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難河之戰:朱棣率軍親征,殺到蒙古軍心有余悸,創一項古代記錄

梁興興 2024-03-25 22:51:59

明朝初期有兩個相連的盛世——永樂盛世,仁宣之治。這兩個盛世緊緊相連,前後30年,後世稱爲明朝的黃金時期。

但也有人認爲,仁、宣都是吃了祖宗的老本,所謂的仁宣之治,根本就是永樂大帝留下的遺産,所以明初盛世應該視爲永樂一人的功績。

對于不熟悉曆史的人,可能只知道永樂皇帝朱棣是個“亂臣賊子”,靠造反奪了侄兒的皇位,而且遷都北京,讓北京當了500年首都。

事實上,永樂皇帝上台期間做了不少事——掃平河西、征服安南、派鄭和下西洋、修永樂大典,這都是對明朝,甚至對整個中國影響深遠的舉措。

在軍事上,朱棣還五次出關征討蒙古,打殘鞑靼,讓鞑靼部在宣德年間申請內附,有漢唐之氣象。

而在永樂五次出關中,規模最大,勝利最輝煌的是第一次。

明史說:朱棣帶著50萬大軍出關,先奔胪朐河,再轉戰斡難河,重創鞑靼汗本雅失裏——這位狂人剛剛殺了明朝使者,並全殲了名將丘福的10萬大軍。

很明顯,永樂皇帝此戰是“問罪”性質,所以動員華北精銳和親衛軍,深入大漠,穿越了蒙古高原,追到斡難河。

說起來,自從洪武北伐結束,蒙古的鞑靼和瓦剌都在崛起,永樂皇帝的北伐沉重打擊了蒙古勢力,追到斡難河邊,也創下了漢人君王追亡逐北的最遠記錄。

斡難河之戰,也不僅重創本雅失裏,還回頭攻擊鞑靼太師阿魯台,兩戰全勝,明軍帶著大批俘虜和牲畜回國,戰績功耀史冊。

那麽在永樂初年,名將如雲的明朝爲何需要皇帝親征?斡難河之戰,明軍又是如何大勝蒙古騎兵的?這場大戰對曆史有多大影響呢?

1朱棣:不是我想去,是手下不爭氣

洪武年間,明朝對北元進行了十幾次北伐,叫得上名字的大將都在這裏有過戰功。最著名的如藍玉的捕魚兒海之戰,基本掃平北元朝廷,致天元帝死于內亂,北元政權名存實亡。

天元帝死亡之後,北元帝位傳承混亂,失去了法統,大汗也不再立年號,開始回歸草原特色。

但進入建文二年,明朝和北元都在內亂,明朝發生靖難之役,朱棣在造侄子的反;草原上是鬼力赤篡位,殺掉北元大汗坤帖木兒,自立爲王。

鬼力赤上台後,因爲得位不正,索性徹底放棄“大元”這個國號,改稱蒙古國。自此明朝史書不見“北元”二字,稱東部屬于北元的土地爲鞑靼,而西部則是瓦剌。

靖難之役結束後,明朝休養生息,明成祖朱棣希望緩和跟蒙古的關系,雙方派出使者訪問,開邊市貿易,關系比較融洽。

然而此時,蒙古那邊的內亂依舊不斷,鞑靼大汗鬼力赤和太師阿魯台不和,阿魯台在永樂五年——即1407年殺死鬼力赤,獨霸朝綱。

但國不可一日無主,所以他在次年迎接元朝後裔本雅失裏爲鞑靼大汗,這位新大汗有黃金家族血脈,是個“元朝複國主義者”,決意複興大元,起兵東征西討。

此時,本雅失裏攻伐兀良哈、瓦剌,也對明朝虎視眈眈。

朱棣本想和瓦剌、鞑靼都緩和關系,讓他們自己內鬥,不要把火燒到明朝。沒想到鞑靼崛起太快,打翻了草原的平衡。

永樂七年,朱棣派使臣郭骥去訪問鞑靼,帶去朱棣的信件,責問他爲什麽不和大明修好。結果本雅失裏一怒之下把郭骥殺了,還殺了使團成員,就一個人逃了回來報信。

消息傳回明朝,朱棣大怒,隨即點兵北伐。

一開始,朱棣沒想著自己親自去北伐,所以讓手下頭號大將——靖難第一功臣丘福帶10萬大軍出征。

丘福此人是老將,在靖難之役裏表現出色,深得朱棣信任。但讓人沒想到的是,丘福出關,深入漠北,在胪朐河邊遭到蒙古騎兵埋伏,全軍覆沒。

丘福一個國公,帶著四個侯爵全部犧牲,蒙古人士氣大振。

而在出征前,朱棣其實早就警告丘福不要輕敵,結果丘福不聽勸告,輕敵冒進,導致大軍覆滅。朱棣震怒,撤丘福的爵位,全家發配海南。

但眼前的局面還是得收拾,朱棣決定禦駕親征,調集整個華北的精銳部隊,讓南方籌糧,在永樂八年二月出征。

2斡難河決戰,蒙古騎兵一敗塗地

朱棣第一次北伐,《明史》記載是動員了50萬人出關,這個數字是當時明朝的宣傳,真實人數不可能這麽多。

按照當時明朝動員能力、後勤能力,朱棣幾個月調度,帶10-12萬人的可能性比較大,最多可能帶15萬人出關,這也是洪武時期出關的正常明軍人數。

朱棣帶兵北上,先在北平整頓,二月初十從北京德勝門出征,三天後過居庸關。彼時,塞外冰雪還沒融化,道路泥濘難行,朱棣多次下令軍隊減速,等待辎重。

三月初,朱棣帶著大軍進入草原,在今天的內蒙古興和縣整頓兵馬,舉行了閱兵。初十,大軍緩緩向北開動。

朱棣這次非常保守,有丘福全軍覆沒的例子,朱棣不敢輕敵,大軍每走一段距離,就分工兵和步兵築城,放一部分糧草保存,以備不時之需。

結果從興和到丘福兵敗的胪朐河,朱棣大軍走了快兩個月。

胪朐河是鞑靼王庭的所在地,本雅失裏和阿魯台本來都在這裏,但朱棣大軍來到河邊,卻連一頂帳篷都看不到。

朱棣派騎兵去找人,只找到一些散兵遊勇,後來抓獲一名俘虜,明軍審問才得知,本雅失裏和阿魯台聽聞明軍出關,兩人意見不和,分頭一東一西逃去。

《明史.鞑靼傳》:“本雅失裏聞之懼,欲與阿魯台俱西,阿魯台不從,衆潰散,君臣始各爲部。本雅失裏西奔,阿魯台東奔。”

本雅失裏要向西,是因爲他本人長期在中亞和西域活動,是帖木兒帝國和東察合台汗國的座上賓。只要向西,如果自己被打敗了,還能逃回去當客人。

而明軍就是來找本雅失裏報仇的,所以朱棣下令全軍向西,俘虜交代元廷駐紮在“兀古爾紮河”,即漢文記載的“斡難河”,今天外蒙古“鄂嫩河”。

于是,朱棣下令大軍在胪朐河紮營,騎兵帶20天的口糧追擊,自己親自帶隊出發。

《北征錄》:“初九日,上以輕騎逐虜,人各赍糧二十日。其馀軍士,令清遠侯帥領駐紮河上。”

明朝騎兵部隊追逐本雅失裏,四天後趕到斡難河,本雅失裏的大帳就在河邊。但蒙古騎兵發現明軍趕到時,並沒有倉皇撤退,而是主動結陣決戰。

而後,明軍發起沖鋒,一鼓作氣就打垮了本雅失裏。蒙古騎兵崩潰後,本雅失裏帶著幾個親衛逃跑,丟棄了他的人民和大量辎重。

之後,本雅失裏一路逃入瓦剌,想借瓦剌的土地發展,但沒多久就被瓦剌人殺死。

無論是《明史》還是《北征錄》,對這場戰鬥的記錄都很簡單,因爲朱棣出兵時讓所有文官留下,前鋒軍中只有幾個文官。

《北征錄》:“扈從文臣,止令尚書方賓及光大、勉仁數人隨行。”

《明史.鞑靼傳》:“帝麾兵奮擊,一呼敗之。本雅失裏棄辎重孳畜,以七騎遁。”

其實,本雅失裏的失利是必然的,他本人是“外來戶”,威望和實力遠不如太師阿魯台。

阿魯台和本雅失裏分兵,阿魯台自然帶去大部精銳,本雅失裏手上本就沒幾張牌。

3鞑靼臣服,蒙古將士心有余悸

朱棣打敗本雅失裏後,又回頭向東去找太師阿魯台,當時阿魯台駐紮在貝爾湖東部的“靜虜鎮”。

見明朝大軍壓境,阿魯台部發生內亂。朱棣見狀,要求阿魯台投降。

遭到阿魯台拒絕後,朱棣下令出兵。大戰之後,阿魯台也遭遇大敗,鞑靼騎兵逃亡興安嶺,朱棣這才引兵南下。

曆經兩場大戰,朱棣在斡難河之戰擊敗本雅失裏,又在靜虜鎮打敗阿魯台部,鞑靼部自此日薄西山,朱棣時代的蒙古從此低頭。

而擊敗本雅失裏的斡難河之戰,不僅打擊了鞑靼部的實力,還對當時整個蒙古部族的自信心造成重創。

斡難河,現在叫鄂嫩河,在貝爾湖以北,由蒙俄兩國分別擁有。

這條河第一次發生大戰是在13世紀初,當時蒙古高原的天之驕子孛兒只斤.鐵木真剛剛崛起,他的對手就是草原霸主“克烈部”。

1204年,鐵木真和“克烈部”汗王王罕在斡難河邊決戰,雙方出動全部騎兵沖鋒,最終鐵木真打敗“克烈部”,陣斬王罕,由此開始了大蒙古帝國的雄霸之路。

本雅失裏逃往斡難河,還選擇在這裏決戰,有效仿祖先一戰立功的想法。但最終,本雅失裏卻被朱棣打敗,鞑靼、瓦剌、兀良哈得知消息後都心驚膽戰。

得知本雅失裏被滅後,阿魯台本就有投降的想法,結果手下不同意,要給大汗本雅失裏報仇,所以才有靜虜鎮的大戰。

戰後,阿魯台對明朝心服口服,派使者入關獻上馬匹求和,阿魯台部開始短暫的“內附”。

阿魯台後來還上書,痛陳瓦剌人殺害本雅失裏,弑君之仇不能不報,希望明朝支持自己,朱棣便封阿魯台爲“和甯王”。

永樂十二年,朱棣出關長驅直入,遠征瓦剌,這時候完全不用擔心鞑靼的問題。

當年北征,明軍激戰勿蘭忽失溫(外蒙首都烏蘭巴托外紅嘴山),因被瓦剌埋伏,損失慘重,只得慘勝。哪怕如此,明軍回國時鞑靼也安安分分,還派使者來朝賀。

斡難河之戰其實還有個巨大的影響,就是元朝的“國玺”,即中原王朝的“傳國玉玺”被本雅失裏帶到了瓦剌。他死後,玉玺也就留在了瓦剌。

這代表著鞑靼失去了“北元”的法統,而瓦剌則成爲“北元”的繼承人。

當然,這個寶物也對明朝有很大的吸引力,朱棣征伐瓦剌,鞑靼的阿魯台就認爲是去找傳國玉玺的。

但在朱棣本人的敘述中,他對這個寶物沒興趣,出關征討純粹是爲了打擊瓦剌。

《成祖實錄》:“如必以此爲寶,則元氏得之當永保天位,福及子孫,何至衰敗凋落如今哉。”

永樂末期,鞑靼在自身壯大後再次反叛,這才有朱棣生命最後三年的三次北伐。

這三次北伐戰果都不大,因爲鞑靼人早早得到信息,逃入草原,最後兩次甚至沒有發生戰鬥,被調侃爲“草原旅遊”。

鞑靼人之所以早早逃跑,既是爲了保存實力,也是因爲斡難河之戰被打怕了——這一戰明軍正面摧垮北元留下的最後精銳,也讓蒙古人知道野戰中的明軍難以戰勝,不能硬碰硬。

但誰能料到,永樂追亡逐北,軍功蓋世,明軍稱霸草原。短短20年後,瓦剌大軍就在土木堡擊潰20萬明軍,活捉英宗皇帝。

明軍野戰軍的武力衰退之快,確實是個曆史謎團。只是不知道,這究竟是明朝和瓦剌的國運使然,還是人爲。

參考資料:

1.《明史》

2.《北征錄》

3.《朱棣對蒙古各部的均勢政策與五次北征》,蔣重躍

1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