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展示“印度快樂彈”,戰略平衡器,燕子南亞首型分導導彈

皇家橡樹1972 2024-03-24 16:13:13

“沙欣–Ⅰ型”中近程戰役/戰術彈道導彈,射程700公裏,雖然說伊朗…等國也有相同射程的導彈,但“沙欣-Ⅰ和ⅠA”型在制導上很先進的,據說CEP誤差值只有200~50米,這就說明它可能安裝了機械浮動式陀螺穩定平台,而不是激光環形陀螺的穩定平台,並且有“北鬥衛星”對其輔助導航和飛行彈道修正,再加上“星光制導儀”,使它的飛行彈道偏離很小,有效提高了打擊精度。

3月23日是巴基斯坦國慶日,依照慣例是要舉行盛大閱兵式的,今年的閱兵式當中展示了:VT-4坦克、SH-18榴彈炮、紅旗-9BE、殲-10CE、枭龍Ⅲ…等最近二三年裝備的新式武器,較充分體現巴三軍的裝備現代化水平,而在閱兵裝備當中展示的“沙欣Ⅰ/Ⅱ/Ⅲ型中近程、中程彈道導彈是巴基斯坦的護國神器,這三型導彈均爲核常兼備型,也就是說常規彈頭和核彈頭的尺寸是模塊化設計,大小一樣,不借助輔助器具都能直接安裝到導彈上,這就大大降低了作戰准備時間,有很強的作戰靈活性。

但三型“沙欣”都是單彈頭的導彈,即便是安裝了核彈頭打擊能力也不高,像德裏、孟買、加爾各答…等印度特大城市用單彈頭攻擊是不能完全摧毀的,除非有500萬噸以上當量的“三相彈”(原子彈–氫彈–再一次原子彈的核爆效果),而能制造500萬噸當量的三相彈技術掌握在美俄中手裏,是不可能外泄技術的,巴基斯坦也只能是尋求分導式多彈頭彈道導彈的研制。

目前巴基斯坦已經裝備了多彈頭獨立再入飛行器(MIRV)能力的固體+液體燃料ABABEEL(意爲:燕子)導彈,從視頻裏面看整流罩裏能容納三枚核彈頭。

“燕子”導彈實際上“沙欣Ⅲ”導彈再加了一個液體推進器,由于載荷量增大,還要保住射程,就需要采用初段(上升段)推力更大的液體燃料發動機,進入到中段抛掉燒盡的液體推進段,二級固體助推器點火推進。

有軍迷會問,液體燃料發動機要發射前加注,不影響反擊時間嗎?其實,現代的液體發動機的燃料是新配方,對燃料箱的腐蝕性大大降低了,加注後可以保持8年以上,給導彈配備時要有至少2個液體段,檢修時把備用的安裝在導彈上就不會影響戰備。

今年閱兵展示“燕子”分導式多彈頭彈道導彈也是回應印度在3月11日試射了一枚“烈火-5”MIRV,但是“燕子”是在2023年10月17日試射成功的,是南亞第一型分導式多彈頭彈道導彈,該導彈研制進度遠比“烈火-5”MIRV快得多,已經是戰備執勤了。

分導式多彈頭彈道導彈與集束式彈道導彈的差別就是前者在重返大氣層的飛行當中可以分別攻擊某一城市,比如說攜帶三枚核彈頭就可以打擊3個城市,而三枚集束式彈頭雖然也能進行彈頭攻擊角微調,但只能攻擊一個城市,使用靈活性遠不如分導式多彈頭。

另外,相較于“烈火-5”MIRV的移動發射架,巴基斯坦的彈道導彈都是真正意義上的機動發射,對地形地貌的要求遠低于“烈火-5”,所以它機動性和隨機發射更強,反擊時間也更短。

相比之下“烈火-5”只能在等級很高的公路機動,並且需要較高標准的發射陣地,也限制了該型導彈靈活性,戰時也容易被發現和先受到核打擊。

從巴印現有的裝備來看,“烈火-5”在射程上超過“燕子”,前者單彈頭型射程5000公裏、MIRV型3500公裏,“燕子”只有2750公裏,但這足以覆蓋印度全境了,巴基斯坦不追求遠程彈道導彈,一是不需要也沒有印度那樣的“雄心”、二是花錢更多,投入相對少的錢同樣威懾印度。

“燕子”的頭部比彈體粗一些,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購買很多裝備都是中東“壕”兄弟出的錢,太高的追求做不到,而且整體技術表現高于印度“烈火-4/5”型。

0 阅读:6

皇家橡樹1972

簡介:一起學習和交流軍事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