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校長吃飯不如請班主任吃飯?爲了孩子學業,很多家長都走偏了

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2024-05-20 09:38:40

李先生兒子馬上要上初一了,他打算聯系兒子即將要去的那所初中校長,准備請校長吃飯。可是得知這個消息的朋友很快就否決了他的想法,朋友認爲請校長吃飯浪費錢且沒有什麽作用,建議他直接請孩子班主任吃飯。

1)

確實,請校長吃飯和請班主任吃飯,效果不一樣。因爲校長提供的資源和班主任提供的資源不一樣。班主任天天跟孩子打交道,而且是班級的管理者。從這個角度看,請班主任吃飯,跟班主任建立良好的關系,更容易讓孩子得到“好處”。

歸根結底,家長還是希望孩子能從學校那裏得到更多的資源。如今,孩子學習壓力大,家長壓力也很大,因爲家長提供資源的多寡能直接影響孩子的學業。

打個簡單的比方,兩個腦子同樣聰明的孩子,一個父母資源豐富,自身的教育水平也很高,他們不僅可以自己做表率,還能投放大量的資源在孩子身上;另一個所在的家庭資源匮乏,父母沒什麽文化,也不在乎孩子的學業,他們沒有能力也不想爲孩子的學業投入資源。可以肯定地說,第一個孩子的學業成就會更高,今後的發展也會更好。

事實上,資源豐富的家庭是少數,大多數家庭都屬于普通階層,他們雖然願意爲孩子的學習做出犧牲,但路子就那麽多,基本只能靠孩子的老師。這些家長爲了讓孩子得到學校和老師的關注,就想著怎麽跟學校領導、班主任老師套近乎。

應該講,這種做法是完全沒有必要的。孩子品德好、學習成績好,家長不請老師吃飯,老師照樣喜歡;孩子品行差,學習態度不端正,家長就算天天請老師吃飯也無濟于事。

2)

當然,學習這件事也不是全靠孩子自己,家長的作用還是非常關鍵的,只是我們不能把心思放在請誰吃飯上,這樣就走偏了。

作爲家長,應該從以下三個方面給予幫助,盡量讓孩子在輕松的環境中科學地開展學習活動。

第一,幫助孩子保持愉快的學習情緒

許多父母對孩子有嚴格的要求,名曰“爲孩子好”。其實這是錯誤的,真想爲孩子好,就不要給孩子那麽大的壓力,要理解他們的處境,尊重他們的學習能力,不要總是用“恨鐵不成鋼”的語氣跟孩子說話。

當孩子學習成績進步了,父母要給予肯定;但如果孩子學習成績上不去,父母同樣也要給予鼓勵,要讓他們充滿信心。自信的心態會讓孩子的學習過程變得愉快和輕松。

第二,提供健康的飲食和優秀的後勤保障

家長要確保孩子飲食均衡,一方面要讓孩子攝入足夠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纖維素等,另一方面也要對飯食的口味進行優化。

除了飲食,其他的後勤保障也要跟上。比如孩子參加朗讀、手工、科學實驗等活動,需要什麽材料、准備什麽資料,都要提前准備好。

第三,尊重老師,積極配合

有些家長,孩子在學校出問題,他們馬上就把責任推給老師、推給學校。就算孩子不在學校出問題,他們也會私下議論老師的“不是”。這既是對老師的不尊重,也嚴重影響了老師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

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長和老師是“共同體”,雙方要相互合作,相互配合。孩子學習上出了問題,家長應該根據實際情況誠懇地與老師溝通,聽取老師的意見。有時候,需要適當做出一些讓步。

時代不同了,請校長和班主任吃飯都不管用了。家長如果真的希望孩子好,就把前面提到的三點做到位,不要總把“請客吃飯”挂在嘴上。

今日話題:你家孩子上小學或者中學的時候,你請過校長或者班主任吃飯嗎?歡迎大家參與討論。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圖片來源網絡,若侵權,請聯系刪除,謝謝)

0 阅读:50

小王老師教育課堂

簡介:多維視角,冷靜思考,做一個理性的獨立人!