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級感的家庭教育,不是只圍著分數轉,而是要讓孩子做到這12點

敖爸聊教育 2024-05-02 23:11:29

如何把孩子教育好,可謂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盡管雙減早已成爲趨勢,但或許是迫于整個教育大環境的壓力,不少家長還是將孩子的教育焦點放在學業成績上,卻忽視了更爲重要的“做人教育”。

真正成功的教育不只是關注孩子的成績,更應當關注孩子成爲怎樣的人。

我們看到許多所謂的優秀學生,卻缺乏基本的情商、社交能力和同理心。這種現象的背後,實際上是沒有抓住家庭教育的核心。

我們應當認識到,家庭教育的核心不僅在于傳授知識,更在于培養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價值觀。

01 做個善良的人

善良當然不等同于傻,它是我們抵禦負面影響、保持內心平靜的利器之一。

很多愛霸淩同學的人,恰恰缺乏的就是善良的品質,而常被霸淩的同學,也並不是因爲善良而被霸淩,大都和過度懦弱有關。

要培養孩子成爲善良的人,父母應當以身作則,做孩子的榜樣,展現出寬容、善良、正直的品質。

同時,通過言傳身教,向孩子灌輸尊重他人、感恩生活的觀念,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引導孩子抛棄斤斤計較、攀比心態,讓他們學會用善良的眼光看待世界,用善良的行爲影響周圍的人。

02 做個有擔當的人

對孩子而言,做有擔當的人,不僅是一種行爲,更是一種心態,一種對自己和他人負責的態度。

父母要通過身體力行,向孩子展示責任與自由之間的平衡。

要讓孩子明白,做出選擇就意味著承擔後果,從而培養孩子最基本的責任感。

父母還可以通過給予孩子適當的自主權,鼓勵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學會承擔責任,從而成長爲有擔當、有責任感的人。

03 做個有勇氣的人

孩子在成長中必然不是一帆風順的,他們需要勇氣的加持,去克服各種挫折與困難。

不僅如此,勇氣的培養,除了讓孩子有底氣去突破障礙之外,更能讓他們有信心去大膽追求自己的目標。

要培養孩子的勇氣,父母可以從多方面入手。

一是通過周圍榜樣的力量,讓孩子看到直面挑戰的帶來的好處。

二是在孩子遇到困難時,多鼓勵他們嘗試解決問題,而不是代替他們完成任務。

三是通過支持孩子積極參與各類活動,讓他們在實踐中體會到直面挫折的意義。

此外,父母可以通過談論自己的經曆,分享克服困難的經驗,幫助孩子建立積極的心態,從而逐漸增強他們的勇氣和意志力。

04 做個能吃苦的人

吃苦是培養孩子堅韌性格的重要方式之一,它能夠幫助他們更好地應對逆境。

生活中的挫折和挑戰不可避免,具備吃苦耐勞的品質將讓孩子在困境中不至于輕易退縮,並能學會在艱難的環境中尋找突破口。

父母在培養孩子吃苦能力時,應當適度放手,讓他們有機會體驗生活的不容易。比如,可以鼓勵孩子參與一些需要付出體力或耐力的活動,如體育鍛煉、暑期到農村體驗、參加志願者服務等。

在這些過程中,孩子們可以通過實踐體會到生活的不易,從而更好地提升他們堅韌吃苦的品質。

05 做個獨一無二的人

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個體。

培養孩子發展自我,不僅能夠讓他們更好地認識自己,還能夠激發他們的潛能,實現個人價值。

父母的態度和行爲直接影響著孩子的發展。因此,父母需要摒棄跟風心態,傾聽孩子的聲音,尊重孩子的選擇,給予孩子充分的自由發展空間。

在孩子表現出特別的興趣或天賦時,父母更應該給予鼓勵和支持,幫助他們發展潛能,更好地實現自我,成爲自信、獨立、有創造力的個體。

06 做個會自我保護的人

以往經常在網絡上看到有些小孩天不怕、地不怕,在樓房天台邊高處追逐打鬧、在未知水域隨意下水嬉鬧等,危機四伏,根源在于這些孩子不懂得自我保護。

可見,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自我保護是一個不可或缺的技能。

具備自我保護能力的孩子能更好地識別風險,有效應對可能的威脅,從而在複雜的社會環境中保證安全。

要培養孩子的自我保護能力,首先,父母應該教育孩子知道哪些事情是可以做的,哪些事情是不可以做的(比如有人身危險的事情),哪些情況是安全的,哪些情況可能需要引起警惕,以及如何識別不同的安全信號等等。

其次,家長應該教會孩子一些基本的自我防衛知識和技巧,以此來提高他們的安全感。

此外,家長還應當讓孩子學會如何保護自己的隱私和個人信息,尤其是在網絡環境下,教他們不隨意透露家庭住址、電話等敏感信息。

07 做個獨立的人

獨立性強的孩子能夠更好地應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

他們有自己的主見和決策能力,能夠更好地掌控自己的人生。

要培養出一個獨立性強的孩子,父母應該逐步放手,給予孩子更多的自主權和自由,讓他們有機會獨立完成一些事情,比如,學會自己整理房間、制定學習計劃、處理日常生活瑣事等。

父母還應該倡導和支持孩子發展獨立思考的能力。

08 做個有夢想的人

夢想能夠激發人的內在潛力,幫助克服障礙,邁向成功。

很多取得各種成功的孩子,就是源于他們從小有了夢想,而這種夢想變成了驅動他們前進的動力。

孩子的夢想如何,和父母的引導大有關系。父母在孩子培養夢想的過程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引導者角色。

無論孩子的夢想是成爲一名科學家、藝術家還是運動員,父母都應給予充分的支持和資源,認真傾聽孩子的心聲,了解他們的興趣和志向。

同時,父母應該鼓勵孩子勇敢追逐夢想,激勵他們不畏困難,持續追求自己的夢想。

此外,父母還應教導孩子設置實際的目標和計劃,使夢想的實現變得更加明確和可行。

09 做個有教養的人

一個有教養的人不僅能夠給人留下好的印象,更能夠在社會交往中表現出自己的價值和魅力。

家庭是孩子教養的第一課堂,父母的身教更是培養孩子教養的關鍵。

父母可以從細節做起,通過自己良好的言行舉止爲孩子樹立榜樣。比如,尊重他人的意見和感受,禮貌地與人交往,遵守社會公共秩序等。

這些看似微小的舉動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讓他們在成長過程中形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和社會交往方式。

此外,父母還應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孩子在日常中的一些不良行爲,引導他們用正確的行爲准則來約束自己。

10 做個高情商的人

高情商的人通常能更好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更加從容地應對生活中的挑戰和壓力。

要培養孩子的情商,需要注重情感教育。

父母可以從孩子很小的時候開始,教導他們學會正確地表達自己的情感,並傾聽他們的感受。

鼓勵孩子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幫助他們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溝通能力,進一步增強親子之間的情感紐帶。

父母還要教導孩子學會有效地管理自己的情緒,在情緒激動或受挫時,采用深呼吸、向他人尋求幫助等方式來保持冷靜和理智。

同時,父母還可以通過身體力行,向孩子展示正確的情緒表達和處理方式,讓他們在模仿中學會如何應對各種情緒狀態。

11 做個講規矩的人

人不是生活中一個真空世界裏,再大的自由都總有邊界。

做個守規矩的人,孩子能夠更好地與他人相處,同時也保護他們免受不良的影響和危險。

要讓孩子理解並遵守規矩,建立家庭規則是一個有效的方法。

家庭規則不能太複雜,應該簡單明了,容易理解,與孩子的年齡和成熟度相匹配。

例如,可以設定一些基本的家庭規則,如按時完成作業、餐桌禮儀、晚上按時就寢等。

通過這些簡單的規則,孩子可以逐步學習如何管理自己的行爲,並理解規則背後的意義。

在實施規則時,父母應該堅持一致性,並且以身作則。

例如,如果家裏規定了不在餐桌上玩手機,父母也應遵守相同的規定。

此外,當孩子遵守規則時,父母應給予表揚和獎勵,以增強他們遵守規則的動機;

反之,如果孩子違反了規則,也應承擔相應的後果,幫助他們理解規矩的重要性。

12 做個懂感恩的人

培養孩子懂得感恩,不僅是一項教育任務,更是一種道德傳承,一種人生底色。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他們的行爲示範將直接影響孩子的態度和行爲。

因此,父母應該時刻注重對身邊人的感恩之情,無論是對家人的微小幫助還是對他人的善意,都應該真誠地表達感謝之情,這不僅是大人自身的爲人處世之道,更是對孩子的言傳身教。

除了言傳身教,父母還可以與孩子一起參與社區服務或慈善活動,通過親身參與,不僅能培養孩子的同理心和社會責任感,更能激發他們內心深處對感恩的珍視與回報。

結語

父母是孩子成長道路上的首席導師和終身引路人。

父母的每一個選擇和行動,都在孩子的心田種下未來的種子。因此,父母的教育方式,無疑決定了孩子未來成爲一個怎麽樣的人。

成功的孩子往往源于懂得感恩與回報的家庭環境,這不僅讓他們在人際交往中遊刃有余,更在學業和生活的挑戰中展現出非凡的韌性和智慧。

一個在做人做事上都成功的孩子,也通常是那個在學術上遊刃有余的學生。

因此,作爲父母,要先教會孩子做怎樣的人。

這樣的孩子,不僅是當下學習上的優等生,更有可能是未來人生的佼佼者。

0 阅读:69

敖爸聊教育

簡介:專注0-15歲親子教育,有效解決父母教育困惑和養育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