢崇禮和宋卓文背後的組織,因爲各種困難與問題,不僅遭遇到了大量武裝隊伍的瓦解,更有許多人投向了敵人的懷抱。

面對如此艱難的境遇,只剩下不到1000人的主力部隊,無奈之下只得選擇了跨境進入遠東地區,以保存僅有的戰鬥力與火種。

直到1945年,因爲軸心國的分崩離析,這支本該與錢崇禮和宋卓文一同戰鬥的隊伍,才重新回到了這片黑土地。

看到這裏的你,或許已經明白或想到了些什麽吧。

或許《哈爾濱一九四四》中的宋卓武是真實的,但像錢崇禮這樣,不僅能全力支持宋卓文,還能不斷調集到如此多人手的人物,幾乎是完全不可能存在的。

因爲即便有錢崇禮和宋卓文這樣的人物存在,也早已經不會有山上大部隊作爲後盾的可能性。

而錢崇禮在劇中表現出的各種能力,像是情報取得、人員調配等等能力,幾乎只能用“神化”來形容他了。

雖然我明白無論是錢崇禮還是宋卓文,都不過是在最終勝利的基礎上,憑空杜撰出來的人物。

甚至是那個曆史上最黑暗的“給水部”,都爲了讓畫面看起來更好看,表現的過于“美好”了。

雖然最終大多數可恨之人都被主角、配角或不知名人士給解決了,雖然這樣的一個故事無論怎麽看都像是一部“爽劇”。

可在表現敵人凶殘本性的同時,能否將先輩們鬥爭時困難與犧牲表現的更加真實呢?

畢竟真實的曆史遠沒有如此輕松,真實的曆史更加殘忍與血淋淋,或許我們並不需要一個“神化”的錢崇禮,而是更多經受不住酷刑的賀國修。

關于《哈爾濱一九四四》的解讀暫時先寫到這裏,更多精彩解讀且聽下回分解。

若覺得文章不錯,還請點贊、分享與關注哦,圖片來自網絡。

0 阅读:27

花煜寒

簡介:一起品百味人生,百味情感 劇評 影評 書評 動漫評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