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笑來:要警惕反向塑造,把你變得平庸

槃鷹 2023-03-27 21:38:30

今天讀到李笑來老師書裏面的一段話,有一些心得分享給你。

他說的是“反向塑造”這個概念,並且強調這個東西遺害無窮,在我們學習成長的道路上,一定要時時警惕,擺脫它的影響。

爲了說明這個概念,他講了一個例子:

很多年前,他曾經遇到一個知名外語學院的優秀畢業生,到新東方去應聘,口語非常的Nice。

在畢業後的很長一段時間,他都在各種培訓機構當中學英語輔導老師,然而,以他的教育背景和專業,給那些初中生講課,其實是完全不用備課的。

他只要隨便拿起書出來講一講,那些學生一聽他純正的口語,自然就覺得他是非常好的老師了。

于是,這個高材生,被中考都需要補習的初中生塑造成了一個長期不用備課就可以輕松拿工資的人。

後來,他到新東西面試,第一天就被學生投訴了。

因爲在新東方,他教的不是那種差生,而普遍是學校的學霸,是將來大多數可以上美國名校,如哈佛、耶魯大學的那些學霸。

所以,不備課是絕對不行的,然而以他多年不備課的習性,即便備課估計也來不及,因爲思維己經被差生反向塑造,完全跟不上這種激烈的競爭要求了。

而要重新獲得這種思維、邏輯以及相應的知識,也不是一下子可以得到的,必得經過長期的訓練和壓力測試才行。

李笑來老師慶幸自己“一上來就是教的最優秀的學生”,因爲教的是最優秀的學生,他就不能偷懶,不能不備課,而且還得十分認真地備課。

必得使自己所講的能入這些學生的眼,否則,只能像上面那位高材生一樣,被學生投訴而黯然退場。

所以,反向塑造既可以把人塑造成越來越平庸、越來越傻,也可以把人塑造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聰明。

這就取決于我們對態環境的態度,是一種尋求成長,積極挑戰的態度,還是想要舒舒服服躺平的態度。

我以前有一位下屬,我招他進的公司。

他其實人非常聰明,也擅于與人溝通打交道,與各種人交流,他不會因爲人家是大領導而有所怯;做事也非常利索。

開始的時候,我挺看重他,覺得他可以好好培養一下。

後來共事久了,才發現他有一個特點,就是常說的:“老板給多少錢,我就幹多少活。”

比如,他努力工作,做出了成績,但是公司沒有給到他想要的加薪和獎金(在我看來已經可以了),他在工作上就不會那麽上心,能偷點懶就偷點懶,能輕松一點就輕松一點。

我找他談了好幾次心,希望他可以承擔更多,可是都不奏效。

于是,我只能慢慢轉移注意力,把他當作一個不那麽重要的團隊成員看待,同時看看有沒有其他可用的苗子。

也因此,他失去了很多可以成長的機會。

我後來聯系他,聊聊近況,他還是在原來的圈子裏,做著相同的工作,而不少後來進公司的,都混得比他好。

他實際上是被環境反向塑造了,因爲對公司不滿,所以不積極努力,不積極努力,就更得不到機會,能力也就越來越蛻化了。

如果他能意識到,當前的環境不行,但我仍然可以選擇承擔責任,提升能力,這便能帶給他更大的成長。

或者當前的環境不行,我跳出去,選擇更有成長性的環境,也是一條路,那也比呆在原地混吃要強上很多。

上次看到輝哥(輝哥奇覃公衆號主理人)的一篇文章,說到要警惕低水平的自我閉環。

我感覺他說的和李笑來老師說的是同一個意思。

輝哥通過五六年的日更公衆號寫作,持續獲得用戶的關注和注意力,並打通了變現的閉環(讀者付費、圖書出版)。

在這個閉環之下,其實是非常舒適的狀態,只需要每天更新一篇文章,就可以獲得相應的收入。

在這樣一個系統閉環的內部,它是運轉良好的,但是,要警惕的是,外界的環境在不斷變化,如果這個系統不能即時與外界進行信息交流與溝通,不能進行叠代,那麽,它可能面臨危機。

比如,ChatGPT來了,對于寫作的你,意味著什麽?

如果將來有一天,AI真的可以代替人類寫作(這其實是正在發生的一件事情。),那我們又該叠代出什麽樣的核心能力?

這個值得我們深思!

要警惕低水平的自我閉環,警惕環境的反向塑造,就應該永遠保持開放的心態,並且終身學習。

因爲只有開放的心態,才可以接受新的事物,如AI,把它們當成工具,人類則可以更多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藝術能力。

只有終身學習,才可以不斷的叠代、進化成爲新的物種,擁有更多維的競爭力。

那麽,如何知道自己是不是正在被反向塑造得更加平庸?

其實,你是知道的。

如果你感覺很舒服,做一件事情沒什麽壓力,很輕松就能搞定,

那就說明你現在在舒適區了,你就要警惕了,要往上跳一跳,構建一個新的舒適區。

不要被你當前的所處的環境所定義,在你當前的環境中,你要適時地突破。

而且這個過程,要永遠進行,這就是終身學習的要義。

可以做什麽呢?

接受領導交給你的重要任務,接受挑戰。

去做一件自己從來沒有做過的事情,比如徒步100公裏,在大街上擺個攤唱歌。

自己給自己定一個有壓力的目標,比如,我有時會在社群裏承諾,一天寫三篇文章。

因爲我原來的舒適區是一天寫一篇,寫三篇並保持同樣質量的文章對我來說是挑戰。

等我完成了這個,下一次,我會承諾,一天寫五篇文章,這又是一個新的挑戰。

最近,我又開始100天的早上計劃重要的#清晨三件事、晚上複盤打卡,也是突破自己的舒適區。

這是我借助社群來“反向塑造”逼自己成長的方式,因爲社群裏都是優秀的人,我說了的話就得算數,否則就沒法混了。

今天是日更第274/365天,早起閱讀寫作第158天,都看到這裏了,不妨點個贊,關注一下。^_^

每天更新文章,日更是一種態度。

0 阅读:23

槃鷹

簡介: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讓我們摒棄舊習、一起叠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