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是街舞3》高光無限,但優酷依舊任重而道遠?

一護vs鵬 2020-09-03 10:54:17
“我們創造了中國街舞電視曆史上的一個紀錄,甚至是街舞曆史上的紀錄,希望參與這個紀錄的舞者,都會被記住。”

看完兩組35人,讓人血脈噴張的大齊舞之後,《街舞3》總導演陸偉哽咽著說出了這句話,隨即向舞者們深鞠一躬。台下的鍾漢良隊長也難掩激動,情不自禁流下眼淚。這只是《街舞3》的高光時刻之一:

先前象征面對疫情的黑暗,也要表達“希望不曾熄滅,熱愛也沒有被忘記”的開場微電影;楊文韬和Cici夫婦那讓人潸然淚下的雙人舞表演;還有最新一期節目中展現水花與激情碰撞的水舞台大秀......賽程剛過半,《街舞3》已帶來了超過30次的微博熱搜,總閱讀量400億朝上,熱度持續不減。

在豆瓣,目前也有超過28000人爲節目打出了9分的平均分,超過前兩季的8.7與8.8分,蒸蒸日上的勢頭打破了綜藝火不過三季的魔咒,《這!就是街舞》成爲“綜N代”中不可多得的一個標杆。

近幾年逐漸掉隊的優酷,一直受到愛奇藝、騰訊視頻的雙面夾擊,三足鼎立的地位岌岌可危。2020年愛奇藝與騰訊視頻,先後推出了捧紅了UNINE、火箭少女等團隊組合的選秀節目的續篇《青春有你2》、《創造營2020》,以及原創音樂綜藝《明日之子4》、《樂隊的夏天2》,就連第二梯隊的芒果娛樂也推出了引發“姐姐潮”的現象級綜藝《乘風破浪的姐姐》,反觀優酷自己折戟的《少年之名》,一直被觀衆诟病有立意不明的少年概念以及不專業的舞台燈光效果等諸多缺點,好在《街舞3》成功扳回了一成。

《街舞3》的成功,無疑是今年優酷可以與愛奇藝、騰訊視頻比拼,且立于不敗之地的一大砝碼。而且在推動街舞這一相對小衆文化出圈的作用上,《這就是街舞》還有獨一份的功勞。

01、延續三季的火爆

街舞起源于上世紀60年代,具有鮮明的反抗烙印,以及追尋自由的亞文化風格特征,近些年來逐漸在國內青少年中普及。 《這!就是街舞》系列誕生的初衷便是從街舞文化輸出的角度,讓青年亞文化成爲舞台的中心。

2018的夏天,《這!就是街舞》橫空出世,作爲國內首檔以街舞爲主題的節目,超強的明星陣容配上街舞圈衆好手的表演,剛播出一期就呈現了勢不可擋之勢。同年,《街舞1》獲得了2018年高分大陸網絡綜藝第五名,足見受歡迎度。

相比較愛奇藝的《熱血街舞團》,《街舞1》可謂啓動晚,開播早,但《熱血街舞團》自開播一直被吐槽秀的痕迹太重,不但不以選手本身爲造勢點,反倒是過多的依賴明星導師的個人魅力來博眼球,結果彈幕上面全是兩家粉絲的互怼戲份,而《街舞1》的高明之處就在于在以明星吸納流量的同時,還能將觀衆的視線聚焦于街舞本身,規避了本末倒置的風險。

2019年的《街舞2》延續了第一季的特質,爲了诠釋街舞不懼較量、不輕易放棄的精神,《街舞2》強化了Battle這一街舞的技巧比拼。決賽中,余衍林、葉音兩位選手足足跳了一個多小時之久,即便精疲力盡也要盡情揮灑屬于自己的青春與活力,還有屬于街舞的不服輸的競技風采。

到了2020年的第三季,因爲肆虐全國的疫情剛過,《街舞3》回歸初心,將節目的精神鎖定爲“愛、和平、Battle”,爲了愛與和平而戰。陸偉希望可以用Battle展現全中國人民與困境搏鬥的決心,將精神傳遞出去,讓所有人感受到這份真誠。

《街舞3》從隊長粉絲年齡層的進一步擴張,到開場“燒錢”氣息十足的炸裂背景,再到實力名氣兼備的參賽選手,《這就是街舞》打破了綜藝火不過三季的魔咒。

耐人尋味的是,8月16日,江蘇衛視上新的《蒙面舞王》大有借鑒《這!就是街舞》之勢,衆多《這!就是街舞》選手也悉數亮相成爲助陣嘉賓,足見“街舞”的出圈之勢。

02、打造好內容,傳播亞文化

內容永遠是一檔節目的試金石,誰能虜獲觀衆的心,誰就距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在《街舞3》上線的前一天,導演劉棟與陸偉幾乎沒睡著。“每一集都需要新鮮感,無論是選手、隊長,還是賽制,我們一邊錄一邊叠代。”劉棟說,《街舞3》的第一期節目視頻剪輯了四五十遍,簡直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如此,我們這才看到首期中那充滿未來科技感的開場大秀。

仿佛科幻電影一般,沉寂許久的城市,在黑暗中被一束光芒照耀,4位隊長帶著400位舞者從天而降,他們不知疲倦,從黑夜跳到天明,從壓抑中逃脫,在舞蹈中蛻變......

立意“都市重啓”爲大秀主題的《街舞3》,延續只是表面,升級才是核心。

“這期太炸裂了”“堪比電影特效”“經費在燃燒”……觀衆被撥動的情緒以彈幕的形式在屏幕上溢出來。劉棟坦言:你們看到的驚喜背後,都是錢!他用“優酷有史以來最貴綜藝”來形容這一季節目。重金加碼的背後,是四位全新的隊長、耳目一新的賽制、更豐富的舞者陣容,以及更精良的制作以及更宏大的街舞世界觀。

但三季以來,節目成功的一大關鍵,絕對少不了兩個重要的道具,毛巾與可樂瓶的作用。《這!就是街舞》用亞文化的拼貼賦予了它們嶄新的含義。

“毛巾爭奪戰”一向是節目的吸睛點之一,在節目的海選中,只有被導師認可的選手,才會拿到一條毛巾。選手欣喜若狂,但毛巾的數量總是有限的,在毛巾越發捉襟見肘的情況下,戰況也會越發激烈。

《街舞3》的賽制升級後,增加了白色公共毛巾,這也爲後續的公共毛巾爭奪戰打下了伏筆。

比如第二期中,四位隊長爲街道選手爭奪最後一條“白毛巾”下場“Cypher Battle”,點燃全場高潮,結束之後王嘉爾、王一博、鍾漢良和張藝興四人大口大口地喘氣,緊緊圍抱在一起。

而且今年還有一個特殊點,《街舞3》首次將優酷和支付寶雙方的資源打通,用戶登錄了支付寶,澆水種樹餵雞之後,獲得的積分也可以兌換成複活毛巾。用戶在支付寶做完活動,也會有引導提示他們去優酷觀看正片獲得毛巾。這種端對端的互動,無疑在往年是沒有的,好的結果就是既做到了促活,毛巾也拿的更多。

至于前面說到的可樂瓶的作用,則是通過旋轉來決定Batter的出場順序。

街舞作爲一種誕生于街頭的文化,以隨處可見的可樂瓶作爲道具,具有街頭隨性的風格。可樂瓶不再是垃圾,而是尤其獨特的意義。毛巾與可樂瓶一起的拼貼的力量,給亞文化帶來了風格的力量。

與此同時,選手的質量高低與否,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節目到底會不會吸引住人。畢竟空有外殼,沒有內涵的花瓶表演注定是站不穩腳跟的。

“選手是節目的核心,爲了確保選手的質量,400強選手的 ‘過海’(通過海選),都是導演陸偉親自過的。”

從去年年底,《街舞3》就選派專業的選手管理團隊奔赴全國物色選手。陸偉還給大家下了高要求,一天至少要選出一位可以進入海選的選手,正是如此,我們才得以瞧見小朝、布布、蓋蓋、蘇戀雅、肖傑等衆多一鳴驚人選手,奉獻了一場又一場被網友稱爲是“花錢都買不到的街舞大戰”。

除了一些閃亮的新秀,《這!就是街舞》還特地聚焦了一群諸如馮正、肖傑、石頭這些35歲左右的街舞老人,他們是中國較早跳街舞的人,他們推動並見證了中國街舞的發展。他們的街舞生涯是中國街舞圈的縮影,也是年輕人追逐熱愛事物的投射。

年輕的舞者與OG們一起,共同組成了中國舞者們,爲夢想不斷努力的群像。

《街舞3》播出之前,大家最擔心的莫過于,是否會因爲隊長的全部換新,造成老觀衆的心理落差,從而影響收視。《這!就是街舞》的制作人徐向東曾說過,“藝人要成爲隊長,必須具備三大標准:自帶一定的吸粉能力;有一定的舞蹈功底;口才出衆善于點評、調和氣氛。”第一季的羅志祥、易烊千玺、韓庚、黃子韬,以及第二季換下黃子韬的吳建豪,均具備這幾大特質,幾位明星隊長不僅以專業性受到了觀衆的認可,富有個人特色的點評也更加穩固了觀衆的心理。

到了這一季的四位新隊長,他們用專業的表現回應了質疑。

張藝興接受過狂派舞訓練,曾經還考慮作爲選手參賽,讓找到他的節目組大吃一驚。

王一博是街舞出身,學過Breaking、Locking等舞種,2011年曾獲得全國IBD頂尖街舞大賽16強。

王嘉爾,他是街舞廣告曲superX的演唱者,跳街舞的感覺十足,基本功很紮實。而鍾漢良,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他其實會跳舞的,在《街舞3》的舞台,鍾漢良用態度證明了自己,在45歲的年紀依舊跳出了專屬于自己的風采。

此外,今年四個賽道的設置也風格迥異,王一博所在的東部街道代表美國西海岸的潮流風,王嘉爾的西部街道注重未來機甲的潮流風,張藝興的街道是重工業和金屬風的融合,而鍾漢良所在的北部街道則有日本文化的元素在內。“我想把潮流風和中國傳統文化結合起來,水是青龍,火是朱雀,地是玄武,風是白虎,到了節目後期,還會有二次元文化融入。”陸偉在接受澎湃新聞采訪時如是說到。

值得一提的是,《街舞3》在娛樂圈也吸引了大批忠粉,舒淇、孫紅雷、李冰冰、宋佳、蘇芒、藍盈瑩、金晨等明星紅人紛紛發微博爲節目打call!

做到第三季了,《這!就是街舞》還是能做的越來越受歡迎。關鍵是整個項目的狠勁,以及不斷求變的決心。

“對自己狠,對選手狠,只要有更好的想法,甚至不惜自我推翻。”劉棟表達了這樣的觀點。

你會發現《街舞3》不再拘泥于個人技能展現,而是加大了講究配合的齊舞的比重。例如第三期中的35人齊舞PK,正常需要15-20天才能完成的一個大秀,所有隊員在一天之內就搞定了融合單人舞、團體舞和35人大齊舞的配合,這樣一個讓大家都滿意的作品,就是對自我挑戰的巨大成功。

不待在安逸區,而不是不斷尋求突破。盡管改變存在風險,但不改變風險更大。《中國好聲音》做到第三季以後已經後續乏力,《街舞3》還能做到更甚從前,著實難能可貴。可以明確的是,做到了專業且好看的《街舞3》,以小衆的嘻哈文化爲切入點,將一直在舞蹈中處于非主流的“街舞”推向舞台,爲大衆主流傳文化傳播注入動力與生命力。至少在這一點上,《這!就是街舞》做出的成績還是有目共睹的。

03、優酷崛起新風向

《這!就是街舞》的短暫高光,總是讓人想起優酷曾經的輝煌,以及近幾年的至暗時刻。在愛奇藝、騰訊還沒出現的年代,優酷在古永锵帶領下,憑借巨資購買帶寬提高播放體驗,發展拍客發力UGC內容,在視頻網站中一騎絕塵。2010年,優酷登錄納斯達克,成爲首家上市的視頻網站,同年土豆也實現IPO,一時風光無二,彼時的騰訊與愛奇藝剛剛成立,只能遠遠的望著優酷的項背。

變故發生在優酷土豆合並之後的第二年,也就是2013年,楊偉東任職土豆CEO之時,近一半的員工離職,一年間,用戶覆蓋從2.16億降爲1.54億,浏覽時長從2.62億小時,降爲1.55億小時。顯然這份答卷並不讓人滿意。

反倒是競爭的同時,視頻網站的重心也在發生變化。版權的重要性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突然之間《奇葩說》等大制作、精品化的自制綜藝,成了真正的的“帶客王”,沉迷于UGC的優酷卻沒有及時反應,迎來了滑鐵盧。

2015年10月,阿裏全面收購優酷,正是因爲這次收購,看似的新機遇,效果卻不盡如人意。光領導人就換了不少于三次,優酷仿佛陷入了一個邁不出腳,使不上力的怪圈。 另外一邊,2015-2016年間,騰訊、愛奇藝上線了《盜墓筆記》《余罪》《鬼吹燈》等爆款網生內容,可優酷卻缺席了這場戰鬥。

直到2018年12月4日,楊偉東出事後,樊路遠接下了“爛攤子”,將辦公室從阿裏影業搬到了望京的優酷總部,希望帶領優酷渡過“至暗時刻”。

2017年,愛奇藝打造中國首檔Hip-hop文化推廣節目《中國有嘻哈》,總播放量達26.8億,相關話題霸占微博熱搜榜超過300次。令人瞠目結舌的成績的背後,是他們對年輕用戶的精准把握,以及對日益崛起的青年亞文化的充分挖掘。

嗅到了青年亞文化影響力的優酷,終于在2018年打造了《這!就是街舞》這樣一個爆款,在與愛奇藝以及騰訊視頻的比拼中扳回一城,但第一季細節明顯不足,如選手很多細節和表情沒有辦法被很好的捕捉,從而使節目的可看性上打了折。還有讓人眼花缭亂的街舞招式,並沒有做技術性字幕解釋,增加了門檻。當然這些後期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2019年的第二季是穩中有進,2020的第三季則達到了新高度,無論舞台、剪輯、動畫還是選手陣容,相較前兩季做到了更大躍升。

誠然《街舞3》取得了還不錯的收視率與社會影響力,據雲合、燈塔、骨朵等多個數據榜單顯示,節目穩居綜藝熱度榜第一。第三季采用會員提前24小時搶先看的模式,開播首日的會員轉化數,突破了優酷曆史單日轉化會員記錄,是第二季首日轉化會員數的近10倍。

但對優酷的挑戰來說,一場戰役的勝利代表不了什麽,想要把用戶注意力牢牢的抓在自己身上,還需要更多更漂亮的戰役。優愛騰的愛奇藝屬于百度旗下,騰訊視頻屬于騰訊旗下,在導流方面具有其天然優勢。而優酷雖歸屬阿裏,但阿裏的傳統業務對優酷導流能力有限。相比較前兩家來說,優酷的劣勢還是相當明顯,因此這就更需要優酷厚積薄發,走出一條更懂用戶所想,抓用戶所需的道路。

在此前,樊路遠曾表示,優酷有信心將《這!就是街舞》打造成一個超級街舞IP的信心與規劃,以拓展更豐富多元的商業化空間,以幫助優酷趁勢而上。

對于喜歡街舞的年輕觀衆來說,《街舞3》會是引爆2020年夏秋的一枚重磅炸彈。對于優酷來說,這是一個好彩頭,但前路依舊是任重而道遠的。

0 阅读:0

一護vs鵬

簡介:光影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