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耗或比問界更低,阿維塔15增程式,才是滿血華爲增程SUV?

路咖汽車 2024-05-07 17:37:23

20多萬元的增程SUV火了?原本理想以爲L6可以降維打擊,可AITO問界算是搶先占據了一個好位置。全套華爲智能座艙、智能駕駛,甚至驅動電機部分也由華爲技術背書。再加上頭部電池供應商甯德時代的加持,構成了AITO問界的核心競爭力。但華爲和甯德時代畢竟是不直接造車的,所以這兩塊核心競爭力,免不了與其它車企共享。而即將推出首款增程式車型的阿維塔,顯然有潛力成爲這一市場的新黑馬。

阿維塔15要造增程,用長安的就好?

由長安、華爲、甯德時代,三家技術背書的阿維塔汽車。一方面定位高端,另一方面此前都是專注純電賽道。所以在20多萬元增程式市場中,阿維塔與兩個關鍵詞都八竿子打不著。但阿維塔15的被曝光,使得主要由AITO問界與理想兩家爭奪的市場,有望變成三足鼎立。考慮到自家定位更高的阿維塔11,以純電身份,將定價踩在了30萬元門檻線上。定位中型SUV的阿維塔15,又有成本相對更低的增程式車型加持,其價格下探至25萬元以內,相信並不會讓人意外。現在的問題是,阿維塔15能給市場帶來哪些不同的東西?

要問不同,還是得從長安、華爲、甯德時代三家中找。前面也聊了,華爲與甯德時代作爲供應商身份,從邊際效應角度出發,你很難說有什麽技術會是完全特供。另外,阿維塔15又很可能是品牌旗下新的入門定位車型,就算有特供級別,或率先落地的新技術,直接覆蓋到新車上的可能性也不太大。那麽我們的視角顯然要被拉回到主要負責制造的長安身上。

“恰好”,長安就是一家在新能源賽道中,比較青睐增程式的傳統車企。“更巧”的是,今年3月份,長安就借著發布深藍G318的契機,發布了自己新的增程器技術。還是從邊際效應出發,結合産品可能的價格定位和發布周期。我們有理由相信,踏入增程式賽道的阿維塔15,很可能會采用長安的全新增程器。那麽面對AITO問界和理想兩位同級別老大哥,阿維塔15用上長安的新增程器,就能有優勢嗎?

從理想、問界到阿維塔,增程不再是落後技術?

其實增程式之所以被冠以“落後技術”的稱號,很大程度上,與增程式車型不挑發動機的操作有關。畢竟,只要是個內燃機就行,大部分工況下,增程式車型都仰賴電氣化部分。初涉該技術路線的理想汽車就深谙這點。當然,東安代工的DAM12TL發動機,以及隨之而來的超高饋電油耗,還是讓理想初步認識到了,內燃機在增程式車型中,並不是可以擺爛的角色。

隨之而來,在L系列産品上,理想換用了新晨動力代工的1.5T發動機。而作爲給寶馬代工的供應商,這台1.5T內燃機的前身,可以追溯至那台鼎鼎大名的寶馬與PSA合作的CE16 1.6T發動機。作爲增程器,在有可變氣門正時、可變氣門升程技術加持下,理想的1.5T內燃機顯然需要采用高熱效率的米勒循環。但這種追求高壓縮比的技術應用,在它身上有一定上限。

因爲CE16的缸徑與沖程分別爲77mm、85.8mm(畢竟這是一台需要考慮直驅的內燃機)。而排量縮小至1.5T,即使縮小的是缸徑,也就是約74mm的缸徑。再與行程對比,缸徑行程比大約爲1.16。這對于燃油車而言,肯定算是長行程,但對增程式而言,只能說傳統內燃機開發的束縛還是很明顯。

爲什麽窄長型缸體,在增程器身上逐漸演變爲剛需?答案就在米勒循環身上(假設都采用渦輪增壓路徑)。米勒循環就是通過早關進氣門,使內燃機少噴油,能夠實現活塞走更遠的路。如果缸體行程更長,那麽很顯然,起門調配的余地也會更大,活塞能夠通過慣性走過的行程也會更長,整台內燃機在理論上也就會更省油。當然,這是以完全放棄低扭的視角來看待。但增程式的運行邏輯,讓內燃機的開發可以忽略低扭。

借鑒AITO問界的思路來看。代號爲H15RT的增程器,同樣是1.5T排量。配合73.5mm的缸徑,88.32mm的行程,其缸徑行程比已經超過了1.2。再加上EGR廢氣再循環、電子水泵等等。總之就一個核心理念,缸體要足夠窄長,氣門要能關的更早,發動機身上能不綁皮帶就不綁,能用電負擔的傳動都用電。刨去其它因素,這也是爲什麽,在車身尺寸重量都接近的情況下,性能要強上一截的AITO問界M7,饋電油耗與理想L7差不多的原因之一(只比四驅版)。

最後讓我們回到阿維塔15身上。想做窄長缸體,其實不算難題,長安的全新增程器給出的答案是1.45。這個缸徑行程比只能用誇張來形容了,與之匹配的是16比1的壓縮比。其實結合眼下的內燃機數據來說,16個壓縮比顯然沒有把這個缸徑行程比用到極致。但從內燃機的工作方式來說,已經足夠誇張了。畢竟,不能只考慮怎麽省油。還得看省油之後,內燃機還點不點的著火。

由于缸體過于窄長,導致燃燒室的造型其實也是呈現窄長的結構。後果是,油氣混合物極難在燃燒室內設計出足夠完美的滾流,造成缸體濕壁,以及最後的積碳。另外,就算混合足夠,位于頂部的火花塞,要如何迅速引燃遠處的油氣混合物也是難題。做不好這點,發動機的NVH就很難保障。

所以諸如AITO問界,在增程器上也還是保留了歧管噴射這種“舊技術”,以此抑制混合氣體過早進入缸體,造成爆震。但這樣,內燃機的最大效率就無法被挖掘。對長安而言,解題思路是更高的燃油直噴壓力。在主流內燃機還是采用350Bar直噴壓力的情況下,長安寄希望于采用500Bar的高壓直噴,將燃油顆粒打的更爲細碎。充分融合後的混合氣體,能夠燃燒得更充分,也就由此規避積碳的問題。至于燃燒室的窄長形態,長安考慮的是通過更高的點火能量,來激發較遠處的混合氣體燃燒,從而增強穩定性。

一套組合技術打下來,優勢當然是進一步提升了內燃機的效率。據官方的說法,1L油可以轉化超過3.6度電。而傳統意義上,這個成績能達到3.3度電,就已經算優秀。不過激進的技術應用,以及缸體的天然結構問題。新增程器落地,或將采用高標號的95號汽油,來規避潛在的爆震壓力。當然,增程器用95號油也算不上新聞,理想與AITO問界皆是如此,這畢竟是深度米勒循環帶來的副産品。

寫在最後

智能座艙、智能駕駛輔助等等,華爲的諸多技術引入,很大程度上讓增程式等于落後技術的爭議聲浪被掩蓋。但在增程器這個環節,隨著增程式走進千家萬戶,複雜的用車工況,特別是高速需求,也給它提出了更多要求。如果阿維塔15能夠在25萬元以內的價位,攜帶上新的增程器技術,以克服高速工況的饋電油耗問題。那麽說它是最強華爲增程式SUV,似乎也並不過分?

3 阅读:1910
评论列表
  • 2024-05-08 22:42

    一幫人搞新能源,到頭來,增程,這個要加油嗎?

  • 2024-05-07 19:54

    [點贊][點贊][點贊][點贊][點贊]

  • 2024-05-08 00:44

    aeb 是雜牌富瑞泰克的麽?

  • 2024-05-08 05:44

    長安的造車水平不是小康能比的,而且最重要的的是:出了事,不會推到配件商頭上

    八點半上班 回覆:
    我感覺也是,長安畢竟是大品牌,曆史悠久
  • 2024-05-08 00:55

    悲哀,又被現實打敗了,阿維塔本來就是專爲純電打造的品牌,賣得不好只能跟風走增程了

  • 2024-05-07 20:45

    能買得起這個價位車的主,大多數都不在乎這麽點油耗吧?

  • 2024-05-08 04:03

    雖然很喜歡阿維塔,但是滿血華爲絕對是問界系列。長安不會像賽力斯那樣把靈魂交出去

    牛行天下 回覆:
    華爲自駕業務單獨成立引望科技公司,長安汽車購買40%的股份,應該算是大股東,算不算把靈魂交出去了。
  • 2024-05-08 03:36

    我准備在阿維塔15和問界m5二選一,滿足增程、華爲高階智駕即可

  • 2024-05-08 01:53

    増程器不就是一個汽油發電機嗎?它不直接驅動車子的機械動力系統,而是發電驅動動力電機後再給車子提供行駛動力。増程器如果有富余功率就給電池充電。

  • 2024-05-08 01:21

    增程動力,既豐富了産品線,價格也更低……這對于提振阿維塔的銷量注入新的活力!

  • 2024-05-07 19:31

    一直搞不清楚增程車比油電混動優勢在哪裏?是發動機比本田1.5T更穩定還是油耗更低?沒有汙染?

路咖汽車

簡介:秉承專業態度,創作有趣的汽車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