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銷教父”張譽發:詐騙國人5千億,多次行騙竟能全身而退?

子牙童趣銘人記 2022-10-04 09:07:27

憑借著龐氏騙局,短短八年間詐騙5千億,數次狡猾的全身而退,跨國僞裝成和尚後被抓捕,這位傳奇人物就是江湖人稱“傳銷教父”的張譽發。他是如何用騙術瞞過無數投資者的呢?這個大騙子又是怎麽被三國警方通緝的?

8月9號,無數中國人在這天激動落淚,號稱傳銷界祖師爺的張譽發終于在泰國落網。這位騙取無數人血汗錢的壞人,終于要面臨審判,他的詐騙帝國也瞬間崩塌。

張譽發祖籍廣東,是馬來西亞華裔,從小就展現出了對錢的敏銳度。在學校時,他不愛讀書,經常幫同學跑腿,買賣文具、玩具之類的各種小玩意,從小就展現出了過人的經商天賦。後來混社會更是結識了很多三教九流的人物,人生也開始偏航。

很早,張譽發就清楚,打工一輩子也就是死工資,不可能發財,只有做生意才能掙大錢。但他剛開始的創業投資始終沒有獲得成效,索性先去給別人打工,先觀摩一下。後來張譽發決定要開一個咖啡店,當然不是我們理解的那種正經開店做生意。他使用了經典的龐氏騙局理論,搞出了一個所謂股東制咖啡店的概念。

簡言之就是拿別人的錢來開店,積累資金。大家只需要投入很少的現金,就能獲得店裏的原始股份,後面還有分紅效益,更有免費的咖啡券。聽起來非常劃算,無數人被吸引而來。很快的,張譽發就集到了三千萬,他也不貪,見好就收,攜款跑路。

這時幻想著成爲股東發大財的人瞬間清醒,看著破産倒閉的咖啡店欲哭無淚。事後雖然及時報警,但是張譽發這種老狐狸早就打點好了一切,不輕不癢地度過了處罰。

不得不說,張譽發是個非常有腦子的人,早早地就把自己的後路留好了。在他靠著行騙賺了一大筆後,就開始有意無意的結識、賄賂當地警察。後來更是買通了當地警局的最高領導,抱上了皇親國戚的大腿。如此強有力的背景,即使面對無數舉報控訴,張譽發也能全身而退。在嘗到了一次行騙勝利的喜悅後,張譽發沒有頭腦發熱,急于行動,多次試探了後才放手開幹,持之以恒地進行著傳銷事業。

試水後感覺良好的張譽發決定來個大的。正巧那幾年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風靡全國,很多人對這種數字貨幣非常感興趣,都想試探著進去分一杯羹。張譽發瞅准時機,成立了大名鼎鼎的MBI集團,順勢推出了各種數字貨幣。 這些數字貨幣就像比特幣一樣,價值無數。

短時間內看著好像拿到了非常多值錢的,但是想要掙錢變現,還是要找很多人繼續購買這些虛假貨幣,不斷投錢進去爲自己兜底才行。這也就是這些傳銷的高明之處,不管怎樣,規則都掌握在他們手裏。那些數字貨幣說白了就是一堆數字,所有的升值貶值都由平台操控,自己能做的就是等待或者不斷在拉人進去。背後還是傳銷的邏輯,換湯不換藥。

爲了更好地詐騙,張譽發也算是煞費苦心。將公司業務遍及多個板塊,各種精英主席的名號就往身上套,煞有其事的模樣唬住了很多人。而且他也很聰明,將目光瞄准在了中老年人身上。這類人群一般都是手裏有錢,平時又閑,防備心不是很高,極其容易上當受騙。給他們稍加洗腦,他們就會覺得這個東西可行,可以放心投資。

利用著這些無辜的人們,張譽發的傳銷帝國發展得如日中天,行騙地區更是包括了中國、馬來西亞,無數人被他們洗腦,騙走了手頭積蓄。我國也在16年就對MBI集團做出了定性,並逮捕了當時中國區域的負責人。盡管如此,很多受騙至深的人依然不敢相信。千裏迢迢到集團總部試圖討個說法時,發現早已人去樓空,那個罪魁禍首我們真的沒辦法嗎?

本領通天的張譽發早就得到消息跑去泰國避難,昔日罪行滔天的大騙子搖身一變成了寺院裏平凡的掃地僧。即使這樣,張譽發也沒有忘了自己的行騙大業。

沉寂兩年後,居然還正式的發表聲明,要推銷GRC易物點。也不是什麽新招式,換湯不用換藥的傳銷手法。如此囂張的張譽發也早已被中、泰、馬來西亞三國拉入了黑名單,登上了通緝榜。嚴密部署下,這個傳銷界的傳奇終于在泰國落網。並于7月26號被遣送回國,等待接受他的最終懲罰。

善惡到頭終有報,張譽發也終究要爲他的所作所爲付出代價,給那些受害者一個交代。要知道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沒有那麽多的好事等著你。不要抱著賭徒的心理,僥幸地試探,巨大的利益背後也可能是巨大的陷阱。幹所有事之前一定要擦亮眼睛,不要被利益迷花了眼。而且一定要知道,在我國傳銷是犯法的,千萬不要以身試法。

好啦,本篇文章就到這裏了,喜歡的話可以點個小關注。有什麽想說的評論區見!

0 阅读:9

子牙童趣銘人記

簡介:人物解讀傳遞正能量,子牙童趣與爾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